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

第十一次漢俳同題詩--回家
作者:林爽  发布日期:2014-03-09 02:00:00  浏览次数:2069
分享到:

發起人﹕ 段樂三 (湖南﹑林爽 (紐西蘭)

(以來稿先後排名)

本次出題人﹕ 段樂三(湖南)

清明一束花
家遷母墓青松發 
兒回看苦媽 
 
林爽 (紐西蘭)
 
祭祖回鄉看
心香一柱淚兩行
游子盡孝難
 
凌峰 (云南大理)
告老回故乡
敬孝养育百年安
祖辈享健康
 
王克難 (美國)
 
日夜念回家
近鄉情怯思如麻
兩行清淚下
 
郭鍚濤  (法國巴黎)
 
人間有真愛 
哺乳之恩極浩蕩
三亞鹿回頭
 
林蓝(湖北)
 
泪水常流下
打工妈妈想娃娃
夜夜梦回家
 
智乐  (紐西蘭)
 
亲情多友爱
幸福家庭美似花
回家心畅快       
 
沙海一粒 (奥克兰)
 
慈绳爱索断
四海漂流仍牵挂
梦里齐回家 
 
张琴(西班牙)
 
问君几多愁
家是一个避风港
在我心里頭
 
麥勝梅(德國)
 
青青回家路
嫋嫋炊煙香飯熟
切切引歸途
 
林寶玉(紐西蘭)
 
夜風拂窗櫺
天涯倦客夢鄉情
常懷桑梓敬
 
棋子 (緬甸)  
 
離家路遙茫
叩別慈母心萬丈
衣錦必還鄉
 
彩虹 (甘肃) 
 
梦里回老家
楹联映红屋前瓦
 泪湿枕上花
 
车俊 (甘肃)
 
瑞雪迎春早
天地和合魂入土
 归家心似箭
 
茅茅(福建)
 
闲思离家前
依稀正是君年龄
陌上捉飞萤
 
滕林   ( 巴西)
 
今天不回家
吃喝玩樂痛快活
享盡不如歸
 
 呢喃 (德国)
 
回家路漫长
思亲无语心忧怅
团圆在他乡
 
心水 (澳洲)
 
奔波風與雪
八千里路雲和月
近鄉情更怯
 
孔薇薇(紐西蘭)
 
少年江湖蕩
四海为家数十载
回家梦遥遥
 
阿兆(香港)
 
住世懷天家
先人玉露潤百花
歸程乘晚霞
 
黃明燦(湖南)
 
父母是兒
人事了了無牽掛
多多看爹媽
 
孟雪陽(湖南)
 
孩時那個家
林蔥可否水嘩啦
夢裡棗開花
 
林勝男(湖南)
 
深夜理行囊
親人守候那港灣
千里返故鄉
 
楊靜萍(湖南)
 
家是避風港 
風霜雨雪隔一牆
不懼路途長
 
何星梅(湖南)
 
外去打工崽
忽忽忙忙往家趕
 全家看春晚
 
文致中(湖南)
 
旅途更思親
風塵僕僕進家門
就為共溫馨
 
張至剛(湖南)
 
打拼在外邊
 白髮娘親在掛牽
兒也很思念
 
塗光明(湖南)
 
常伴彩雲飛
雁行千里總思歸
春風送我回
 
彭進(湖南)
 
說年心到家
水遠山長一路發
進門忙叫媽
 
欲曉(湖南)
 
遊子歸心箭
迢遙千里不知倦
幸福樂伊甸
 
蘇山雲(湖南)
切切歸心急
孫兒學步正踟躇
伸手望爺扶
 
馬越民 (西安)
 
马年思马爸
 乱坟岗上呼喊他
 兒难觅苦爸 
 
註:1965年,先父因四清运动非正常死亡,草草埋葬,今野鬼孤魂难寻觅

 
葉膺焜     (澳洲  )
           
魂牽萬里外
星移物換載復載
何日圓夢來              
                          
尹國明 (英國北威爾斯)    
 
甫見家門在
白髮持杖迎前来
三代笑呵呵
 
小宋  (广东汕头)
 
昨夜梦回乡
桃花十里正飘香
 睡醒空惆怅
 
浩天(廣東)
 
男儿闯天下
到处杨梅到处花
衣锦好回家
 
凌祥(新加坡)
 
不管路遥远
千里冰封多险阻
回家意志坚
 
付学彬(山东)
 
家是故乡蕊
一阕天涯爱相随
客渡夜江水
       
 胡乃文 ( 奥克兰 )
 
常囬家看看
带囬问侯与温暖
免得親人盼
 
 月梅  ( 奥克兰 )
 
 千里常牵挂
走出机舱急见妈 
相拥泪花下
 
翁奕波(广东汕头)
 
