当前位置:首页——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引吭高歌 第41章 喜讯连连
作者:马济元  发布日期:2022-09-30 08:15:21  浏览次数:603
分享到:

红日西坠,霞光满天。1976年的晚秋时节,苏南水乡的田野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这几年,阳澄湖地区推广种植抗病高产的水稻良种世界稻。这个晚稻个子不高茎秆粗壮,叶片宽阔挺拔,谷粒饱绽得崩裂了谷壳,可以看见里头的白米了。眼下,阳澄湖畔一望无际的稻子开镰在即,微风吹过,稻浪起起伏伏,翻滚着流向天际,在红彤彤的夕阳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光,飘散着新谷醉人的馨香。

“唷,水稻丰收在望,今年高产是笃定泰山了。”阿文走出生产队蘑菇房,眺望着金色的田野,深深地吸一口沁人肺腑的稻谷香,感觉心广神怡,兴奋得自言自语。

如今,小鬼子早已扯着白旗,夹着尾巴逃回东瀛海岛上去了;二鬼子土崩瓦解,反动派都彻底打倒了。阿文、巧林和乡亲们以嘹亮的水乡山歌,迎来了老百姓的翻身解放。那以后,穷苦人当家作主做了主人;那以后,苏南水乡山歌四起,社社队队的对山歌活动一场接着一场,茆河公社也年年举办规模盛大的对山歌活动;那以后,哪里有对山歌,哪里就可以聆听到阿文夫妻俩悠扬的歌声。阿文夫妇的山歌威名远扬,而他们山歌世家的声名,也传遍了阳澄湖畔每寸土地,每个角落。昨天,北京又传来了粉碎祸国殃民“四人帮”的特大喜讯,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此刻,眼望着丰收美景,阿文开心地唱起了样板戏:“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阿文将届天顺之年。已从生产队队长的岗位上退下来,负责种植生产队的蘑菇。种蘑菇不计较身体强壮力气大,可是特别需要责任心,需要责任人早上工,晚收工,夜间再两次起夜巡视蘑菇房。阿文一贯以队为家办事稳当,所以全队社员一致推举阿文管理蘑菇。

行走田野,触景生情,阿文唱着《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欣赏美丽的家乡,又想念起自己心中的郭建光——戈队长。戈队长,您好吗?您在哪儿呢?阿文盼望您再来丁湾走一走!

现在的丁湾,家家户户砌起了粉墙黛瓦的小平房,就连农家的猪圈羊栏也都盖上敲着当当响的黛瓦。已收工回到家的社员正忙着做晚饭,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在茂密的竹园上空悠悠飘散。丁湾村口,十多年前建设起的那座红瓦白墙的电力排灌站,大忙前又修葺一新。排灌站前的电线杆子上挂了个高音大喇叭,这时候正播放着《社会主义好》。

阿文巧林夫妻安家丁湾三十八年了。大女儿金囡十多年前就已出嫁,二头雪明也已是五口的小家,三子雪元也结婚了,生有俩女儿。子女们都住上了新瓦房,兄弟俩的俩瓦房坐北朝南一字排开,哥东弟西,阿文巧林与三子一家一起住。

阿文走回家,巧林正在为晚饭忙碌。三子夫妻俩去生产队的看囡堂抱回了俩女儿,雪元匆匆去屋后的牲口棚喂猪猡,媳妇小福正在给不满周岁的小女儿喂奶,看护蹒跚学步的大女儿。

阿文闲不住,一回到家后就去水井打了一桶清水直奔厨房。这几年丁湾农民都住上了新瓦房,安装上了明亮的电灯,喝上了清澈的井水。

从生产队长岗位上退下来以后,阿文是尽可能地帮着巧林多做一些家务活,譬如打井水,搬柴禾以及种好菜园子等等。阿文眼尖脚勤手快,尽可能地去减轻林妹的负担。

厨房里,热气升腾,饭菜飘香,巧林忙碌着,脸上满是笑容。

“好香呃!大闸蟹都煮熟了!林妹,今天又有啥好事要庆祝呢?”阿文掀起水缸盖子往缸里倒水,不忘与老伴热络。

“粉碎四人帮,全家吃大蟹。昨晚上你说全家得庆祝三天三夜,说过怎么就忘记了呢?哦,这大闸蟹是你文哥戳的,应该犒劳你和孩子们嘛!”

