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與朋友一起喝茶,席間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的元帥和大將中,哪一個戰功最為卓著?或者說,誰是開國第一戰神?宋林枚先生對於歷史尤其是解放戰爭史多有研究,他認為從各方面來比較,在所有的元帥、戰將中,林彪的戰績最為輝煌。我本來對歷史是一知半解,大概還由於林彪在造神運動中的所作所為,影響了我對他的評價,因此我一直認為這一榮譽應該屬於粟裕大將。
其實這種比較不大科學,也不大嚴密。這有點像問五虎將到底誰最厲害?是關公,還是趙雲,還是馬超?水滸108將中那個最厲害?馬上是關勝,還是林沖,還是秦明?馬下是魯智深,還是武松?這確實不好比較,也難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不過不管怎麼說,林彪與粟裕到底都是同時代的人,在同樣的時代背景下從事著同樣的事業,比較起來也總還是有個蛛絲馬跡可循。比起關公戰秦瓊來,還是要靠譜得多。
從1927年南昌起義到1949年解放軍奪取政權,大致共分成四個階段:紅軍時期、長征時期、八年抗戰時期、三年解放戰爭時期。紅軍時期以林彪戰績最為突出,其他可以與之相比的大概也只是彭德懷。粟裕雖然與林彪同年,可在井岡山階段還沒有顯山露水,自然也就無多少戰績可言。
而在長征階段的戰績最為卓著的當屬徐向前。本來長征也就是逃命,能逃出敵人的圍追堵截,保存隊伍不減員便是成績。可毛、周、朱、林等所帶領的一方面軍一路減員,由剛出發時的8萬多人到川西北會師時的1萬餘人。而由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所帶領的四方面軍,卻是越打人越多,一路增員,由剛出發時的3萬多人增加至會師時的8萬多人。這兩股長征隊伍的指揮員的指揮水平的高下也就不難分辨。是否是因為四方面軍在長征路上碰到的敵軍都是些弱旅呢?非也!四方面軍的敵人是蔣介石的嫡系胡宗南和十分難纏的川軍,並非是些無能之輩,路上一直也有很慘烈的戰爭。四方面軍張國燾等人目中並無黨中央,因此也就決會不受毛、周節制,四方面軍長征的戰績也就無論如何也算不到毛、周的頭上。長征路上還有一股自成一軍的紅軍隊伍紅25軍,由徐海東、程子華率領,那也是一支讓敵人頭痛的十分能打的隊伍。一切事實說明,不管是當年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紅軍,還是後來的八路軍、新四軍,還是後來解放戰爭期間的第一、二、三、四野戰軍,個個都是能征善戰的隊伍,這首要的原因共產黨所領導的部隊具有嚴密的組織性、紀律性,指戰員都有因革命的宣傳激勵起來的犧牲精神。這是從蘇聯那裏繼承來的,不能把功勞算到張國燾,或毛澤東,或程子華這些人的個人身上。
長征以後便是八年抗戰了,這期間長征到達北方的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留在南方的紅軍改編為新四軍。八年的時間夠長,可能拿得出手的戰績也只有平型關大戰和百團大戰,每次也僅消滅日軍1000餘人。而這兩次戰爭的榮譽,無疑應該歸於林彪和彭德懷。徐向前因受張國燾連累,此時僅是個副師長,也就只能無所作為了。而粟裕留在南方的新四軍內,上峰有項英、葉挺、陳毅,即便有成績,也算不到他的頭上。可在抗日的中、後期,粟裕表現出了其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39年1月率部奇襲官陡門,殲滅日寇200餘人;40年7月在著名的黃橋戰役中殲滅國民黨頑敵11000余人;45年2月在浙西殲滅頑敵13000余人。
總結上述紅軍、長征、抗日三個時期,戰績比較突出的是林彪、徐向前、彭德懷,此外賀龍也算一員猛將,劉伯承算一員儒將,二人的戰績當在其他三人之下。而粟裕則是大器晚成,直到抗日戰爭的中後期,才露出了他的崢嶸。
紅軍時期、長征時期和八年抗戰時期雖然也有驚心動魄戰鬥,可就其規模和水平來說,與後來的解放戰爭相比,只能算是小打小鬧。而其後的解放戰爭,其規模,其精彩程度,以及國民黨部隊摧枯拉朽的慘敗和解放軍迅速奪取全國的勝利,絕對可以永遠地載入世界歷史的史冊。
本來抗戰的勝利,中華民族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國際地位空前提高,成了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中華民族也遇到了幾百年從沒有遇到的空前良好的發展機遇。可是由於蔣介石等人目光短淺,在接受滬寧、平津、東北、湖廣這些大片地區大量的敵偽資產時,大肆貪污腐敗,弄得全國人民怨聲載道,人心盡失。中國再次陷入幾千年來“打天下,打下天下來坐天下,做了天下就腐敗,逼得人民起來造反,再打天下”這樣一個永遠也跳不出去的怪圈。結果是全國人民,連同絕大部分的知識份子,都倒向許諾給人民土地,給人民民主的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人民解放軍。這是國共兩黨的戰爭中,國民黨慘敗共產黨取得政權的最根本的原因。
