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九死一生的故事(一)
作者:华坨  发布日期:2013-10-16 02:00:00  浏览次数:2667
分享到:
        一不小心发现自己已经活到近60岁了,仔细想想能活到今天可真不容易。尽管我的父亲今年89岁,母亲86岁,双双在世,尚无大病。我爷爷92岁去世,还是住在乡下县城里被煤气中毒熏死的。说明我是该有长寿基因的,可是偏偏让我的脑后长了反骨,就是在后脑勺上长出一个骨包。这块突起的骨包学名叫“枕骨隆突”,相书上有说是:那是反骨,说明你个性很强,做事容易悖逆。也有说:那叫玉枕,大贵之人。管它哩,我看我是属于命运多舛一类,不妨碍我下面要写的我亲身经历的那些九死一生的故事。
我第一次感到死亡的危险是13岁的时候。68年父母刚去“5,7干校”时不能带家属,就把我们兄妹五人送到姥姥家。姥姥家在长江北岸扬州专区的十二圩镇,出了后门就是长江大堤。你想吧,刚进入“teenage”乳臭未干的半大小子,天不怕地不怕,再没人管,尽情撒野,能干出什么来?这一日,我和我哥哥下到长江去游泳,游到兴头,他对我说,咱们横渡长江吧,我说,行吗?这么宽。他骂我,没出息,胆小鬼。他比我只大一岁呦。我被他一激,就说,那咱就横渡呗,谁怕了谁啊!就这样,两个傻小子,在没有任何准备和保护的情况下开始横渡长江。别说这里长江有多宽,就是江心岛看上去都是一条线。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是因为牛犊比老虎厉害,而是因为牛犊比较傻。
就这样,我们哥俩没做任何补充,没带任何辅助设备,仅怀着豪情壮志,徒手向江心游去。
       在那个年代里,中国的大江南北有这样一首歌被唱得响彻云霄:“万里长江波涛滚,江中升起红日一轮。毛主席挥手指航向,后面跟着七亿人。七亿人们团结紧,跟着毛主席向前进,大风大浪全不怕,誓为革命献终身。长江水,波涛滚,江中升起红日一轮,毛主席万岁,万万岁!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五湖四海齐欢腾。”那时,73岁的毛泽东畅游长江的圣迹被广为宣传。而且他老人家还说过:“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长江又宽、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我们就是受了这个影响才跳进长江里去的。全因为他老人家忘了说一句:“专业人士行为,切勿模仿”和“儿童不宜”这样的话。更可悲的的是,我们那时还小,完全没有理解什么是“畅游”什么是“横渡”,有什么区别? 其实畅游不过是往水里一躺,顺流漂上一段了事。被我们一改成横渡可就不好玩了!你知道我们要横渡的长江宽度是多少吗?我到网上查了一下,离那不远处新建了一座长江大桥,叫“润扬大桥”。北起扬州,南抵镇江,总长35,66公里。
       两个不知死的傻小子奋力向江心游去,谁也不服谁啊。在江边游泳没觉得什么,可是越往中间就越觉得不对劲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告诉过我们“水深流急”了。本想,水深我们不怕,因为深一尺和深十丈没什么区别,都是脚沾不到底。可是真到水深处才发现,下边的水是凉的,不像浅处的水那么温暖。而且越是远离岸边水流越急,而且是打着漩往前冲的-----我俩硬着头皮继续往前游,当我们游到离岸边差不多100米远的时候,就已经完全不好玩了!
        这里流速很快,感觉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推着我们向下游奔涌。这力量之大,推着你的胳膊和腿,使我们什么泳姿也展不开了。再奋力也无济于事,只见人往下游跑,不见往前行。继续奋力前进的结果就是力气很快被耗尽,死到临头的感觉越来越大,横渡是不敢想了,还能不能回去也不知道。那时我们只有一个办法:脚底下拼命踩水,把头保持在江面上,手像侧泳那样伸出水面划水,当然是拼命往岸边划------两个小脑袋露在水面上一起一伏,在浩瀚的江面上如两粒泥沙,没有任何人看见和知道,他们正在被汹涌澎湃的江水冲向大海-----横渡改漂流了。
       我明白,没有任何人会来救我们。我们明白,任凭漂流下去只是死路一条,因为下游的江面会越来越宽,离岸会越来越远。其实我们什么也不明白,只是求生的本能在让我们用最后那一点力气向岸边拼命挣扎-----我们互相鼓励着互相支持着与江水做着殊死的搏斗------
       终于脚能踩到地了,我们爬上江岸,瘫躺在泥巴里再也没有一点力气了。
       我们上岸的地方离我们下水的地方至少有五公里。



评论专区

田地2014-11-20发表
期待中。。。
安红2014-11-20发表
久违了,前来问好。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