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小荷尖角
作者:安红  发布日期:2012-12-29 02:00:00  浏览次数:2663
分享到:
      請原諒,即使歷史已經沿革到現在,依舊只能用筆名來寫這一篇。請原諒,即使已然工作生活在海外,依舊只能用字母M來替代她的姓名。
      父親把我領到全班同學面前時,我一直害羞地躲在他身後。讓我們認識一下咱們班的新同學,一個低回溫婉的聲音從最後一排傳過來。喜歡那頗有韻律感的聲音,我好奇地把頭伸出去。白皙的皮膚,溫柔的眼睛,高挑的個子,笑起來就像湖水的漣漪蕩漾開。我對M老師心生好感,不再拘束,抬手對父親搖搖,示意他走。
       課間時分在自己的座位上坐著,拿出筆和紙,畫畫兒。M老師悄悄進來,站在我的身後,誰教你的?我挺自豪,沒人教,照著圖片畫的。嗯,畫的真不錯,惟妙惟肖。來,我帶你到校園裡走一走,讓大家瞧瞧南方水土養育的小姑娘,就是和北方的不一樣。
       我人生的第一堂作文課。她佈置好題目,或快或慢,大家開始動筆,我卻一個字都沒有寫。不是不會寫字,而是不知道作文應該寫什麼。這很容易,M老師娓娓道來,寫你什麼時候去的什麼地方,心情怎麼樣,去了以後發生了什麼,你自己有什麼感受。就像和一個好朋友說話,什麼最有意思,最重要,就多說,說出你心底真實的想法。
       那是對頤和園的記敘,一場未曾預料的雨,澆濕了小學生們秋遊的興致。在避雨樓,我認真地聽著導遊的講解,於煙雨濛濛之中觸到靈犀,寫出了平生第一篇真情實感。一周之後,作為範文被M老師宣讀,全班譁然。隨即又在學校的廣播站宣讀,全校譁然。兩個月後,同學高喊著我的名字,舉著《XX報》跑過來向我祝賀時,一頭霧水的我怔住了,因為根本就沒投過稿。M老師笑著,摸摸我的頭,是老師幫你投的。“努力吧,你將來有可能成為大作家。”那是平生被人格外器重的一句,實在難忘!
       來年開春,我們去八寶山掃墓。她頻頻地咳嗽,我自告奮勇替她把介紹烈士們的碑文讀完。她欣喜異常,不僅為教出的學生為人體貼,而且為年僅十歲的我已基本掌握了繁體字。
       因文獲罪,只是在歷史書上讀到的故事。
       我所在的是經常接待外賓的對外開放小學,能在這樣的學校裡成為“小作家”,很是讓人開心。直到某日我被教導處的老師請到了校長辦公室:知道四項基本原則嗎?我拖著長音——不知道。M老師緊跟著來了,行色匆匆,我不知道她和校長說了什麼。沒事兒!我得以繼續回班上課,繼續參加期終考試。
       秋季開學,全班驚訝,因為班主任不再是她。格外敏感的我,四處打聽,才知道她被調走,去了一所偏遠的鐵路子弟小學,改任音樂老師。
       秋季開學,愛唱歌的我考上了學校的合唱隊,常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節目。
       秋季開學,父母被請到了學校,耳提面命;我每週要到教務處去彙報;周記隨筆作文摘抄,全都要讓家長先檢查後簽字才能上交。父母時常關著門,在屋內嘀嘀咕咕;當著我的面,一切都是鶯歌燕舞。
       終於,母親沒能保守住秘密,在她讀完我的一篇周記之後,嚓嚓嚓嚓地撕碎了整個作文本。
       你一個小女孩,關心什麼國家大事?
       不要寫政治,政治是你能寫的嗎?
       健康向上的事你不寫,大家都說好你就說好,為什麼老寫陰暗面?
       小孩子不可以撒謊,大人就是可以!
       李大釗為什麼沒有埋在八寶山?埋不埋在八寶山,關你什麼事情!
       你想找死,我們還想活呢!
       說真話,自古說真話的就是死路一條!而且死得很慘!
       從此,我變成了驚弓之鳥,噤若寒蟬……
       北京市歌詠比賽的會場,我聽到了特別熟悉的聲音。那是一首音階歌,她曾經教我們唱過多次。化了一半兒妝的我,跳起來,循著聲音跑了出去.隔了五六間化粧室,找到了她,依舊白皙,依舊溫柔,容顏有些憔悴,脖子有些腫大。M老師!我扶住門框,腳底下卻沒有再向前邁出一步,就那麼定住了;她看見了我,開心且大聲的呼喚著我的名字,用力晃著的手也不動了,隨後緩緩放下。追來的同伴問,她是誰,搖著頭,我沒有讓自己落淚。
       淋巴癌!
       十四歲,已讀中學的我從聞聽噩耗的那時起,心裡就永遠地缺了一塊。被她的那句話激勵著,在從文的路上磕磕絆絆地走到了今天。三十年了,M老師,您在無聲無息的住所那端,可否感受到我不盡不絕的思念……