“呀,怎么林妹没有?瞧瞧,阿文老伴心里一点都没有自己。哎哟,阿文多么好福气,阿文一家人多么好福气。”

“贫嘴了?巧林都被你宠得只会煮螃蟹了。”

“哪里哟,林妹的饭菜,一家人最爱吃,队里左邻右舍谁不夸赞?哦,晚饭准备好了吗?”

“饿了吗?去叫孩子们开饭吧。”

“噢,今天我又要宣布个好消息。”阿文咧嘴呵呵一笑,转身往外走,“我去叫二头,让他们过来一起吃晚饭。”

哥东弟西俩相邻的房子,走那么几步路就过来了。

吃晚饭,全家11口,满满当当挤满一张八仙桌:小孙女吃饱奶睡摇篮了,三子的大女儿和二头的小儿子都才学会走路,都由妈妈抱着入座。巧林给每人上了一只比杯口还大的螃蟹,阿文为家里的成年人每人倒上一杯自酿的糯米酒。阖家欢聚,明亮的电灯底下一家人个个喜笑颜开。

举杯喝下甜酒,阿文宣布了弟倌队长收工前来蘑菇房透露的好消息:“明天傍晚,公社要在茆河的鲇鱼口举办万人山歌赛歌会。”

“万人?那么多,那等于说茆河的家家户户都参加吗?”大孙女明霞惊讶得连咬在嘴边的蟹脚也掉落下来。明霞在小学读书了,九岁的小姑娘已是学校歌咏队的主唱。

万人参与赛山歌,这规模,听着就十分惊人。难怪把赛歌会会场设在鲇鱼口,那一段是茆河与碧浦河交汇的十字河口,不但河面开阔,方便容纳各式船只,河岸也可任由上万歌迷围观。因为而今有广播大喇叭助威了。

水乡山歌口口相传,一代又一代传唱了千余年,酷爱山歌的歌手绵延不绝。水乡人走路唱,栽秧、摇船、打场等干活也唱。夏夜乘凉时,你唱我唱演化为隔河对唱,一群乘凉人隔河对唱又演化为村与村之间对山歌。如此,对山歌的规模不断扩大,几十人又到几百人,茆河公社这几年每年都组织数千人对山歌,明天公社庆祝粉碎“四人帮”赛歌会,更是规模空前的万人参与,怎么说不惊人呢?不说才九岁的小姑娘明霞,就是辗转歌坛数十年的山歌王阿文山歌后巧林,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参加这么盛大的欢庆赛歌会,这,能不令人欢欣鼓舞吗?

“是啊,公社号召青壮年人人参与,”三子雪元扳着手指头计算着,“每家每户都有青壮年嘛。”

“哦,爷爷,你和奶奶上台赛歌吗?”

“上呀。”

“叔叔呢?”雪明的二毛也说话了。

“公社的最佳山歌手,哪能不去?”阿文把一个蟹头盖掀下来递给了大孙子。

“那我爸爸呢?”雪明家三妹连连眨着大眼睛。

“爸爸二胡拉得好,缺不得。”阿文说。

“明霞能去吗?”明霞指着自己的鼻子问。

雪元说:“我们全家都要上。”

“真的?”

“我们全家不是在排练一个新节目吗?”

“哦,那个新节目能上赛歌台吗?”

“我在公社唱过,柳书记点头说很不错。”雪元说道。

一家人吃着,说着,人人兴奋不已。

户外,嘀嘀的哨子声渐渐走近,队长弟倌上门通知了:“老队长,全家都去仓库场收听广播会。”

雪明媳妇芹芹笑着问:“弟倌叔,那我家小娃娃也得参加吗?”

“去啊,抱着去,一个不落,从小多听听山歌,接受熏陶,好事呗!”

弟倌跨进门,凑近阿文,戳戳左手腕上的紫金山腕表:“老队长,你们山歌之家都得早点到,给大家唱几支山歌助助兴!哦,雪明,你可别忘记带上胡琴哦,你的胡琴一拉,唱山歌的气氛就上来了!”

