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九死一生的故事(十一)
作者:华坨  发布日期:2014-07-06 16:13:58  浏览次数:3051
分享到:
   我是从1993年开始给报社写文章的。当初我写文章的目的不是舞文弄墨,搞什么文学创作,而是有话要说。
   1993年,工党领袖保罗·基廷大选成功上台,他提出了三大治国政策:
   1.坚持多元文化。
   2.融入亚洲。
   3.走向共和。
  基廷的政策甚合吾意。于是我就斗胆写了一篇题为《基廷的蛋糕》的社评文章,我在文章中把当时已经拿到四年临时居留的“四十千”,形容为上届霍克政府已经为基廷做好的一块政治蛋糕,敦促他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吞下,于党于国于民必有长远好处。
  文章写好后,寄给《澳洲日报》,没要稿费,是当时的名编武力先生编发的。此文用的笔名是“华坨”,意思是在反映生活在澳洲的一部分华人的观点。
  此文一获发表,让我感受到了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里,享受到言论自由的畅快。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在中文系办的刊物《钟鼓楼》上发表过一个短篇小说,因为小说的内容是反映社会的不公,曾被系党支部书记警告:不要在刊物上随意发表文章。
  从此,我开始陆续用各种笔名给墨尔本,悉尼两地各家中文报社投稿,无一被拒,文体日丰,越写越火——
  那时我在羊毛厂里做夜班,一个人负责管理十几台从洗羊毛水中分离羊毛脂的离心机,生产流程全部自动化。因此经常是通宵无事可做,正好有大量的时间来构思撰写文章。
  那时我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班上时间打好草稿,回家再输入电脑,这样写成的。我曾跟朋友开玩笑说过:上夜班好,打一份工,可以挣两份钱。
  直到有一天,施国英在编发我的稿件时对我说:读者有喜欢读自己所熟悉之作者所写的文章的习惯,建议我最好固定用一个笔名。遵从她的建议,从那以后我就只用“华坨”这一个笔名写文章了。
  几年下来,“华坨”这个笔名已经被悉尼和墨尔本两地中文报刊的编者和读者所熟知,有的报社注册我的漫画头像,有的报刊搞过我的作品讨论会——新结识的朋友都开始叫我“华坨”,而我的真实姓名反倒叫的人不多了。
  令我得意的到不是知名度越来越高,其实自从我辞职北大以后,对功名利就已经看得很淡了,如果连那样的名誉和地位都可以随意放弃,弃之如履,那么还有什么值得再去追去求呢?
  令我得意的是,我可以畅所欲言的在社会上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愿。
  1998年5月,我的房贷已经还完,手中已有10万澳元的股票,而且已经加入澳籍。我认为靠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的“安居”任务已经完成,可以去“乐业”了。
  于是,我辞掉了羊毛厂的工作,报学了澳大利亚证券研究所的股票和期货的硕士课程。
  我是这样考虑的:我大学所学的是生物化学专业,但自从毕业后已经荒疏太久,即便再捡起来,将来也是给人打工。如果学好证券,将来或许开个自己的交易所,至少也可以做个经纪人代理什么的。我喜欢在股票市场里博弈,我看好“四十千”在澳洲安居后将来一定会形成的证券交易市场。
  这年在澳大利亚是大选年,各派政治势力异常活跃,以波林·汉森为首的反移民势力组成了“一族党(One nation)”,公然喊出:把亚洲人从澳洲赶出去的口号,并在民意调查中显示得到7%之多的响应。这对我们这些刚刚在澳洲安居乐业的新移民是一个警钟。要知道,澳大利亚是除南非之外世界上唯一曾把种族主义政策(白澳政策)写入宪法的国家,而且这一政策仅在二十余年前才废除。
  我认为,我们华人应该积极参与澳洲的政治生活,不能坐视不理任人宰割,必须用行动来表达我们的政治诉求,必须团结起来显示我们的力量。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我们热议了这个话题。根据当时的情况,大家都觉得,我们应该在大选中支持工党。因为我经常给报界写文章,就准备写一篇社评文章,呼吁华人将手中的选票投给坚持多元文化政策的工党。
  文章写好后,尚未寄出,突然看到《东华时报》发出黄肇强要组建团结党的消息。我感觉,大敌当前,此时不能分散我们华人有限的政治资源。
  我们华人的一大弱点是:图利者喜欢各立山头,谋义者往往自以为是。因此华人的整体社会形象,无论在哪,总是一盘散沙。
  于是我写了封信给黄肇强,信中对他组建团结党提出了三条质疑:
  1.新党没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不可能赢得大选,只能充当在街头与韩姗党对骂的角色,在短期内对澳洲的国家政策难有影响。
  2.因为此党是专门与韩姗的一族党对着干的(一时难有力量制定全面的国家政策,更没有参与政府工作的经验),因此很容易激发社会上民族主义舆论的进一步高涨,这样会逼使那些一时被韩姗迷惑的白人更坚定地走向我们的对立面。
  3.它将进一步地分化澳洲社会的政治资源。当前韩姗的一族党已将联盟党政府的社会政治资源掏去了一半,“新”党的成立势必会掏去工党社会政治资源的一部分,这样将不利于工党赢得此届大选,但是目前只有工党有可能把联盟党政府赶下台。
  信尾说,如果你能给我满意的回答,我将支持你组建团结党。
  我并不认识黄肇强,信写好后寄给《东华时报》的辛夷楣,托她将此信转交黄肇强。



评论专区

悉尼读者2014-11-20发表
文章越来越进入到实质部分。静等下文.....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