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追忆录之二
世界真是太小了。她正当班,来了个急性腹膜炎病人。医生的天职使她毅然拿起手术刀。手术虽艰难,结果良好。病人转危为安。这病人叫达建国。在这个世界上,黎音唯一不愿再见到的人!主呵,你教我要宽恕一切人,可对这个人我不能,决不能!
……“叮当……叮当……”长剑似的屋顶直指云天的钟楼,响起感恩节仪式结束的钟声。虔诚、肃穆、神圣。黎音拿着袖珍圣经的手贴在胸脯,心里充满那钟声感染给她的情愫,在缓缓流动的教友中间走出教堂大门。人群走散。黎音看见一个手捧一束名贵鲜花的女青年,从她伫立的那棵高大雪松下,朝自己走来。黎音诧异地站住。女青年走近了。唔,她那张酷似达建国的脸,使黎音认出是前天在手术申请表上签名的家属。她叫达虹。
“黎医生,”看到她接下鲜花,达虹欣慰地笑了,“我要选择最美好的时间、最神圣的地点,向您表达我的感情。”
这话使黎音怦然心动,但对她所说的“感情”黎音仅理解是病人家属对医生的感谢。
两人并肩在江边林荫道上走着。
“黎阿姨,”达虹忽然有点激动地叫一声,“答应我这样称呼您。至少在没有第三人在场的时候,行吗?”
黎音 这才意识到她另有话要说,不禁有点紧张达虹大胆亲昵地勾住黎音手臂,低声说 :“黎阿姨,请您原谅,我知道,我想说的话您不要听。但我求您让我讲完。我就讲这一次!”她不等黎音表态,紧接着就说出,“我母亲一直在人保部门工作。‘文革’中,父亲被隔离审查,母亲立即贴出大字报‘坚决划清界线’。她在揭发中,说了许多完全可以不说的话,写出许多完全不应该写的内容。后来,父亲被定性叛徒、三反分子、死不改悔走资派入狱,母亲第二天就断然提出离婚。父亲平反后,母亲多次要求复婚,都被拒绝……”
黎音听着,心想 : 难道她想要我……”
仿佛听到黎音的心声,达虹转过话头 : 黎阿姨,您千万别误会我来求您帮助我母亲。不不,绝对不是。”达虹的语气里充满感情, 黎阿姨,父亲只有我一个子女,我爱他也可怜他。
他老了,很孤独,内心很痛苦。他心底里的秘密话,只对我说过。父亲曾对我说 :‘我决不宽恕你母亲。我也不会得到受我伤害的人的宽恕。’”
最后这两句话,对黎音有如惊雷。她感觉到达虹将身子紧偎着自己,嘴巴几乎贴着自己的耳孔在说 :“黎阿姨,我知道,父亲说的,就是您!”达虹长叹一声, 父亲确实太不应该他对您的伤害,实在太大太重了!”
恶梦又被推到脑海前。那是黎音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她在一所教会办的医学院毕业,捧着一张优异的成绩单走上工作岗位。半年后,达建国举着红旗接管这所医院,他脱下军装,成为她的政治领导之一。对新生活一腔热情的黎音,把自己所
有的才能都献给病人,把自己全部虔诚仍留给天主。这年年终,她因工作出色而受奖。典礼大会上授给她奖状的正是达建国。达建国爱上了这位年轻美丽的女医生,委托人事部门撮合这门婚事。达建国有多枚军功章,勋章闪烁的光芒,使黎音产生崇敬之情。然而,结婚不满一年,肃反运动展开了。一桩涉外宗教案莫名其妙地把黎音牵了进去。她被拘留了。黎音很坦然,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何况爱人是肃反领导小组成员之一。
“他会把我的冤情洗清的!”黎音自信地想。她哪知道她的悲剧也正于此!达建国要表示自己的忠诚,当众宣布和“隐瞒罪行的妻子划清界线。”在领导小组的讨论中,他成为最激进的一员。在他对“妻子”的揭发中,他干了多年后后妻对他做的相同的事……
“唉!”黎音长叹一声,竭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她对达虹说:
“人生一世,难免会有患难,谁都渴望得到理解、援助。首先想到的必是自己的爱人。这理所当然。而‘爱人’在患难中落井下石,那是无法宽恕的。”
黎阿姨同意父亲这一观点。达虹认为这无可非议,完全可以理解。达虹眼眶里噙满泪水,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黎音不愿再谈这些往事,她转了话头:达虹,你自己的家,一定很幸福,对吧。”
“是的,黎阿姨。”达虹很乐意说到自己的家。
“我们有个可爱的儿子,取名林达。小家伙长得非常像他爸爸。”
黎音的心情也好转了 :“哪天带小林达到我家来玩。我就住在医院东南角集体宿舍。是个单间。”
在冬日的阳光下,湖水闪着温暖的光,湖边的草坪上空气温馨。
达建国穿着住院病人的紫红色棉大衣,在草坪上和小林达玩。达虹在一旁削苹果。父女俩都发现身穿白大衣的黎音,和一个女病人边谈边朝这边走来。达虹朝父亲含蓄地丢个眼色,腾出一只手朝孩子屁股上推了一下 : 林达,看谁来啦!”
