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春天里
作者:唐秋桐  发布日期:2012-05-11 02:00:00  浏览次数:1804
分享到: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季节,今年的春天,像一个雍容而调皮的小姑娘故意姗姗而来。看田地里一派生机,冬天的枯黄被野草披上了新绿,春天的阳光让农人再也闲不住,他们早早地带上农具出了门。田地里全是劳作的身影,人们一边劳作,一边唱着春天的山歌。悠扬的山歌,飘进了每个农人的双耳,仿佛告诉我们,每一个脚步,总是踏在寒气犹存的人间和大地。但是,它使冰河碎裂,使万物舒展变柔,生机勃勃,使每一颗心都充满了美好,也充满了幻想和希望。
    “春天来了,别再歇着,抓紧干活”。我的父亲在我小的时候总是这样说。
     春天到了,春天就是希望,播下希望的种子,才会有秋天的收获。
     我们家乡盛产五谷杂粮,“五粮液”也因此而闻名全球。父亲可是种水稻的好手,除了自然灾害,父亲的水稻都能获得丰收。每年春分时节还没到,父亲就开始下田干活了,首先是整理好冬日被损坏的田埂,该修的修,该补的补,然后把所有干枯的田都得用抽水机从小溪里将水往上提灌,灌满一块田再往上一块田提灌,直到把每块田灌满。待泥土被水浸泡松软后,再赶着家里的那头水牛一圈一圈地犁,一遍一遍地耙。
     妈妈常说:“每日早晚水牛没下田地耕作时一定要记得喂水喂草,不要被渴和饿着了。牛是供给我们衣食的,就像我们的祖先下凡到人间来帮我们的。”这就是我们这里很多农人从来不吃水牛肉的原故。这主要是因为家乡全是丘陵地带,全部都是面积不大的梯田梯地,机器根本去不了,去了也无法操作,全靠家里那头牛。每家每户都是这样。所以父亲对水牛特别宠爱,每次犁田两个小时,就让牛休息一会,他自己也趁机吸上一支烟,养养神。
    一般是把所有的田犁完,等上几天,再把所有的水田给耙了,耙田也是技术活,比较辛苦,得把整块田都弄得很平整,特别是田边地角。之后,父亲便会挑选一块比较肥沃的水田用来育秧苗。秧田比较讲究,土要肥,水要灌溉方便,光照和通风也要很好,也不能选择深的泥和烧根田,还得洒上一定的自制农家肥。
     这种肥比化肥好用得多,成本及底,而且很环保,可谓是天赐之全绿色环保肥料,土质会越用越好,这种肥是每年的五、六、七月用田边地里和山上的野草堆积在田地角发酵而成,近些年还加些养蚕的蚕粪及下脚料,牛粪等制作而成的一种农家肥。这种肥用途很广,不论田里地里都可施用,而且施到的地方长出的农作物株株枝大粒满,很是喜人。这种肥在我家的秧苗田用得最多。
     秧苗田要分成很多小块,做得非常平整,然后将浸泡出芽的谷种均匀地洒在水田里。最后才定好棚架盖上白膜,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秧苗才能长成。这段时间,父亲每天早晚都会去查看秧苗田,了解秧苗的情况;而白天也不会闲着,得把其它的水田洒入一些肥料,重新犁上一次,再耙一次,就可以等待插秧了,俗称“两犁两耙”,这样可以充分地把水田里的泥土和肥料混合均匀。
     等到秧苗长好时,父亲便会叫上一些乡邻朋友帮忙,一大早就去拔秧苗,等吃了早饭,便开始把秧苗一行一行地插入整理好的水田里,插秧也很讲究,手短就一人插每行五株,两腿中间的泥土一株,两腿外边的泥土上各二株,手长的就得每行七株,腿外边的泥土上各三株,要不然就会待你还没上田秧苗就漂浮在水上了。插秧的好手一般速度快而且,横看竖看都是一条线,每每插完一块田时我们都得在田埂上比看一番,最好的那位在吃饭每个菜上桌时,都得要这个插秧好手先动筷后,其它的人才能动筷,要不然,传说是来年稻谷收成会不好,这点在我们地方很多人都这样流传的。其实后来父亲告诉我,说这是假的,主要是要让这传统的插秧技术,好让我们这些晚生多学学,把那位好手当成师傅作为榜样而也。
     每年,这些乡邻朋友不论在那家插秧从来不要一分报酬,大家都是你帮我来我帮你,不论成年的,老年的,还是青壮年,只要能帮上忙,就图人多力量大。直到把大家的水田都变成绿油油的一片,地里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种精神一直从我家分到责任田地开始,不论是田里地里的农忙活都是这样,一般田少的两天就能把秧苗全部插完,田多的要一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持续到今天,没有改变,而且这种精神也不需要改变,也无法改变。
     之后,父亲也会出门帮助乡邻插秧播种,直到把相邻的秧苗插完和把地里的农作物播完为止,多少年来,乡邻们已养成了互帮互助的好习惯。这种精神是无法用言语去形容和表达的。
        插完了秧,播完了地里的农作种子。春天也就在忙碌中过去了,看着那一片片茁壮成长的水稻和地里冒出的嫩芽,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也看到了一种互帮互助,乐于助人的和谐生存空间,这种团结友爱的帮扶精神。在父亲的脸上常常荡起春天的笑容,这种笑容就像那一个个农人的身影,他们不论到那里都带着这种精神去面对社会,回报社会,改变社会和造福人类!

2012年03月03日完稿


上一篇:总有一种情愫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