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大清早,天津诗人罗广才、余数、刘功业和安扬已经在金桥宾馆的楼下等我了,今天我们决定出发到天津的大港采摘冬枣。
很高兴地结识了天津市里的诗人作家王军。
一路上的雾气有些重,余数的开车技巧没得说的,我一直抱怨说早知道采摘冬枣是在平地上,我一定会穿裙子的,后来才发现自己是在强词夺理,是我自己不好,总把自己认为是对的而怪罪在他人身上。
在大港见到了李点儿、惠儿和剑英,我有幸了坐上了剑英的汽车,三个女人一台戏,汽车上彼此开怀大笑。在四季田园见到了胡庆军,一位大港诗人,和我想象中的那个胡庆军绝然不同,带着眼镜的胡庆军那憨厚、羞涩的微笑,令我肃然起敬。
第一次看到冬枣树,原来是那么的矮小,却是无比的坚强,树上结满了枣子,可惜,由于气候的问题,我们所见到的冬枣树,树上稀疏的几颗枣子,树下掉满了枣子,青的,红的,干瘪的,但这些已经让我吃惊大嚷,一边尝着新鲜的枣子,一边吆呼身边的惠儿,李点儿。罗广才在身边嚷叫着:已经准备好新鲜的枣子了!我嘀咕着,怎么一样呢,准备好的和自己采摘的感觉不一样,收获的感觉,那是辛苦的付出,因为我的手上被枣树刺得有些疼痛,但很值!
经胡庆军的提议,我们决定去摘小黄瓜。在农庄里看到了一片的黄瓜园,青青绿绿的,第一次采摘青瓜,竟让我措手不安,二十几分钟只采摘了一个。
暗自默默地欣赏着青瓜,藤子绕着小树条攀沿着,黄色的小花,巴掌大小的藤叶,一棵不大的藤上竟结满了大小不一的青瓜,站在田埂上欣赏黄瓜圃,田园风光,煞是好看.庆幸的是农家的大嫂大叔,把摘下的一大堆青瓜塞给了我,王军老师一边吃青瓜一边悠悠然地采摘着,令人羡慕。
从四季田园里出来,竟然在大门口旁边的湖水边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芦苇,这是我第二次看到芦苇,第一次是去年九月份在上海崇明岛。这次看到的芦苇和上次看到的截然不同,因为我看到了芦苇花,高挑的在和风中象姑娘的花裙子,摇摆着细小的腰肢,轻柔的飘摇着。
今天的天气还真不错,是外出采风的好日子,这不同于雾气很重的天津市.于是,大家欢呼着来到湖边的芦苇丛中拍照,留下欢歌笑语。
胡庆军把大家带到了一个小河边,和风、蓝天、欢笑,大家留下了难忘的足迹和倩影.
在一家招待所用了午餐,很意外的见到了天津诗人红杏,我还开玩笑的打了红杏的手掌心,怪他的名字太女性化了,惹得大家捧肚大笑。
午餐在温馨的谈话和香甜的白酒和满桌的佳肴中渡过,大港之行收获甚多,采摘冬枣,结识大港诗人,欢乐与微笑,与秋风同行,与志趣道同者一起踏秋,何等的幸福!

尝一尝,冬枣真甜

诗人们芦苇湖畔留影

与芦苇花一起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