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文艺复兴的文学观
作者:瑞门  发布日期:2025-03-29 10:43:58  浏览次数:283
分享到:

昔日的文字,被尘封在修道院的书架上,被王宫的高墙隔离,被教义的锁链束缚。它是沉默的,是服从的,是无法撼动旧世界的沉石。然而,风来了。它卷起时间的尘埃,吹响思想的号角,带来了一个属于文学的春天。

拉伯雷Rabelais在笑,他的笑声穿透了教堂的钟声,震碎了古老的戒律。他笔下的巨人饮酒高歌,嘲弄权威,讽刺愚昧。他用荒诞和戏谑,将禁锢人心的桎梏撕裂,让自由的思想在纸上奔跑。他说,文字可以是欢愉的,可以是粗野的,也可以是大胆无畏的。它不必仰视,它可以俯瞰,可以嘲笑,可以质问。

而在他之外,伊拉斯谟以《愚人颂》揭示世人的虚伪,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剖析权力的阴影。阿里奥斯托编织骑士的梦境,莎士比亚在人性的舞台上书写悲欢离合。他们在黑暗里点燃烛火,让思想闪耀,让文字生辉。

那是一个不再只属于贵族和学者的时代。印刷机的轰鸣声,将知识从深宫大殿传向市井乡间。纸页翻动的声音,如海浪般涌向四方。人们开始阅读,开始思考,开始向这世界提出疑问。文字,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义,而是可以讨论、可以颠覆、可以重塑的生命。

文学,不再是高悬在殿堂里的孤星,而是散落人间的火种。有人用它燃烧,有人用它照亮,有人用它映出新的世界。拉伯雷和他的同伴们站在风口,放声高歌。他们不只是写作,而是在以笔为剑,为思想杀开一条生路。

那是一场新文学的狂欢,一次思想的解放。它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在每一本书,每一行诗,每一句深思熟虑的文字里,那个破晓的时刻,从未远去。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