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住宿处在一个极大的农庄内,四面离开城镇都很远,进餐只能在住宿的地方解决,所以虽然偏处在附近无人烟的地方,为了吸引旅客,经营的人特别重视餐饮的质量和味道。第一天黄昏,免费提供一瓶香槟和一盘下酒的菜,让我们到庄内的一个小山丘上去欣赏日落的景色。可是那天天色阴沉,乌云密布,好像随时就会下雨的样子,但我们觉得主人的盛情难却,即使我们对观落日并不乐观,也照着主人提供的地图,驱车去找那小丘。这个平顶的小丘,除了一套野餐桌椅外,别无其他。这万里无人的的苍茫暮色,却自有一番不寻常的野趣。我们把酒菜和一次性杯碟逐一摆好时,天空竟
晚飯開在大廳,大家圍坐在一張精美的硬木餐桌,主食是烤羊腿;每人一大塊帶骨頭的羊腿,感覺就好像電影中的亨利八世,不用刀叉,手持骨頭,大嚼起來。這羊腿不但量大,味道也極好,服務員介紹說大廚本是悉尼某名餐館的廚子,因為愛上這裡的寧謐生活,才自願在這個荒涼的地方主持廚政。席間一個堂弟特別會講笑話,一個接著一個,只聽見我們這一桌笑語喧鬧,不絕於耳。
文錦納峽 (Windjana Gorge)
資料顯示它是冷納德河流將納皮爾山系長3-5米的一段沖開而成。 河床很寬,河水清淺,忽左忽右地出現一帶或寬或窄的沙灘。兩岸的石壁是黑褐色,頗為詭異。高度由30到50米。岩壁有些地方平滑,巌頂平整,就好像城牆一樣向兩邊伸展。又有些地方有直的一縷一縷的裂紋,頂上也不平整,像寬度不等的狗齒狀。大概中個地方本是海洋,岩壁上還有海洋生物入貝殼的化石。河的右邊有一條步行的小徑,我們邊走邊欣賞美景,如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步行道一般在岩壁和河之間,由於有充足的水源(我們是冬天去的,河面寬的地方都有二三十米,窄的地方都有十米左右,雨季只怕要加倍了。)路旁長了許多青蔥的樹木。如果從高看到低,首先看到蔚藍到天、與它相映的是下面黑褐色的高聳岩壁。然後是青蔥的綠樹,當陽光透過樹葉時,那綠又是金黃的綠。再往下就是極淺的黃色的路和沙灘,最後就到了藍色的河水。目光再向相反方向上移,次序就相反,又從藍河到藍天。
步行路忽高忽低,有時看河面很低,河面很寬,對岸出現一大片沙灘,沙灘上偶爾有游泳的人,從這邊看過去,竟要遠眺。我們很奇怪,聽說這條河很多鱷魚,這些人真大膽,還敢下水游泳。有哪個灣河面又跟路一樣高,
這些淡水鱷魚個子都不大,我們見到最大的在兩米左右,全身灰白帶點淺黃,就是沙的顏色,雖然身上的花紋可見,但是只是同一個顏色的暗紋而不是花花綠綠的,也許在沙灘和河裡生長,就應該是這種保護色吧?到過這裡的堂弟說,他們上次來時真的很多,而且有很大的。想是季節不同之故吧?
隧道溪 (Tunnel Creek)
隧道溪是否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我不敢肯定,但我自己沒有見過也沒有聽過這樣一個地方。它是溪水沖刷納皮爾山系結果造成的一系列山洞,形成一條750米長的隧道。遊人可以淌過整條隧道,但是要帶上電筒,穿可以過水的鞋子。隧道本是蝙蝠生息的地方,有四種不同的蝙蝠。據說偶爾也有小的淡水鱷魚和水蛇出沒。
我們淌過洞外的石塊,入口的巨石有的有汽車大小,有的比人頭還高,形狀各異,東倒西歪,擋住去路。我們只得手足並用,一塊一塊地爬過,有時還要從側身從兩塊巨石間擠過。離開入口較遠時,身處嶙峋的巨石中,頗有與世隔絕的感覺,回望洞外的藍天綠樹,似乎是另一世界了。
右邊的石塊中間,偶爾也會出現不同形狀的空隙,彷彿在為遊人開窗子。走完一段石頭阻擋的路,腳下比較容易走的沙底和較小石頭路,可是已很少光亮從洞口傳來,幾乎全黑了。大家拿出電筒,一部份人決定不再走下去,因為再走下去就是全黑,全靠電筒,看不清楚就很容易摔跤或扭傷腳踝。我就是屬於這部份人;丈夫和兩個堂弟和一個姪女繼續前進了。
他們回報說也沒甚麼好玩,有些地方還挺深,到他們的胸部。大約走到一半的地方上面竟有個天窗,原來是上面的頂塌下來了,他們走到那兒也就回來了。
