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歌舞厅的男人和女人(北京的冬天02)
作者:田地  发布日期:2012-03-20 02:00:00  浏览次数:2930
分享到:

 

我这次来北京是和一间文化公司合作一个项目,合作方派了两个人照顾我的生活。这两个人都是烟鬼,搞得我一晚上没睡。第二天早晨,我就老实不客气地说了我对烟的敏感。我知道,烟鬼是不可能不抽烟的,那就只好麻烦他俩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开着窗子抽了。大冬天的,也实在是难为他们了。

接着,他们又为我买了加湿器。日子看样子好过起来。

 

俗话说,温饱思淫欲,在合作方老总请我吃了两顿大餐之后,我便急着要见识北京的夜生活。于是,我拨了个电话。我有几个悉尼的朋友在北京做生意,估计混的还不错,就让他们犒劳犒劳我吧。真是巧极了,接电话的胡老弟说,刚好那天晚上辛克请悉尼在北京的几个朋友去一家歌舞厅聚一聚。

歌舞厅?我一听就来劲了。

 

晚上八点,胡老弟来接我。胡老弟开的是奔驰,E系列,黑亮黑亮的。我说,真的是发了啊。他还谦虚,做生意吗,总得讲点排场。我就又问,房子买了吧?他这次没谦虚,不无自豪地说,买了六个。我惊讶了,你在北京干什么?卖白粉啊?他笑了笑,说,做旅游。为在北京工作的外国人办理旅行业务。我于是明白了,他顶着澳洲国籍,再加流利英语,自然深得北京的外国人信任。 

在路上,他还告诉我,他有一处房产就在华谊兄弟老总王中军的隔壁。王中军的那处房产有几百亩,造价惊人,光是院子里的一课棕榈树就是耗费几十万移过来的。面对这样的奢华我真是无话可说。

 

歌舞厅的外面有很多霓虹灯,红红绿绿,闪闪烁烁,奢华而又庸俗。门口站着很多穿制服的小伙子,对于我们的光临,他们报以职业化的毕恭毕敬。进了门,是一群光着胳膊露着腿的、模样俊俏的女孩。我就目不暇给了。欢迎光临!她们异口同声地说。胡老弟显然是常来常往的样子,根本不把那些一直向你媚笑的女孩子们放在眼里,只是应了句:VIP6。然后,就有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孩为我们飘然引路。

 

VIP6已经是高朋满客了。几个年龄和我相仿的都认识——中国公民公会的马利民、北京会的乔冠军,当然还有今天晚上花钱的辛克。寒暄了几句后,各自落座。辛克问我喝什么。我说白水。

辛克去取水,我开始打量了四周,五十平方米的样子,有很多沙发和低矮的桌子,天花板上挂着电视,一个穿泳装的女孩正在矫揉造作地扭着,下面打出的字幕好像是“我爱你塞北的雪”什么的。

一张桌子上有很多饮品,五颜六色的,其中有一些是酒,当然是洋酒,很贵的。

 

辛克把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介绍给我,都是什么什么总。后生可畏。

还有几个女孩子,各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样子,看到谁都笑。我很想知道她们是谁,可是辛克没介绍。我心里就想,这些就是三陪小姐吗?可是没见她们做什么啊!

她们当中的一个高个子正在打电话,她的话很少,只言片语的,不知道在讲什么。

 

开始聊天,于是知道辛克和毛冠军都在做移民,马利民已经到了不用再辛苦赚钱的份上了。他们也问了很多澳洲的情况,都说想念澳洲。可我觉得他们更喜欢北京,要不然为什么不回去?胡老弟就说,回来的就回来了,没回来的(也就是留在澳洲的)也不会回来了。他的话很有玄机。

那你们拿着澳洲国籍,呆在中国,算是怎么回事呢?我问。

胡老弟无言以对。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们这些人(拿着外国护照在中国赚钱的人)啊,最没着落的是孩子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中国的教育费和医疗费都很贵,他们就只能做贵族。

 

一会儿,又来了几个女孩,站在门口张望。刚才打电话的那个女孩就喊,这呐!

我就问胡老弟,这几个女孩是干什么的?三陪小姐吗?

胡老弟摇了摇头,有这么老实的三陪小姐吗?

那她们是干什么的?谁带来的吗?

胡老弟又笑了,我也不认识她们,不过我知道她们是干什么的。

干什么的?我急忙问。

混吃混喝的。胡老弟不屑地答到。

我扭头望过去,一共有五个女孩,大概都在20岁左右的样子,她们都有几分姿色,都抽烟,也都喝酒。我就不明白了,问,年轻轻的,干吗呀?