先分析一下解放戰爭初期,各個不同的地區國共兩黨戰爭進行的情況。時間是從國民黨發動全面戰爭到1947年三大戰役開始之前。
西北以延安為中心的解放區,指揮員是彭德懷。和彭德懷在一起的還有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進攻西北解放區的國民黨將領是胡宗南。戰爭的初期國民黨軍處於主動進攻地位,更於1947年3月攻陷延安。但彭德懷在後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戰役中亦殲滅蔣軍,頗有斬獲,算是有得有失。可後來1948年5月又在西府、隴東戰役中敗于胡宗南。直至後來全國的形勢已定,蔣軍已成驚弓之鳥時,才開始接連取勝,再橫掃西北,已不足言矣。
位於華北的解放軍由聶榮臻率領,這是在解放戰爭初期表現最為糟糕的部隊。對方國民黨部隊是並非主力的傅作義部。1946年7月聶部在人數上以10:3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久攻大同不克且又中計丟失了集甯,更於10月丟失張家口。當時張家口是解放軍在全國所佔領的唯一的省會(察哈爾省)城市,在整個大同、集寧、張家口戰役中也遭受傅作義部的重創。這是解放戰爭初期解放軍所遭受到的最大挫折。
位於晉冀魯豫的解放軍由被譽為戰神的劉伯承元帥率領,政委是鄧小平。解放戰爭的初期,劉鄧帶領的部隊取得了上黨、邯鄲、定陶、同蒲、巨金魚、豫皖等十數個戰役的勝利,斬獲頗豐。1947年,又在運城、臨汾、晉中幾個戰役中接連獲勝。他們二人本應該這樣以自己的根據地為基礎,逐步向外擴展,尋機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可他們後來卻走了一步錯棋,這是毛澤東下達的所謂插入敵人心臟,挺進大別山的“戰略部署”。於是劉鄧大軍經過長途跋涉,越過黃泛區,再進入大別山區。經過這一路的折騰,部隊減員過半,幾乎丟掉了所有的重武器。更為嚴重的是,原本指望大別山老區的人民會怎樣熱情地歡迎親人解放軍,可當時四方面軍長征離開此地以後,當地曾經參與革命的農民受到地富武裝的反攻倒算,遭受了怎樣的苦難,如今他們的心已經涼了。指望再在人民群眾中點燃起革命的烈火,還得假以時日。就這樣,劉鄧大軍這支最為優秀的部隊,幾乎被廢了武功。若非如此,今日我與宋先生文章的主角,說不定就是劉伯承元帥了。
文章搜索
读者语录
[2025-07-24 18:50:17]
很久没有看其他的诗词了,但这位作者总会给
[2025-07-24 18:27:24]
作者把秋天的山茶花写得红艳艳,写得芬芳馥
[2025-07-24 18:18:57]
这首诗写得很有意境,照片也拍得好,相得映
[2025-07-03 16:28:14]
好诗,好文采,不愧是外师人,对青春年少的
[2025-07-03 16:17:29]
只身多年在海外,回到家乡看到曾经工作
[2025-04-03 16:40:35]
作者对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批评深入细
[2025-03-28 01:25:53]
金山石化是我曾经到访的地方,那也是近四十
[2025-03-08 17:01:59]
谢谢编者和读者对我的支持和帮助,鞭策我努
[2025-03-08 07:27:26]
这篇散文以四季轮回为隐喻,将气候变迁与人
[2025-01-10 07:02:27]
难得的独处,一次逛街,短短数日,快枪快手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開國第一戰神--粟裕(上)
作者:傅金枝 发布日期:2012-04-10 02:00:00 浏览次数:1771
分享到:

上一篇:開國第一戰神--林彪(上)
下一篇:千古绝唱响名楼
评论专区
- Bo2014-11-20发表
- 「第一」这种字窃以为最好慎用,至少得有硬性标准才行,不然怎么判断呢?比如第一战神,是打仗最多?还是杀人最多?还是第一个开打?不然简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哦,不对,婆对这个一般兴趣不大,那就是两小儿辩日。
- 田地2014-11-20发表
- 这是肿么回事?您和宋是商量好的吗?
- 田地2014-11-20发表
- 这是肿么回事?您和宋是商量好的吗?
- 战神2014-11-20发表
- 哇噻!看来bo不把人得罪光不算完!
- 战神2014-11-20发表
- 哇噻!看来bo不把人得罪光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