達爾比 (Derby)
從堪那纳拉附近走上了紀卜斯河路以來,一直都是望西走。 堪那纳拉附近是我们东边的起点, 達爾比附近就是這條路西邊的盡頭。整條路除了到達爾比前的169公里外,在地圖上都是虛線,表示只有越野車才能通行。也就是說到了達爾比,就回到了現代文明。
達爾比(或讀成德爾比,本地人多說達爾比)從前是一個重要的海港。從西北地方出產的羊毛礦石等物產都是從這裡裝船運往世界各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曾經擁有軍事基地和運輸的碼頭,不過現在已經沒落,卻成為本區旅遊重點之一了。它也是金伯利地區僅次於卜魯母和堪那纳拉的第三大鎮,人口也只不過是超過三千。 這也正足以說明金伯利區的地廣人稀了。
達爾比除了在碼頭憑弔之外,還以瓶樹監獄聞名。這一種樹的樹幹肥大如瓶,英文叫Boab tree, 澳洲和非洲都有。幼苗的樹根可以吃。果實堅硬,可以用來雕刻。離達爾比的七公里的原野裡有一棵瓶樹的樹幹周長14米,有兩個人頭高,可比一間小房子。一般樹幹像一個瓶子,直而光滑,但從瓶頂
拉維克角 (Cape Lavegue)
澳洲的東北和西北各有一角,由於離開有人煙的地方遙遠,交通又不便,都是沒有開發的地方。東邊的是屬於昆士蘭州,叫約克角,而西北則是屬於西澳的拉維克角。數年來約克角已有旅行社組團專程去觀光,我們心儀已久,只是還沒成行,如今探得西北的拉維克角已經開放旅遊,怎能不躍躍欲試呢!
要去拉維克角必須先回卜魯母,從那裡有兩個選擇,一是開有條四輪驅動的路從卜魯母直達拉維克角,但路況和我們剛走完的紀卜斯河路一樣坑坑窪窪的土路,而且那邊沒有旅館,只有帳篷,所以要一天來回。三小時去三小時回,在那兒的時間只有一兩小時,代價太大,回報太少,很不划算。另一選擇是乘坐小飛機,雖然花費較高,算起來還是值得的。
有時海岸線是彎曲而且有尖銳的角突出海中。沿岸的沙灘畫出一道一道黃色的弧形。更有的地方海岸錯綜複雜,那就是一藍、深綠、湖水綠、黃的狂想曲:沒有一定的章法的圖案了。海中間又有島嶼,:有的像一顆海上明珠,有的像一條蜥蜴,尖尖的頭、突起的背脊、拖著長長的尾巴,扒伏在海上。更有些較為渾厚,一股一股的陸地上披著綠茸茸的樹木。有一個這樣的島,造就了橫向瀑布的奇景。
其實所謂橫向瀑布,是旅遊業者杜撰的名詞。原來這裡的潮水很勁,一個長條形的島嶼正擋住它的路,如此日積月累地沖刺,島的中間被沖出一個小缺口,潮水來時,就從這個缺口噴出,激起一道白色的水花,像是一條橫向的瀑布。也算是造化的鬼斧神工吧。
到了拉維克角,唯一的建築物是一座木板牆、鐵皮屋頂的一層房子。房子四面有遊廊,是典型的澳洲建築風格,中間是詢問登記處,前後是有蓋無牆的廊。後廊特別寬闊,充作餐廳咖啡廳。我們在此吃過簡單的午餐,就走向海灘。我們經過一些營帳,有大人和孩子在享受他們閒適的渡假生活。海灘比餐廳低很多,我們沿著結實平坦的木階梯拾級而下,這時雖然是南半球的冬季,因為此地已較接近赤道,氣溫比悉尼高很多,一頓階梯走下來,已覺炎熱,到了海灘正好游泳。
海灘的浮生半日閑終歸要結束,我們的拉維克角一日遊就將完畢,必須回到香蕉樹林??中的機場登機回卜魯母。
結語
這次金伯利之行,總共走了三千公里。 費時十五天。首先從卜魯母沿著大北方公路向東走,在和氏溪公路折向北,在堪那纳拉以 西走上紀卜斯河路時折回西面,在達爾比結束紀卜斯河路的行程,回到卜魯母。在卜魯母飛往拉維克角觀光了澳洲最西北的最新開發的旅遊區。值得一提的是紀卜斯河路整條在地圖上都是虛線,表示全是四輪驅動車走的土路,但這次我們實地的考察卻發現其中某些小段已經升格為柏油路。看起來最泥濘難走的路段已先行舖好,如此看來,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整條都會改成柏油路。到那時,這最後的荒原也將消失於無形 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