抱着娃娃,扛着凳子,生产队仓库前的打谷场上,三三两两地坐满了生产队里前来参会的男女老少。仓库房前,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的太阳灯底下,此刻好比举行着才艺展示:年轻妇女分秒必争,三人一堆五人一簇,埋头绣花边;老婆婆们由儿孙扛来了纺车,呼呼呼转动纺车纺棉纱;老爷子们抱来一捆捶柔软的稻草,啐一口口水,唰唰唰搓草绳;年轻后生们挤在仓库房,趴在摆放在仓库房门口的会计账台上,比赛扳手腕;小孩子们玩得最欢,男孩玩斗鸡,女孩踢毽子,还有个游戏叫做造房子,男孩子女孩子都玩得额头冒汗。

阿文全家老少一到场,弟倌队长又抬腕瞟了眼手表宣布道:“大家静一静,山歌王老队长一家人到场了,大队的广播会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欢迎山歌世家唱几支山歌好不好?”

“好!”

“大家鼓掌欢迎!”

仓库场上,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绣花的,纺纱的,搓草绳的,扳手腕的,都停下来噼里啪啦拍手欢迎。孩子们也停止了游戏,一双双小手拍得特快特响亮。掌声响过,阿文嘱咐说:“小三子,你带个头,先唱一支。”

“好的,那我先唱了。”雪元与乡亲们打过招呼,二哥的胡琴伴奏已经响起,雪元站到仓库场中央亮开了嗓子,“十月里响起一声春雷,八亿神州东风劲吹。北京城传出喜讯,我们欢欣鼓舞吐气扬眉……”

雪元这嗓子高亢嘹亮,中气十足,迴响夜空,赛过了年轻时代的歌王阿文,场地上整个生产队男女老少,都抬起头睁大眼盯着雪元凝神静听,就连那些抱在妈妈怀里的小娃娃,都睁圆着眼睛,专心地看着,静心地听着。一曲唱罢,打谷场上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山歌王子唱得好,”不知道是谁带头吼道,然后又提议,“歌王歌后也来一支!”

仓库场上顿时响起一片热情洋溢的呼号:“歌王歌后来一个!”

巧林笑眯眯盯着正为三子鼓掌的阿文,说:“老头子,你起头,我俩一块儿也唱一支。”

“好啊,二头,胡琴。”

雪明的琴声响起,老俩口的歌声越唱越响亮:“新社会里茆河乡,电力排灌威力强。不怕干旱不怕涝,荒年也收高产量。新社会里茆河乡,农村面貌大变样。户户住上新瓦房,家家电灯闪闪亮……”

歌声悠悠,掌声阵阵,广播会前,丁湾一队已经气氛热烈。

“二头,叫小明霞也唱一个,怎么样?”弟倌队长轻声询问拉着胡琴的二头雪明。

“可以,霞霞准备。”雪明一声起,二胡拉响了。

小姑娘明霞年纪虽小,可是有爷爷奶奶的熏陶,爸爸的指导和胡琴伴奏,在学校已经小有名气。少年无畏,明霞也和叔叔,爷爷奶奶一样,上前几步站在仓库场地中央,抬头挺胸,合着爸爸的琴声高声唱响:“树头顶上七只莺,‘乒乓’踏碎地上七块冰,‘噼噗’吹灭台上七盏灯,‘哼嘿’拔掉梁上七只钉,‘嗯嘘’赶走树头顶上七只莺。”

哗啦啦的掌声和叫好声响了一阵又一阵。这是队长弟倌发觉七点已经超过,于是慌忙宣布:“好了好了,社员同志们,七点过了,大队召开的广播大会已经开始了。”

广播喇叭吧嗒一声被拉响,正好大队高支书在宣布:“全体注意了:明天傍晚七点正,公社在茆河的鲇鱼口举办庆祝粉碎四人帮万人赛山歌大会。全公社的各大队至少派一支山歌队上场对唱,我们丁湾大队将派出徐阿文、徐巧林、徐雪明、徐明霞……”

哗啦啦,广播喇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昨晚公社广播大会宣布粉碎“四人帮”的好消息一样,喇叭里还传来了鞭炮爆竹和敲锣打鼓的声音。老会计南南咳嗽一声,站起身说:“我有个建议,明晚我们全队社员一起上场,由老队长阿文哥一家领唱,全队来一个大合唱,大家说好不好?”

“好!”全场个个赞成,人人叫好。

“正巧了,我们家在练唱一支新山歌,唱出来请大家提提意见。”

“好——”场地上又是掌声一片。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