何处是故园
慈母倚门声声唤
梦里泪潸潸
                                                                            
烈浦 (新加坡)
 
誰人不想家
穷者多有亲情聚
 富裕罔相思
 
娘就是兒家
          ----段樂三
 
       我學著走路時,父親離家再也沒有回來,娘就是兒家。
      小學時的一個星期天,娘與人交換勞動力來我家掌犁耕地,自己就去給別人家做縫紉活。家裡,姨娘陪著我。姨娘是娘的姐姐,住在近百里地的南縣縣城西門外,哥哥寄住在她家讀初中。那時,一個縣也只有縣城裡有一所中學。姨娘來看娘和我,住了幾天又想著自家的事情,念著要回去。這天,姨娘做好早飯,同我吃過,叮囑我要聽娘的話,好好做作業,爭取期末考出成績來,然後便動身回家。我大聲哭著,扯著姨娘的衣角不讓走,怎麼也沒留住。姨娘走得遠遠的,看不見了,我才一臉淚痕轉身回家。
      姨娘不在,家裡突然顯得冷冷清清,一時間,孤獨的我非常想念娘,想著告訴娘沒有留住姨娘的委屈。午飯,姨娘按照娘中午不在家裡的辦法,給我備好了飯菜蓋在鍋裡。我家小鍋小灶,灶就用一個損壞了壇邊的菜罎子,在壇肚上開個正方形的口,成了燒火做飯的灶,燒把火能見熱,熱熱飯就能吃。午飯後,鄰舍家用大鍋大灶蒸的米漿發糕,盛了三塊端過來,想讓遠方的客人嘗嘗他們的廚藝。我將這三塊冒著熱氣散著芳香的發糕換盛自家碗中。姨娘雖然走了,我不獨食,放進食櫃,等待娘回家同吃。娘做縫紉,為了多給人家作些手工活,回來常很晚。八歲起,我就經常做飯自己吃。今天,心裡總想著娘和姨娘在身邊的快樂,想著想著,手中拿著燒火做飯的蘆杆,在左膝蓋上使勁折斷,“喳”的一聲,不小心裂開的蘆皮剌進膝中肉內很深,頓時鮮血直流。無人照護的我,摟起褲子急忙一把又一把抓著灶膛裡的冷灰將流血的傷口堵住,血久久才止,然後用布條裹上。飯要做,腿要動,動一下又痛得眼淚直下,一刻難忍還得咬住牙,渴望娘快回家。回家的娘,見我左腿褲子上全是血跡,聽完緣由,便淚流滿面,責怪我不應該餓著肚子不吃放著的發糕。見到娘,我心裡溫馨,忘了哭泣,忘了膝中的疼痛。
       無人做伴的孩子,心中的甜蜜,莫如娘回家。
       1967年夏季,我滿23歲,正在變相勞動改造。華閣公社革命委員會派人通知生產隊,要我在復興港碼頭最顯眼的交通管理站西牆上畫一幅大型彩色“文革”宣傳畫。此令不可違,卻也正好表現自己畫藝。但是,娘患了嚴重心臟病,我心神不安。我自學中醫,知道“天王補心丹”適合治療此病,卻四處無售,想根治,需要堅持服用很長時間。三層樓房的西牆讓我作畫,搬運工搭架子就忙了一天。我爬上爬下快速作畫,一天也只勾下圖形。晚上,我急忙找鄉里衛生院的醫生朋友肖之炳,求助他配齊三個療程的“天王補心丹”藥材,借用一下中藥碾槽,讓我在醫院內將藥材碾成粉末,蜜煉此丹。鄉下衛生院,只有人工碾細中藥材料的條件,我忙到衛生院閉門,豆大汗珠灑落一地,又趕回家看娘,雖精疲力盡,卻心中踏實。第二天,我上架作畫到天黑,又馬上去衛生院碾制丹藥,連續三天,畫作完,丹煉好,公社革委會辦公室又把我扣下來辦《雙搶戰報》,審編各生產大隊搜集上來的報導。夜再深,我也要急匆匆回家,輕輕推開娘的房門。娘心悸,我就跪在娘床頭,扒在娘耳邊,輕輕詢問病情。那時我娘50歲,直到89歲逝世,心臟病再沒復發。
為娘盡心治病,兒子責無旁貸。回家護理病母,良心才有寄託。
       娘逝世後,我常想著傳說中的英靈再現,希望某個晚上,娘會回家出現在眼前。
       故鄉還有娘的墓室,清明時節,我必定去看娘。
       某天,我會走不動了,娘那裡是天堂,也是我的家。 
 
2014年2月10日 長沙

 


上一篇:唏嘘的歌
下一篇:看海的人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