按:安红笔名卓然,原载《大洋时报》二〇一一年十二月,重发有删节。




评论专区

安紅2014-11-20发表
安红把套着的马甲一层一层地都扒了,还没有都扒完。就遇见了老洒,大概是因为半个瓶子晃荡不满,所以老洒,因此换了新瓶。
老九2014-11-20发表
眼看着楼主门前清静了才敢开口说话,到底是火里炼出来的,与众不同。
安紅2014-11-20发表
欢迎林老师!林老师您什么时候也把马甲脱了呀?国内早就把“到车展上看肉”改说成“到肉展上看车”了。前几天不是还有个将“势要入肉1000女人”写到人生计划里的干部被曝光吗?
安紅2014-11-20发表
也说操蛋(四)谁让咱生来就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龙的传人,离乡背井跑到海外来吃苦受累,是所谓的洋打工的————就像外地民工进了北京上海广州一样地被人瞧不起。所以安紅随时随地都在准备着,准备着跟那些瞧不起咱,歧视咱的”色目人“干一仗。后来吧,后来发现我的澳洲同事们得到的FUCK和SHIT比我多得多,还纳了好一阵子闷儿呢!
安紅2014-11-20发表
也说操蛋(三)。安紅初来澳洲练摊儿时也曾向一位朋友的先生(自诩正宗盎格鲁撒克逊人,曾在中国任教)讨教澳洲的骂人用语,那老兄一开始是不愿意教安紅的,架不住咱学习刻苦,态度虔诚,虚心讨教。后来认认真真地写了足足三页的纸拿给我看,还逐句逐字地为我讲解。因为他也会中文,所以讲解的清楚明白,活泼生动。后来上了班,在悉尼的CBD卖保险,迎来送往的都是各大公司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无论男女,每天FUCK外加SHIT不绝于耳,而且客户还和颜悦色地朝我微笑,“我不是在骂你,我是在发泄。”
安紅2014-11-20发表
也说操蛋(二)。安红人生最初的八至十年是在部队和少数民族聚居区长大的,闲适安逸,恬然淳朴。返回出生地北京之后,需要重新适应一种新的,大城市的,全国人民都向往的首都新生活。第一次面红耳赤地用略带京腔的普通话骂出“操蛋”这一个天子脚下的居民时不时即兴喷出的口头语时,着实兴奋了一把。
安红2014-11-20发表
自古英雄多磨难。
安紅2014-11-20发表
反问(一)大湿?大湿婆罗?YAB-YUM。不过留言不像是那个层次和级别的。
SB2014-11-20发表
看跟帖尼玛被震惊惊惊惊惊惊惊了一整夜夜夜夜夜夜夜!!!
老洒2014-11-20发表
自古英雄出少年。
安紅2014-11-20发表
欢迎SB!我知道不少SPEECH THERAPIEST,专门治疗结巴磕子。不知道您买的是哪一家公司的保险?可否换到BUPA(国内叫“保柏”,音译成中文就是“不怕”)来,本月转户,可以享受免去一个月会费的待遇。
大湿2014-11-20发表
如果女的脱光了,被男的看见了,男的会被称为流氓! 如果男的脱光了,被女的看见了,男的还是会被称为流氓!
安紅2014-11-20发表
反问(二)【流氓】何解?安紅答曰————流:从水,移动也。氓:从亡从民。流氓:流亡之民也。从初始的词义来讲,流离逃亡到了他乡(广义的他乡,指世界各地,自然也包括澳洲)的民(人也),个个都是流氓!与男女性别无关;与穿衣脱衣无关;与看谁和被谁看无关。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老九:怡红姐回来了,谜底也揭晓了,快点去核对答案吧!
安紅2014-11-20发表
也说操蛋(七)新瓶说“自古英雄多操蛋”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旧酒说的,包含了非英雄的另类,就是另外的一半了。这地球上除了耶稣基督是耶和华行了神迹降生的,只要是个人,无论父亲合法与否,不论母亲合法与否,人人都是被入肉的直接结果!千不愿意万不愿意,最终的选择由不得人自己!
安紅2014-11-20发表
也说操蛋(六)停顿一下,回想截止到目前我听到的最著名的别解“操蛋”,是在大学军训的时候,X军X师X旅X团的各级领导,专门把四百多女生集合在部队的大操场上训话,演讲的是T师长“......同学们不要太天真,解放军里面也有个别的操蛋,所以你们夜里不要外出,如要外出上厕所,先报告给室长,然后至少三人同行。晚上睡觉的时候,门窗一定要锁好,即使天气再热,也不能打开......”T旅长操一口湖南湘潭口音,余韵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格外绵长,很多同学都没有听懂,让我这个爱听花鼓戏的FANS有了自由发挥的场所。
安紅2014-11-20发表
欢迎新瓶!
安紅2014-11-20发表
也说操蛋(五)有一天听到了两位老客户的几句对话,翻译成中文就是————“这个分理处就这个女孩子干活儿,别人都在耍滑磨蹭,我看着她干活儿看了四年了,眼疾手快,专注用心,从不偷懒。别担心你等不到,再耐心点儿,你可以专门要求她为你报销。”安紅微笑着接待完了那两位老主顾,由衷地感慨————“甭管它有色人种还是白色人种,这世界走到哪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嘴角上的笑意还在持续,手上干活儿的速度立马儿降了下来。心里边狠狠地骂了一句“操蛋”,对自己说:是个人都看出来了,就他妈你一个人干活儿,你这不是在找死吗?
新瓶2014-11-20发表
自古英雄多操蛋。
林老师2014-11-20发表
还是忍不住,说说新瓶旧酒,想替新瓶改错字,结果字库里竟然没有,后来发现旧酒把字拆开了。唉,世风日下,世风日下啊!
林老师2014-11-20发表
读完这一篇,林老师没有话说,如果我有这样的学生,会感到欣慰的。
旧酒2014-11-20发表
新瓶的爹入肉新瓶的妈时猫溺一定灌多了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