是啊!我也不明白,胡老弟说,其实她们坐在这里也挺没意思的,聊天吧?她们搭不上话;唱歌吧?又没人捧场。

她们是谁的朋友呢?或者说是谁带来的呢?我又问。

胡老弟摇了摇头,谁知道呢,不过可以肯定,她们中至少有一个认识我们中的一个,然后,一个电话,叫来她的伙伴,一起过来混吃混喝。几次之后,就都认识了。于是,混吃混喝的范围也就大了。

 

我真想了解一下这几个女孩的身世,念过书吗?老家都在北京还是只身出来闯荡的?我知道,她们都不傻,她们都在等机会,说不定哪天就会碰上一个有钱的,甚至是可以带出国的呢。是啊,今天晚上在场的,不是大多有澳洲身份吗?

不知为什么,我不是很喜欢那样的场所,没有呆多久就回去了。

 

事后,胡老弟告诉我,那天晚上的包房费和酒水,共花去辛克四千多。




评论专区

老财2014-11-20发表
回安妮,别人都能贴啊,你也能的,就和你在别处贴文章是一样一样的。再试试。回老九:酒,得等几天,刚回来事多啊。
Bo2014-11-20发表
老财生意来了!俺个人要买十本新州文集,以送猪朋狗友面首,能否打折?因你不在,只好吆喝了!
老财2014-11-20发表
再加一句:向大家请安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田地:认识辛克是在一九九七香港回归那一年,他就是我尴尬事里面提到的移民代理X先生!不知老财兄是否还与他有联系?
南太2014-11-20发表
見到爾等声聲犬馬,春色無邊,忍不住說幾句。還是田地等年輕人風流快活,蛙老矣,已長綠苔,乖乖耽在井底吧。 當年住長城飯店根本不知「天上人間」,同行老華僑初返大陸,聽人說雞呀鴨呀的竟矇然,偷偷問我﹕「是北京烤鴨還是南京板鴨?」,此君溜出去尋春,在一家酒吧和三陪對酌,被敲三千人民幣,心疼得拼命向我訴苦﹕「三千呀,收了我三千」然後悻悻而語﹕「連小手都沒摸過!」
楼主2014-11-20发表
楼主观察,此薄(波)非彼bo,薄一波
安妮2014-11-20发表
老财太落后,一等不是坐在你头上(想来坐不上去,也不舒服,哈!),是指剧场前排的中间的那部分座位。去年回国陪老娘去剧场看了几次,我就专门找前排靠边的位置,花三等的钱也能近距离看戏。不过这样的票要提前购票才能得到(小经验)。上海的一般剧场150、250、350三等,80、150、250、350、450、550、650、850八等,歌剧院的一等票上千。上海的文化消费水平与新西兰差不多。中国文化部在新西兰的演出票比国内便宜多了,国家级的水平,一等票只要50纽币。我想澳洲也差不多吧?今后大家多看这样的演出,实惠。
安妮2014-11-20发表
在北京、上海很多自认为有钱的人都那么浮躁,且乐此不疲。国外回去的看不惯也比不起。
田地2014-11-20发表
回读者**:四千多,是2004年的故事。现在,应该上万了。2010年,我在北京吃了顿火锅,五个人,花了一千五,而且没吃多少东西。可能钱都花在头顶上那盏水晶灯具上了。可临走时,当我要把那盏水晶灯具带走的时候人家死活不肯,还挤兑我说,做梦吧你,那盏水晶灯具价值十几万呢!2011年,一个导演请我去大剧院看了场话剧,又是一千!这次,要把大剧院带走的想法我提都没敢提,就灰溜溜地走了。哈哈哈。。。每次回去都长见识啊。。。
老财2014-11-20发表
再加一句:向大家请安
老财2014-11-20发表
回千波:当然啦...呵呵...希望大家都能像千波一样,不仅买,而且一买就是10本...顺便说一句,收入所得,都算做新州作协会费...洒家是白忙活啊...现在不是又开始学雷锋了嘛...洒家就是澳洲的活雷锋啊...对了,我在你那里不是还有一箱吗,先从那里拿好了。
读者**2014-11-20发表
可能连带吃饭吧,也是有人请,我朋友说是看歌剧《赵氏孤儿》。我在大剧院看过一场芭蕾,位子不算好,楼上三排的样子,票价好像四五百,忘记了。这两年物价涨得厉害。
Bo2014-11-20发表
问题是,中国来的大部分演出都不好看没意思啊!
老财2014-11-20发表
回二心司令并安妮政委:我在国家大剧院看的是国家话剧院的《简爱》,也算是大制作,登台的都是著名影、视、话三栖演员。说实在的,我没好意思问票价,估计是一千一张。瞧瞧,连问都不好意思。这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什么?不过,刚刚在香港看了场芭蕾(《杜兰朵》),一等票也是1000,我的是三等,380,还有200的,100的,甚至50的。我的三等380位置很好,第8排,而且也不偏,就在过道边上。估计过道的另一侧就是一等了。实在想不出一等1000的还能坐哪里,难不成坐我头上?
