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他这一行一辈子都让人提心吊胆。爱他实在太累,尽管我不后悔。
也许婚姻是一种缘分。我与丈夫王建蒙相识在西昌卫星发射场,于是有了相遇、相知和相爱,也就有了我们在发射架下、在战友们的祝福中结为伉俪。
或许不是同行的家庭组合也是一种美好的选择,可以取长补短。那时虽然我们同在卫星发射基地,却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伴随着发射架上冲天而起的火箭和卫星,我的心一阵阵地紧张,因为他就是和这些“高、精、尖”的技术产物在打交道,责任重大啊!那次,中国发射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时,他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担任下达发射口令的调度指挥员,上百条指令必须熟记在心,各种发射故障预想方案都必须运用自如。试想,发射时指挥员稍有疏忽发错口令,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这成了我们家庭的共同任务,发射成功后,我们都能感到卫星发射成功的喜悦。后来在我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里不断出现描写航天发射的人物、情节和场景,别看我不是学科技的,而是文学硕士,可从不说外行话,这应该归功于我身边有一个搞航天发射的高级工程师,是他这个技术顾问弥补了我对航天科技的不足。
对一个女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得到被他所钟爱的男人的真情实感,相爱的幸福是最美最浪漫的,尤其是对于我这样的一个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人,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都会充满欣喜;每一天我都会用心去品尝爱与被爱的甜蜜。就像我每一次提笔都愿意让作品中充满激情一样。可是爱他实在太累,他是一个满脑袋里都是工作的大男子汉,让他心里时刻装着夫人实在不易。平日里他总是玩命地工作,他全部身心驰骋在航天发射的主战场,那时他命真好,他参加的发射任务总是成功,为国争光是头等大事,我很难指望他去干家务小事了。那也罢了,每年春节放上几天长假,他准保匆匆忙忙地回老家去看他的老父老母,而我独守北京给我的老爸老妈拜完年,回到我的清净书房,坐拥万卷,电脑陪伴,灵感来了,定会有作品问世。当然长年累月如此也会有被忽略的感觉,但是“忽略”无形中成就了我,我无暇寂寞和孤独,想写的东西太多了,总是发愁时间不够用。独坐斗室,一想谁能保证自己永远历久弥新的占住别人的目光?也就不生他的气了,他心里装的事太多了似乎都比我重要,两个人相处总该互相迁就,谁也不要总想改变谁,各从其志才能有美满姻缘。人嘛,这辈子总该有种成就感!
人生旅程,“黄河九曲十八弯”。人的命运,幸运和不幸是同时存在的,幸运是伟大的教师,不幸更是伟大的教师,不幸令人奋斗,使人聪慧。老公不幸在发射场遇上了一场车祸,死亡与他擦肩而过,他的工作性质也随之发生了转折,突然间停下了他为之奋斗且熟悉的工作,这无异于让他的生命失去色彩,使他失去了往日的欢笑。那段时间我对他的关爱,使他在当病号的病休日月里便挖掘出了当作家的潜能,他陆续在大小报刊上发表许多航天发射方面的文章,他主编80多万字的《世界航天发射系统》一书,荣获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此他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最近我的写作任务太重,应《两弹一星元勋传》编辑部之邀,请老公出马去写科学家孙家栋的传记,当时我真担心他仅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会完不成任务,到时若再让我去拼命开夜车,非累得吐血不可。没想到几万字的书稿竟如期出来,当清晰的书稿出现在我面前时,真是不禁感到有些惊讶,可这也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当书稿交给传主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审查后,孙家栋哈哈地笑着说:“建蒙,你这家伙还真行!”
老公是个生性就不甘寂寞、爱说爱动的人,几年前,当他恢复了往日的体魄,又走出国门干上了用中国火箭承揽为外国发射卫星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又是干得有声有色。我对老公说:“有尝试才有成功,有压力才有动力,有知识才有力量,有感情才有和睦。看来你实现个人工作重点转移,认准了目标,甩开膀子大干,还真能干出个漂亮精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