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悉尼的暮春季节,因为钢琴大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到来,悉尼歌剧院蓬荜生辉。晚上7点半,歌剧院座无虚席,虽然他不再年轻,但是每一首曲子依然震撼我的灵魂,让我情不自禁泪目,情不自禁鼓掌欢呼,情不自禁让音乐洗涤自己的身心。他的这场钢琴演奏会,让我享受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音乐盛宴。何其有幸能够现场亲自聆听他精彩的演奏,就像洁白的雪地里盛开着灿烂的烟花。晚会结束而余音缭绕,意犹未尽…
曾有人说:语言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灵魂到不了的地方,音乐可以。音乐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娱乐,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治愈。
如果心情不好,心情郁闷,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排解,去发泄,最后恢复正常,重新开始平静的生活。有些去逛街疯狂购物,大吃特吃,有些人借酒消愁,有些人酣睡堵烦忧….也许有些人和我一样用音乐来治愈。
音乐是世界上最温柔的解药。它可以静心,屏蔽,流淌的旋律让你沉醉,让你看见美好,看见希望,给你继续行走的勇气,给你战胜恐惧的力量。
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就是我最好的良药之一。理查·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生于1953年12月28日,法国钢琴演奏家。本名菲利普·帕热斯(法语:Philippe Pagès)。理查德·克莱德曼以古典音乐为基础,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溶为一体。他的乐曲朴实、流畅、优雅、华美,旋律悠扬、合声简洁、音色辉煌,充满了诗情画意。
他的最著名作品有五十首,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命运》《致爱丽丝》《梦中的婚礼》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都会经历一些至暗时刻,红尘中的一地鸡毛,悲伤无奈,面对困难的畏惧,面对不公时愤慨,沮丧到把自己埋在黑暗里,独自嚼食绝望时,理查德的《命运》会引领我们走出迷茫。《命运》奏响了生命最强乐章。它除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之外,该曲还融入了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以及贝多芬的月光 曲。每次旋律响起,就给我强大的力量让我无数次穿越黑暗时刻。
遥记当年刚参加工作,新的工作环境,陌生的同事,加上所教学的班级是学生人数众多,达到68人,各种繁重的教学任务,嗓子一度发炎沙哑。学校领导说:丁老师,这样不行哟,嗓子哑会影响工作效率的。没有关心而是责备。当时感觉自己特别委屈,在学校分配给教师的宿舍里,每当夜晚来临,黑一点点坠落人间,掉进我的心里,堵着胸口,像石块堵住流淌的河水。我反复聆听着理查德演奏的贝多芬的曲子《命运》,铿锵有力的节奏一点点击碎我心中的石块,心中的河流逐渐平静地流淌。它让我有勇气去面对一切挑战,克服重重困难。时至今日我不知道是再次听见那样的旋律而想起刚工作时的情景,还是偶尔回忆起初入职场的日子而萦绕起《命运》的旋律。傻傻分不清。
如果说《命运》陪我度过致暗时光,那么《致爱丽丝》让我看见人性的美好,监督我看见善良学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致爱丽丝》描绘了一个感人的场景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善良女孩帮助一位老人实现看见森林大海的愿望。当旋律像一片一片羽毛不知不觉轻轻飘来,充满温柔和感动。所有美好的回忆都被带回来,像插上了洁白的翅膀。像一束温暖的光照耀我们的脸,照耀着我们的每一寸裸露肌肤,慰藉着我们苦涩的心。
记得我用此曲编排了音乐剧《丑小鸭》,加上精心的场景布置,还有学生们可爱的表演,非常精彩。让观众、演员、听者都经历了一场心灵净化的洗礼。至今虽然隔着岁月、隔着千山万水,我依然爱着这首钢琴曲,依然爱着我的学生和昔日的时光。
川端康成说过“我们终其一生独自前行。寻找爱,也被爱寻找”。爱情是我们大多数人心中的图腾。爱让我们幸福,伤痛,也许遍体鳞伤,但是谁又能抵挡它的诱惑。许多现实或者传说中的爱情故事都感动着我们。比如
《梦中的婚礼》这首钢琴曲背后隐匿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平凡的少年,却爱上了梦之国的公主。他深知自己配不上这个倾国倾城的公主,但是却无法压抑心中的爱,并勇敢地说了出来。被现实打败的他伤心地离开了,心中却无法忘却这位公主。六年后在公主的婚礼上为了救公主死于刺客的弓箭。这首作品就是这个少年对婚礼充满的浪漫甜蜜的幻想。缠绵而忧伤,美好而无望。让人憧憬又心碎一地。我时常沉浸在理查德的这首曲子中,想象那些动人心弦的画面,并被某种感伤的情绪包围。生而为人,因为爱情,我们何其幸运又何其悲哀。
岁月如歌,我们与音乐彼此陪伴,烟花易冷,往事如烟,但相信我们和我们的流淌的岁月都不曾远离——此时此刻,熟悉的旋律可以作证…
23/1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