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工夫茶越洋飄香
作者:林爽  发布日期:2014-05-15 02:00:00  浏览次数:2510
分享到:
   喝完了林繼宗院長那杯甘美「工夫茶」後,餘韻裊裊未盡,芬香濃濃持久 …
   終於有機會,也將潮汕著名工夫茶帶到白雲新鄉。

  四月初﹐我有倖以「紐西蘭名人傳」獲得首屆潮人文學奬後﹐東區報 Times 記者Justin聞風而至;母親節前一天便登門採訪。訪談期間﹐為他解釋「潮汕人」已我囗乾舌燥﹐老伴靈機一動﹔取出剛從家鄉澄海帶來那套外甥送的工夫茶具及鳳凰乌岽单叢,仔細演繹了潮汕茶道。工夫茶解了我口渴﹐也順便得以弘揚﹔當然我又得腦筋急轉彎﹐大費唇舌為記者解釋。
  我說:中國自唐朝開始已流行茶文化,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沿海一带居民都喜欢喝茶﹐廣東人更喜歡上茶樓飲茶﹐香港人也一樣﹐並翻譯成 Yumcha(Yum是英文Yummy‘美味’前半﹐cha是‘茶’漢語拼音),兩字合在一起音意皆全。
   再將百度質料簡單與他解釋﹕從前﹐工夫茶本屬潮汕贵族專享,如今已普及平民百姓﹐幾乎每家每户必備一套特別茶具。喝茶成了潮人生活習慣﹐無論饭后﹑客人到访﹑好友歡聚﹔都以一壶茶来陪衬。茶冲完後﹐主客总是互相谦让,最后请长者、贵宾先喝﹔這套礼仪正是中国優雅的传统“茶道”。
  老伴請他先喝﹐三十出頭的洋小子端起燙手小杯﹐有點不知所措﹔喝完茶後卻頻頻點頭﹐興緻高昂!
  喝工夫茶不同于一般茶,我再示範﹐喝時非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沿接唇邊﹑茶面迎鼻﹑低頭淺嘗﹑慢品茶香﹐一啜而尽﹔解渴之外,也充份顯示了教養。
  記者喝完茶後問道﹐“這茶葉是否叫 Kong Fu”? 他大概以為是“中國功夫”。我再解釋“工夫茶”是“工夫”与“烹茶"方法的合稱,也是一种细心而成的茶事活动﹔並非茶叶名字。 而且需要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
  古人以茶叙情,茶不仅有养生功用,更意味著 “待君子,清身心” 。故工夫茶是結合潮汕人对精制茶叶、考究茶具、冲沏过程與待客禮儀、闲情逸致等各方面的整体称谓。
  老伴展示那套新茶具﹐解釋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方法﹐令洋記者大開眼界。的確﹐优美茶器及高雅茶艺,具“小中见大、外巧中拙、虚实盈亏”之哲理。所謂“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如今﹐工夫茶已渗透到潮汕民間各階層,更遍及海内外。小巧玲瓏茶杯默默負起沟通鄉親情谊的重大使命。茶香幽幽滋润也安抚着游子心灵﹐推崇著“和、敬、精、乐”精神。
  我告訴記者﹐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杯子。我們舉家移居紐西蘭二十多年﹐老伴仍保持每天沖泡工夫茶这習慣。兩老總在幽幽香茶中寄託淡淡鄉愁﹐也抒緩思鄉情結﹗
  藉著“潮人文學獎”專訪,順便弘扬潮汕茶文化,讓工夫茶越洋飄香,爽心樂事也!
  在此期盼汕頭大學與其他协办单位繼續合作﹐精心泡出更多甘洌、芬香的文學工夫茶…....

