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病了,依然做一朵女人花
作者:黎虹  发布日期:2014-06-16 18:41:53  浏览次数:1895
分享到:
      仅以此文送给: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家人,以及所有路过的和阅读的好友们,惟愿你们还有我,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 黎虹手记

       小时候,就喜欢生病。
       因为只有病了,我才不用上学,才能够吃上最喜爱的零食,才可以把父亲军事化的作息时间全盘推翻;而且最让我得意的是,平时严厉的父亲,一改他的不苟言笑,与母亲共同呵护着我。那时的我,面对着不善于娇宠孩子的父亲,无论多么撒娇或任性,他都是一脸的和蔼与慈祥。
       特别是春节前夕,全家人忙着准备年货,我就开始忙着生病。父亲会提醒所有人,这几天谁也不许招惹他的幺女,我们要过一个素素静静的新年。可是,无论家人们怎样小心提放,年三十晚上,我一定会鬼使神差般地让身体烧起“无名热”,做为向家人的新年“献礼”。大年初一,父亲端坐在客厅里,对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寒暄道喜。我却在自己的睡房里,由卫生队的医务人员看护着打点滴。
       为此,少年时期的我,时常窃喜自己的心想事成,那个隐藏在心中的小魔女,不时地会探出她妖娆顽皮的笑脸,与我共同庆贺我们的阴谋得逞,暗自欢愉我们一次次的成功联盟。
       多年后,当我做了人妻人母时,才终于懂得,少年时对疾病的渴望,是顽皮中带有一点邪恶,无知中伴着一点自私;那颗童心里,本该装着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在如此美丽的世界里,引发出孩童的幻想、孩童的言语、孩童的情感和思维。而我,引发出的却是一种,被几位愁眉苦脸的家人簇拥着的得意。每一次生病,无疑是对双亲的折磨,他们担忧焦急的心态和心痛,远远超越了病中人。明白这一切后,我不再渴望生病,希望自己健健康康,而且快快乐乐,不仅为自己,更多的是为家人。
       孩提时喜欢生病,却总能让我心想事成。如今,我唯盼身体健康,可又总是事与愿违。我知道自己可挥霍的本钱越来越少了,必须为了身边爱我的亲人们,好好珍惜自己,可惜近一个时期常常偶感微恙,一次次让自己躺平在床上,有时连翻身都需要家人帮忙。
       那天,在家庭医生的诊所里,我瘫软地依偎着先生,焦躁不安地等待着。话语不多的先生,不时地抚摸我以示安慰,面对一个病人,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最后先生忍不住提议说,看病的人太多,我们没有预约,不如先带你去MYER买衣服,回来再看病。先生的提议,仿佛孩提时父母给予的零食,更如给予我精神上的一粒糖果,他想借助这粒糖果的诱惑,来缓解我的痛苦,如果奇迹可以出现的话,或许能治疗被疾病折磨的躯体。
       我早已没了说话力气,可还是被他的提议逗笑了,等病好了你再带我去,不可以赖账。先生知道,如果他的妻子连去MYER买衣服的兴趣都没有时,一定是真的病了。可是,看到我还能微笑着与他打趣,他凝重的表情,瞬间开朗了。
       但凡生病的人,大多会像孩子一样,希望被呵护,被关怀,被人嘘寒问暖地簇拥着。然而,我相信,只要有过我少年时那种经历的人,不管时光过去多久,也不管是否被年轮模糊了记忆,一定会像今天的我,无论喜怒哀乐,疾病殇痛,都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下来,而不被家人知道,不让他们担忧,更愿意把微笑,把欢乐,把和风一样温暖的话语留给家人。
       生病的这段日子里,每天起床后,我坚持走进洗手间把自己整理的清爽干净。我不允许自己流露出痛苦的表情,更拒绝把一副病恹恹的苦相,输送到先生的记忆里,我想给他更多关于我的美好甚至美丽。

       人们说,好女人犹如一本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这类女子最好的写照。
       当今的女人,早已离开锅台走出家门,如书的女子只会越来越多,相对出现的问题却是,这类女子越来越硬朗,甚至越来越强势。我在想,既然已经是一本有着丰富内涵的书,不妨再将她打造的更为精致一些,更为养眼一些。无论是生病还是健康,都努力去学做一个如书亦如花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才是珍贵的,这样的花儿才是稀有的。
       因为,她可以在书中尽情地梳洗打扮,让自己越发地优雅和智慧;也可以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淡淡的、柔柔的清香,把温馨和芬芳留给亲人,让女人味更足更久,让这朵女人花更美丽更雍容。


初稿:08/10/2013定稿:10/10/2013 于 悉尼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