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人﹕段樂三 (湖南) 林爽 (紐西蘭)
本次出題人﹕梦诗 (紐西蘭)
人生是什麼
幾許悲歡與對錯
笑看風雲過
段樂三 (湖南)
人生生有情
情系創優一顆心
甜古蜜如今
林爽 (紐西蘭)
人生何匆匆
日倦西去晚霞紅
旅途需珍重
烈浦(新加坡)
何言人生褔
相投志趣連續流
華詩環宇書
相投志趣連續流
華詩環宇書
碧峰(新加坡)
人生悲喜憂
一杯米酒穿肠过
仰苍穹高歌
一杯米酒穿肠过
仰苍穹高歌
孔薇薇 (紐西蘭)
人生本如梦
梦醒梦廻如是风
风过是缘分
沙海一粒(奥克兰)
人生多岔路
切莫盲从入歧途
铸就终身误
铸就终身误
智樂(奥克兰)
人生应快乐
切莫忧愁得病容
博览趣无穷
晶莹(泰国)
人生幻如梦
日耀月辉皆盛境
却恋星朦胧
棋子(緬甸)
人生一扇門
踏遍紅塵返歸真
杯土祭黃昏
浩天 (廣東)
有人為自身
也有為人獻己身
問君為誰生
也有為人獻己身
問君為誰生
马越民 (西安)
人生如旅遊
神仙下凡世间游
宇宙走透透
劉小華(台灣台北)
人生晴與雨
總在眼前瞬間過
何須鎖眉頭
心水(澳洲 )
甜酸苦辣咸
五味雜陳皆嚐遍
夢幻亦如電
婉冰(澳洲 )
舞台演繹忙
哭笑漸絕恨亦藏
回首夢蒼茫
阿兆 (香港)
人生雖有時
上下求索鑄小詩
悟道無憾矣
李建民(澳门)
人生单程票
有去无回需掂量
無太多时间
林文錦(印尼)
結交天下士
相互謳吟相勉志
人生當如是
尹國明(英國北威爾斯)
人生崎嶇路
得失成敗掌中操
回首巳日暮
劉平香(北威爾斯)
人生匆匆過
多行善事莫虛渡
無憾到終老
丁梦 (河南南阳)
人生太匆匆
风花开在雪月中
有爱便不同
葉膺焜(澳洲)
浮世一場夢
無情歲月輕枉送
白頭欷吁濃
麥勝梅(德國)
亂世寕棄兒
世紀逃亡淪為乞
人生歡幾何
Chit (法國)
今夕復今夕
小子日坐八萬里
人生弄影裏
非花非雾(河南)
人生路曲折
情到浓时忽离散
重逢霜林晚
宋钢(汕頭)
人生能几番
少年光景宛如昨
再见鬓发斑
伊江客 (澳門)
人生似攀登
翻過一坡又一峰
仍在大山腰
黃明燦(湖南)
人生一部戲
自編自導自演繹
成敗看自己
劉有惠(重慶)
百舸滄海間
波峰浪穀追夢影
夕照送歸帆
蒲春香(湖南)
平生難閑息
春蠶吐絲濃濃意
老來圖樂趣
段祖群 (湖南)
人生路遙遙
荊棘叢生坦途少
刀劈光明道
林勝男 (湖南)
人生一台戲
演繹春夏謀甜蜜
好好去珍惜
俞首成 (湖南)
酸甜苦辣鹹
紅塵五味在其間
拼搏莫等閒
彭佑明 (湖南)
生如一亮星
運行人宇閃光明
至死耀天庭
歐亞玲 (海南)
哇的一聲哭
人生落地剛起步
小心路彎曲
邵亞利(河南)
戲外人看我
是非功過任評說
半世付蹉跎
劉曉明 (山西)
一生覓知音
風沙吹盡始見金
真金見真心
劉敏 (山西)
匆匆度光陰
漫漫征途覓知音
詩詞伴古今
肖志平 (湖南)
歲月履蹉跎
人生道路本坎坷
淡泊名利樂
孟志 (湖南)
貪欲幾翻新
可有人生防腐洞
借雪掩汙塵
金絲燕 (湖南)
追趕自成才
葵花千畝向陽開
科頭心未衰
情系創優一顆心
段樂三
我的人生,酸苦辣會愈說愈辣,愈說愈苦,愈說愈酸。說點甜的,興許能感動朋友添點快樂。