上一篇:感恩母亲


评论专区

阿爽2014-11-20发表
附録 一杯难以忘怀的工夫茶 首届国际潮人文学奖纪实 林继宗 (潮汕文学院院長) 我向来喜欢工夫茶。一杯清香留齿的工夫茶和那小巧玲珑的茶杯,连通着潮人文学世界,连通着潮人的心。潮人分布全球,潮人文学之花盛开五洲四洋﹐潮人文学之根连结东西经﹑南北纬。热爱文学的我们该为潮人文学之根施肥﹑浇水,献上一杯清香﹑甘冽﹑温馨的工夫茶。 三年前,汕头大学、广东省潮汕文学院、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潮汕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與潮商卫视、盛昌荣织造、益利食品、皇麦世家、《潮人文学》、《国际潮人》、《粤海散文》、《尊尚-旅潮》、《潮人纵横》等九个协办单位開始動手种茶。 【一】 首届国际潮人文学奖全程分筹备、启动、评选和颁奖四个阶段。筹备阶段中,汕大和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领导都表示支持,汕大文学院副院长杨庆杰承诺办好这项活动;潮汕文学院更是责无旁贷参与了。方案获得了企业家李廷福会长等的支持﹐安福文化公司董事长程炳烨先生決定以“安福杯”冠名。 隨後﹐汕大的翁奕波教授和我登门拜访了資深教授陈贤茂和杜丽秋﹐又與燕世超、赖小林多次討論﹔再由潮汕文学院副秘书长辛镛起草活动方案。我們還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多位著名作家、学者,省市领导担任组委会榮譽职务﹐並征求了《人生》杂志社陈钦然社长的宝贵意见﹔又得到许继升、张速平、谢钦有、赖作勤等商家的肯首﹐與上述九個协办单位合作。 就这样,我们摘茶﹑製茶;水热了,水开了;开始冲茶了。 【二】 在潮汕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支持下,组委会于2013年6月29日上午在汕头迎宾馆行了隆重启动仪式﹔隨即得到中国新闻社、羊城晚报、潮商卫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及美国、欧洲、泰国、新加波、马来西亚、柬埔寨、新西兰等众多媒体宣传报道。 冲泡工夫茶的山泉水在持续升温… 组委会办公室和汕大的杨庆杰、陈贤茂、燕世超、翁奕波等位教授忙碌起来了。2013年6月29日到12月31日之間,燕教授共收到国内﹑外参赛作品数百部,组委会同仁的工作都是业余、义务、公益的。 【三】 截稿後便进入评选阶段。汕大、韩山师范学院的教授和潮汕四市知名文学评论家、作家組成的评委會,熱烈展开了审读与评选工作。每位评委审读参赛作品後﹐不论作品是否评上﹐都得分別写上评语。组委会和评委会强调两个代表性:既要地域代表性 ﹐评出一定比例的海内﹑外作品;也要考慮体裁和题材的代表性,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說、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历史、现实、海内、外等各种题材。审读与评选分工明确,每位责任评委都认真负责,独立思考,也有独特的审美观点,大家都遵循、执行统一的评选标准。 评委会完成评选当天晚上,就上网公布了首届国际潮人文学奖11位正奖和25位提名奖﹐名单包括获奖者所在国和地区,以及获奖作品的体裁及評語。 小小的工夫茶终于冲泡出来了。 【四】 2014年2月23日公布结果后,组委会决定在清明后的4月6日上午10时在汕大举行颁奖典禮。邀请了汕大副校长林丹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罗仰鹏、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郭小东、张培忠,著名学者王富仁、新加坡著名作家蓉子、汕头市資深领导黄赞发、钟展南、张泽华,潮汕四市等有关部门、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领导、嘉宾出席了颁奖大会;無法出席的嘉賓也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电贺信。 许多人物和故事,他们的境界和友谊是令人感动而难忘的。 林爽女士和她的先生不远千万里,从白云的故乡新西兰飞到香港,在香港租房子住了一个月,等到颁奖前一天,穿过滚滚人流,来了;年近八十的陈图渊先生开着专车,友情相助,搭载着林爽女士和她的先生,来了;同样年近八十的郑若瑟先生脚门不方便,由他的儿子专程陪伴和护送,从泰国曼谷,来了;作为广东省潮汕文学院第一位聘任的外籍荣誉院长并在颁奖大会上郑重接受聘任的蓉子女士,也安排好日程,排开繁忙的商务活动,早早地来了------ 汕头大学感动了,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感动了,作家们文友们领导们嘉宾们感动了,潮汕人民也感动了------ 就这样,一杯小小的工夫茶,一杯清香的、甘冽的、温馨的工夫茶,一杯韵味无穷的、难以忘怀的工夫茶,终于酿成了,冲泡出来了,奉献在潮汕老百姓面前,奉献在潮人文学目前,奉献在潮人世界面前。 我们当然希望,国际潮人文学奖今后继续举办下去。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