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闲话休息
作者:李富祺  发布日期:2012-09-11 02:00:00  浏览次数:2455
分享到:
        列宁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也有人说:不会遗忘,就不会记忆(遗忘也是一种休息)。这些生活中的辩证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
       历史上不少伟大人物,为了建功立业,奋不顾身地工作,对人类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们中有些人不会休息,不懂生活,致令哲人早逝,遗恨千秋。诸葛亮一生谨慎,忠于职守,只活到53岁;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可惜56岁就仙世了;鲁迅把饮咖啡和聊天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55岁便匆匆作古;巴尔扎克为了完成《人间喜剧》这部巨著,比上帝还忙,星期天也不休息。寿命只有51岁。
       常人说“尽力而为”、“尽心竭力”等等。这里的“尽”和“竭”都是动词,只表示一种愿望和态度而已。如果真的把力量都用尽了,还能继续工作吗?因此,工作越是繁重,就越要调剂好生活。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他周游列国,到处关心社会,最后却活到72岁。古时“人逢七十古来稀”,这恐怕与他善于休息调剂生活有很大关系。
       我们处于新世纪的新时代,工作繁重,压力很大,更应注意生活中的“生态平衡”,只有学会休息,精力才会旺盛,生活才有节奏,寿命才得延长,工作也才能收到更好的代价。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