10歲裡,我一本正經寫新詩《柳樹歌》,寫新中國成立不久農民在田間互助合作勞動的情況,向《南縣文藝》投稿,第二年獲得南縣群眾文藝創作三等獎。然後,又被推薦到常德專署參加1956年春季群眾文藝創作大獎賽。當時,還不興學生組,評委可能看我年小,出於鼓勵,竟然評我詩歌一等獎。這下快樂了母親和哥哥,快樂了鄰里和同學。
當年,我帶著八分幼稚十分天真和十二分好奇,去試試,竟然試來小甜頭。
1977年11月27日,我寫地花鼓《下農村》,把南縣民間流傳的雙人穿門演唱寫出了情節,想搬到舞臺上表演。送縣裡,曲藝指導說我不該把唱詞寫得如此豐富。送地區編輯,更杳無音訊。我找縣委宣傳部的李逸群幹事討論。他鼓氣,要我投寄給《湖南日報》“朝暉”副刊,說新年初會刊登一版春節文娛演唱材料,還說上面的編輯眼睛亮些,想法或許不同。果然,1978年1月9日,《湖南日報》便將我寫的地花鼓全文刊出。以後,地花鼓《上技校》、《唱新年》等,《湖南科技報》、《長沙晚報》陸續登載。從此,改寫了報刊不登地花鼓的歷史。
推陳出新,南縣民間地花鼓,也隨著我的思想在快樂中一同進步。
文化大革命,我在農村,書籍全被紅衛兵毀掉,傷心沒有言痛處。白天一日活,晚上一夜夢。腦子太閑,也閒不住,從1968年起,我就觀測民間氣象諺語中說到的天象,天天留神各種物體的氣象反應,時時記錄寫成《測天諺語考》一書,1992年9月,氣象出版社正式出版,成為中國第一部氣象諺語按季按月按日考證的科普讀物。這個時期,我還將幾千年的民間治療毒蛇咬傷的方法,分類別分蛇種逐一辯證,指導就地採用各種有效草藥治療,又寫成有史以來比較全面的《神州蛇法》出版。
氣象與中醫原本不懂,雖然感覺枯燥,我就面對枯樹澆水,日子久了,也能發出綠芽,還能開放鮮花。
一直想寫小說的我,卻因在農村討下老婆生了許多孩子,忙碌生計,靜不下心編寫複雜的故事,常常被動寫點小東西。雖說至今還只寫了三篇小說,一寫還是很當真的。1989年,我寫小小說《羞女泉》,1000來字,投寄中國農村部主辦的《農民日報》“四季青”副刊,忘了落下個人郵址,大半年後才被別人發現已經發表。1985年初,我為益陽地區教育局主編《職業行家》季刊,發行全國。在眾多的職教專業欄目中,想活躍版面,設立了“工餘文藝”。一時稿件上不來,我就自己動手用筆名石苕牛寫中篇小說《深山明月》連載救場。第一期寫下三章登出,就忙著做高中學校教導主任的繁雜事務去了,沒時間想下回分解的內容,待到下期雜誌要印刷了,才接著又寫三章。九章結束,青年小說家劉亨安寫來一篇讀了《深山明月》的評論,說了許多快樂人心的話,10年後提起這事,他才知道作者真人。1975年9月,我應益陽地區文藝工作室李老師之約,為組稿農村機械化的選集寫篇短篇小說《雛鷹展翅》。定稿時,又逢湖南人民出版社約我見面,為即將出版的新詩集《偉大的進軍》收錄我在湖南日報農村版上發表的《看戲》,想聽聽作者意見。之後,趕到小說定稿處,已是最後一天。李老師接過稿子,看都不正眼看一下,怪我一心二用,說小說定稿已結束,便打發我回家。這是我的小說處女作,傷心失掉了發表機會,直到2013年9月28日,才收到中國小說學會通知,《雛鷹展翅》已經入選《中國小說家代表作集》一書。
雖然說,天道酬勤。有些事情,既使做得不多,天道也會饋真。
我在熱心推廣和普及漢俳的同時,還寫了漢俳3000好多首,出版漢俳選集與漢俳言論集已經10部,什麼時候人們才會比這更多呢?
事事勤奮,竊竊自信,處處認真,時不時也會得到一些人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