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时光晚度》小品文四则
作者:杨学芳  发布日期:2025-04-15 12:20:37  浏览次数:142
分享到:

餐桌上,孙子开问:“爷爷,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十岁孙好奇,很正常。但此童问久矣!属起源之迷,世间几乎无人不晓。既是困扰史学、科学界的无解之谈,还是一个热门的哲学话题。孙子必是自读物或课堂上听来这个话题。我打量孙儿稚嫩清澈的眼神,懵懂的小摸样儿。略沉思,挑简洁的语言讲给他:这个问题嘛,老师一时无明确答案,爷爷也没答案。但我提醒他,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不到此为止,还可以延伸想象一下:譬如,如果先有的蛋,可以推论:这绝不是一枚鸡下的蛋,如果是先有的鸡,或许是只别的什么鸟儿,肯定不是演化成现在样子的鸡。然后,思路是还可以继续延伸的。科学无止境,人类的思考就不会停止。

这真是:餐桌上问起源,爷孙俩论哲学。

——假日的餐桌 

 

古代,文人群体中一直弥漫着“怀才不遇”的气息,此乃本土青衿人最没出息的一档。所谓“遇”,无非指的是不走时运,幻想得到皇帝的赏识、器重,弄个大官当当。因此,“世道”等于“官途”,“遇”与“不遇”是以当不当官,有没有“品”为标尺的。难怪天下文人志士都被挤压上独木桥,要拼尽一生赶考进京。李白、杜甫、苏东坡似乎都有此番经历。说到底,还是心存对皇权的依附、渴望平步青云,亦或是心怀抱负,欲展鸿鹄之志,平步青云,出人头地。一切以“官爵”定论,以受不受“宠”为荣。因为官道之外是暗无天日,蛮荒旷野。但正是其间的“不遇”,仕途的挫折不平,屡屡失意,加之“斗酒诗百篇”的豪情才学,才得以造就了“诗圣”“诗仙”等一干文学大家,以非凡的诗情造化荒野僻径,超越皇宫飞向更广阔天宇。倘若李白、杜甫、苏东坡等知道,千百年后,他们的诗篇还在广为传颂,为人诵吟,大概就不会在意当年的“失落”与“不遇”了吧。望长空云埃,有道是,星辉闪耀,云飘雾散间,谁还记得达官显贵,王侯公孙?

——今日说“遇” 

 

开春有葬礼。

料峭的春寒中,一位早年的同事下葬了。其家人讲述,当病情恶化时,又感染上新冠和其它病症,以至于在京城落到求诊无门的地步。望着家属止不住的泪水,彼时的那种无助和绝望是可想而知的。吾至今仍唏嘘感喟不已。想起另一位老同事,文笔犀利潇洒一世,多有惊世之作。80高龄,一两秒间溘然长辞。老伴也是泪水涟涟。痛惜之余,我说与她,虽然难以接受,但如此痛快没有任何痛苦的辞别,概率是非常低的。当是苍天的恩惠,逝者修来的造化。逝者安息,还活着的人看到死,该怎样呢?还是珍惜眼前的一切吧。如果温饱尚可,就让生活简单下来,该放下的贪欲纷争就尽可能放下吧。

天底下,无论多么隆重的葬礼,皆是哀乐中进行的。

——清明论“死”

  

周末,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我边吃边对老伴戏言:“你瞧,现在吃饺子,我也在挑模样好的吃。你说,这算不算病?”老伴闻听稍愣,怪怪地打量我一眼。可能是发现我确有“招供”和“觉醒”之诚意,自然就对接上话题。后续的事不难猜,一顿罄竹难书般的不满指控,瞬间燃爆。伴着熟悉且不失关怀的轻语点评与沁心扉的饺香,吾思绪发散,想起不久前,看过香港凤凰卫视窦文涛的一档访谈,主角是内陆艺人姜文,内容涉及“精神疾病”话题。其间,姜问窦:“你说,如果人们互相深入了解一下,谁没病?谁又百分百正常?”此番高论,该有震撼,但我没反应。因为我也早就这样认为。但还是给我留下印象。光影倒回,吾二十出头,还在工厂做工的风华正茂之年,就曾问诊小城医生,被告知是“精神衰弱”。为此郁闷,自嘲衰弱的岂不也太早了点。如今,旧疾未消,自愈的少,加码的多。紧张,莫名的焦虑、不安,如影相随。电影人姜文的话可能太宽泛,对情景中人太尖刻了点!真乃一针见血。漫长岁月,快乐时光不少,可谁身上没落过风霜雪雨,谁又没过触礁跌倒。无尽的渺茫,跌宕的人生,困惑、内卷,生死挣扎,向谁说?一路来,哪一个没伤,谁又岁月无痕?哪一个不是凤凰涅槃,化蝶重生。让一具饱经蹂躏的肉身完好无损岂不是神话。臆想中,碟中饺已微凉,人也忘了丑与美。饺子好吃,生活难品。思潮所致,向老伴续吐真言(已无谑意)不可避免。陈词如下:“所以呀,今下今时,沙与沫。理解、体谅,无价宝喂!”

珍惜每一个日出日落,如果翻阅辞海送自己一个字,当是“宽”矣!

——周末一二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