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Chapter Six
無形神
Invisible Absolute Being
一. 引言
前一章講了,宇宙是有層次的,也有能級。最高層爲神,神又分無形神和有形神。人能體會到神,動物就只能體會到人,因爲人會把它們抓住吃了,動物絕對不能跨過鴻溝體會到神。正因爲人能感覺到神,才産生了宗教。
二. 四大宗教
1. 基督教
公元1世紀,耶穌出生于巴勒斯坦境內的拿撒勒( Nazareth ),他創立了基督教。後來又分成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主要派別。基督教的主要經典書是 “ 聖經”。
基督教教義認爲,上帝是三位一體的神,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主宰幷要審判世人。魔鬼撒旦是上帝的對手,耶穌是上帝之子,或聖靈降在他身上,使他有了神性,因此他能死而復活。
基督教的經典“聖經”由不同先知所寫,默示上帝的教訓、督責、使世人歸正,各行善事。它教人學義,使之得以完全。
分析:聖經的全部經文除歷史和仁義道德法規外,主要內容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即無形神 ------ 上帝和有形神 ------ 耶穌。神就是“.”,不過,人不可能成爲神,儘管有些人看起來確實有些神性。其原因如同,水會思考有感覺一樣,你不可以說水已經上升到植物了。人和神的主要區別在于壽命,即使是類人猿能活到今天仍然達不到最低有形神的標準,象地球這個最低能級的有形神,最少的壽命也要幾十億年。
此外,即使有形神的壽命己經相當長,但它們仍然會死,象地球、太陽、星系中心,直至宇宙中心都會死亡,唯一不死的只有那永恒的法則 -------“.”、“1”、“o”。
2. 伊斯蘭教
公元7世紀,阿拉伯先知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主要經典是“ 可蘭經”。
伊斯蘭教教義認爲,阿拉是唯一、獨特的真神,全能的主宰。伊斯蘭教不認爲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也不認爲基督耶穌就是神幷能復活,只認爲耶穌同穆罕默德一樣,是上主派遣的使者。
對于阿拉的大能、大德、正義和仁慈與基督教的上帝相同。 “可蘭經” 强調宇宙的計劃性和秩序性以證明真主的獨一。 另外,教義也包括法律、道德和準則。
分析:伊斯蘭教除了仁義道德法規外,也是講了一個無形神 ------“阿拉”,與基督教一樣,都講的是“.”。伊斯蘭教沒有塑造穆罕默德成爲神,但“阿拉”這個名字同 “上帝”一樣,都是地球人給的名字,不是宇宙之神的。永恒之神一定给不出名字,有名字的神一定是地球人的。這些名字使地球人與地球人之間,地球人與宇宙智人之間的能級拉開,戰爭就起源于這些名字。
另外,過于傳統的宗教意味著“o”收的過緊。如女人本來就是“o”了,但男人仍然覺得她們“o”的不够,要用布將她們包起來,只留一雙眼。這布就象一堵墻,使她們無法伸展。在舊中國,男人在女孩很小时,就將她们的脚骨頭壓碎變成小脚,使她們长大后無法走遠,女人爲了提高能級才産生了女權運動。
3. 佛教
釋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563年左右的印度。公元前528年,他在一株菩提樹下徹悟宇宙真理而成佛,隨後創立佛教。佛教的所有經典都由釋迦牟尼本人口述,幷由弟子口傳。後來,又分有許多支派,如大乘、小乘佛教,密宗、禪宗 -------- 等。
佛教的主要教義認爲,宇宙無始無終,不存在創造萬物的造物主,人的出現與死亡,只是輪迥反覆的過程。釋迦牟尼不認爲自己是神,只不過是導師,以下都是學生,佛、菩薩、羅漢是不同的學位。“四諦”、“十二因緣”是佛教代表作。佛法有幾萬個法門,指導世人日常社會生活的倫理和準則,它也包括督人行善、功成圓滿等。
分析:佛經是最詳細地講述這個“o”的了,儘管創造了大量經文,衆多難懂的名詞,但還是只講了一個概念,就是“o”。當然,這是一個不斷轉動、擴大的“o”。“o”中心是空的,所以佛家感覺到的是四大皆空、圓滿、正果等。小“o”向外擴大成大“o”需要付出能量、勞動和艰辛,这就是佛家说的“苦”。許多僧人隱居深山、吃齋打坐、感悟一生,還沒有走出這個“o”,最後鄭重地寫上,某某大法師“圓寂”了。
4. 道教
公元前476年到公元220年,中國戰國至秦漢時代,老子即老聃或李耳創立道教。主要著作是“道德經”,莊子也對道家理論作過貢獻。
道教的主要教義認爲,宇宙萬事萬物由道産生,都同一本原,沒有高下、長短和貴賤,也無上帝創造。
道教發展了周易的陰陽學說,提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數學理念,主張陰陽平衡,宇宙無極乃太極的思想。
至于“道德經”中的督人行善、多行仁義之言,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同出一轍。
分析:道教除了講述了“o”,還闡述“1”。不過,不是很完全。
除了以上四大宗教外,世界各國還有許多其他的信仰、教派,如信太陽神、月亮神、英雄人物、鬼神 ------- 等,七七八八、成百上千。
---穆罕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