小林达抬头看去,欢叫一声 : 黎奶奶!”张开双臂像只小鸟似的飞跑出去。
达建国神经紧张起来。这些日子来,他每天和黎音至少见一面。他明白,她纯粹把他看作一个住院病人。她问的每一句话,也全是医生对病人的话。可是,女儿刚才告诉他,她带着小林达到黎音单人宿舍去作过客,受到非常热情亲切的款待。小林达和黎奶奶之间已萌发不一般的感情。达建国听后,灵魂也颤动了。女儿有如此巨大的胸怀和钟爱老人之心,达建国做梦也不敢冀求。女儿的苦心如若真能实现,自己那背在灵魂上的十字架,也就可以解脱了。
现在,黎音正被小林达拽着朝自己走来。这里不是病房,不是理疗室。身旁只有女儿和外孙。自己该如何面对黎音才恰当呢?
黎音仍很自然地询问 : 达副书记,昨晚睡眠好吗?”
“很好,很好的。只起来小便一次。”达建国有点诚惶诚恐,像个小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
“黎阿姨,尝尝。”达虹把削好的苹果递到她面前,第一次当着第三者的面这样称她。这称呼使达建国怦然心跳。
“黎奶奶,吃!”林达鼓动着,昂起小脸说,“爸爸从烟台带来的,很甜的。”
“太大罗,我吃不了的。”黎音不忍让孩子失望,“达虹,切开大家吃。”
四个人分食这只大苹果,黎音问达虹 :“今天带什么菜肴来?”手术后的病人极需食补。
“火腿炖母鸡。”
黎音记得这已是第四只母鸡了,遂说:下次,你买只鸽子,更好些。”
她这随口而出的建议,虽然出自医生对病人食补的考虑,
可是达建国听来,心里突然一阵绞痛。
往事如烟,但有些事,在回忆中永远清晰有如昨天刚发生……那天是黎音的生日。他早有计划背着她弄来一只鸽子和一块火腿,亲自炖制。黎音下班hui回家,他双手捧出这道寻常的佳肴。他告诉她说,他是金华人,祖父和父亲都是腌制火腿的能手。他从小就爱摸鱼捉鸟。“我认为世上最好吃的菜,就是火腿炖鹁鸪。这里弄不到鹁鸪,只好用鸽子替代。味道差不多。
你尝尝!祝你生日快乐。”……自从被关进牛棚,受到后妻无情的打击,他开始怀念起黎音,同时为此背上精神十字架。那十字架一天比一天沉重,对黎音的怀念也一天比一天深沉。瞥见达建国神情骤变,黎音瞬间也由被已随口说出的这道菜,勾引起那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这是她和他共同生活期间
唯一的一次生日。这曾是她一生中获得的份量最重的生日礼
物……
“啊呀!”黎音和达建国的回忆,被达虹一声夸张的惊呼打断。“你看你的手,这么脏!快,快跟妈妈去好好洗干净。”
达虹不容分说,拖着儿子就朝屋里走。她显然是有意走开的。黎音顿时感到自己单独留在这里不妥,她正想找个借口走掉,达建国已开口说道 :
“谢谢你,救了我一条命。”
他说这话时,低着头在看自己的鞋。他不敢看着她,但用全身心等着她的回答。
“我是医生。任何一个医生都会这样做的。”她的语气很平静。“达副书记请不要客气。”
“唉!”达建国沉痛地长叹一声。他鼓足勇气抬起头,怯怯地望着她 :“我这一生中,做过许多错事。最不能宽恕的,就是对你……”他的神态和语音中,都充满悔恨、痛苦。黎音不禁受到感染。她幽幽地说 :
“已经是很远很远的事了,别再提了。”
“我毁了你一生!”
黎音听出他指的是什么。“没这么严重。”她朝他宽慰地笑了一下。
“可你……”
黎音打断他的话 : 达虹和小家伙回来了。”
除夕那天上午,达建国出院。
平反后,他一个人住在一套公房里。恢复期间需人照料,女儿、女婿带着小林达来接他,去他们家住段日子。达建国同意了。
作为主要负责他病情的黎音,将一大堆药放在桌上,详细地告诉服药需知的有关种种,还嘱咐他如何坚持每天的自我体疗。达建国不停地点头“嗯嗯”。
黎音送他下楼。在楼梯上,两人并肩而行。达建国知道女儿已把家里地址告诉给她。在楼梯转角处,他鼓起勇气说:小林达会想念你的,请有空来玩。”
“会来的。”黎音回答,“也请你答应我一件事。”
“行行。请说请说。”达建国眼睛也瞪大了。
下面一段楼梯,正对大门。黎音望大门,说,“过去的都过去了。我不想再记住那件事。你也能吗?”
达建国先是一愣。他顺着她的目光所视看去,见大门口站着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他听到黎音继续在说 :“她已为你炖了好多锅火腿鸽子汤。是我让达虹请她今天也来接你出院的。”
他俩已走下楼梯。小林达已叫着,“外婆”奔过去。
黎音撇下达建国,和达虹并肩朝她母亲走去。达建国跟在黎音身后,不得不朝自己一生中最恨的女人走去。黎音的背影在他眼前晃着。他感到自己别无选择,唯有遵照她善良的意愿,
也宽恕了正朝自己怯怯走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