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回首往事:赶花街
作者:逯天峰  发布日期:2013-02-15 02:00:00  浏览次数:3702
分享到:
         ‘’花街“是一年中最后的一次大集,在我的家乡鲁西北地区,每年腊月二十六有赶花街的习俗。
        记忆中的儿时,赶花街的这天集市上特别的热闹,早上早早吃完饭,穿好过年 的新衣服,兜里装上妈妈给的五毛零钱,和小伙伴们相约一起去赶花街。
        赶花街的地方离我的家不远,大约有三里路,我和小伙伴们有蹦有跳,你跑我追,打打闹闹,不一会就到了目的地。
        整个花街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忙活了一年的人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出门在外地的亲人也回到故乡 ,他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男男女女,穿红披绿,眉笑颜开,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花街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土特产,各种小食品,蔬菜水果,猪牛羊肉······。卖糖葫芦的、吹糖人,捏面人的叫卖声,车铃声,牛羊市里的牛羊嘶鸣声在凛冽的寒风中荡漾。
        男孩儿最喜欢的就是到卖鞭炮的地方,二踢脚、闪光雷、窜天猴、摔炮·····应有尽有,卖鞭炮的商贩有的站在大车上,有的站在板凳上用竹竿挑起一串串鞭炮,大声的吆喝”东来的,西往的,过年穿新的吃好的,买鞭炮要买最响的“,吆喝半天才点燃药信,刹那间噼里啪啦冒着火光声声炸响,纸霄雪花般地纷飞,一团一团的硝烟腾空而起,引来阵阵的喝彩声,旁边的商贩也不示弱,拿出一捆二踢脚,一个一个的点放,整个花街上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花街烘托的更加有声有色。
          花街上还有说书的、拉洋片的,演木偶戏的,只需五分钱就可看一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许仙与白娘子》好戏连台······。
         花街持续到下午的两三点才结束。
         今天,不少地方的花街特色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改变,平添了几分新意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但儿时赶花街的情景还时时留在我的脑海里·····
        赶花街啊,赶花街。



评论专区

安红2014-11-20发表
可否请逯先生与我联系,hongan3040@gmail.com,便于将《新州作协会刊》以及作协活动发送、通知与您。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