老财2014-11-20发表
老财目测,蛙兄比俺还年轻呢,就不要客气啦
田地2014-11-20发表
回读者**:四千多,是2004年的故事。现在,应该上万了。2010年,我在北京吃了顿火锅,五个人,花了一千五,而且没吃多少东西。可能钱都花在头顶上那盏水晶灯具上了。可临走时,当我要把那盏水晶灯具带走的时候人家死活不肯,还挤兑我说,做梦吧你,那盏水晶灯具价值十几万呢!2011年,一个导演请我去大剧院看了场话剧,又是一千!这次,要把大剧院带走的想法我提都没敢提,就灰溜溜地走了。哈哈哈。。。每次回去都长见识啊。。。
读者**2014-11-20发表
老财去北京应该大有作为,现在北京真正是文化之都了,各样演出轮番转,国外的知名演出团体争先来中国捞钱,别的地方看不到的高品质演出在北京只要肯花钱就能见识到。听朋友说一家子去国家大剧院看场演出都要上万。呼呼啦啦,什么都数以万计,真是排场啊!
Bo2014-11-20发表
哎哟忘了书就在我办公室呀!先拿五本了哈,再拿五本,老财回来结账!
读者**2014-11-20发表
老财去北京应该大有作为,现在北京真正是文化之都了,各样演出轮番转,国外的知名演出团体争先来中国捞钱,别的地方看不到的高品质演出在北京只要肯花钱就能见识到。听朋友说一家子去国家大剧院看场演出都要上万。呼呼啦啦,什么都数以万计,真是排场啊!
读者**2014-11-20发表
我还以为上万呢,现在涨了吧?而且饭菜的味道应该也不算地道。
田地2014-11-20发表
听安红这意思,也认识辛克?
老财2014-11-20发表
回安妮,别人都能贴啊,你也能的,就和你在别处贴文章是一样一样的。再试试。回老九:酒,得等几天,刚回来事多啊。
老财2014-11-20发表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听上去挺舒服的
安红2014-11-20发表
田地认识辛克?!这世界真是太小了……
2014-11-20发表
不过,安妮的建议值得认真对待。顺便说一句,澳洲的要贵一些,也有80澳刀,甚至100多澳刀的
Bo2014-11-20发表
哎哟忘了书就在我办公室呀!先拿五本了哈,再拿五本,老财回来结账!
老财2014-11-20发表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听上去挺舒服的
Bo2014-11-20发表
边果又来冒充俺啊?这世道!
Bo2014-11-20发表
老财生意来了!俺个人要买十本新州文集,以送猪朋狗友面首,能否打折?因你不在,只好吆喝了!
楼主2014-11-20发表
回安红:辛克很少联系,但电话和电邮是有的。回读者一:据我所知,那些小姐,最便宜的100,好点的200,还有400,500的,你老兄要是100个都要了,自己算吧。回潇湘雨:当然,还是大观园好,特别是对贾宝玉来说。呵呵。
安妮2014-11-20发表
报告军长:去“作协文集征集”栏看了,只能阅读不能发帖。报告完毕
安妮2014-11-20发表
请问老财:怎么才能向新洲文集怎样集稿?是征稿、投稿还是从网上选稿而集成?
读者20122014-11-20发表
笑死人了!田地大哥,你的回帖太逗了——2010年,我在北京吃了顿火锅,五个人,花了一千五,而且没吃多少东西。可能钱都花在头顶上那盏水晶灯具上了。可临走时,当我要把那盏水晶灯具带走的 时候人家死活不肯,还挤兑我说,做梦吧你,那盏水晶灯具价值十几万呢!2011年,一个导演请我去国家大剧院看了场话剧,又是一千!这次,要把大剧院带走的想法我提都没敢提,就灰溜溜地走了。。。
老财2014-11-20发表
老财回来了,向大家报个到
Bo2014-11-20发表
问题是,中国来的大部分演出都不好看没意思啊!
老财2014-11-20发表
老财目测,蛙兄比俺还年轻呢,就不要客气啦
南太2014-11-20发表
見到爾等声聲犬馬,春色無邊,忍不住說幾句。還是田地等年輕人風流快活,蛙老矣,已長綠苔,乖乖耽在井底吧。 當年住長城飯店根本不知「天上人間」,同行老華僑初返大陸,聽人說雞呀鴨呀的竟矇然,偷偷問我﹕「是北京烤鴨還是南京板鴨?」,此君溜出去尋春,在一家酒吧和三陪對酌,被敲三千人民幣,心疼得拼命向我訴苦﹕「三千呀,收了我三千」然後悻悻而語﹕「連小手都沒摸過!」
读者20122014-11-20发表
笑死人了!田地大哥,你的回帖太逗了——2010年,我在北京吃了顿火锅,五个人,花了一千五,而且没吃多少东西。可能钱都花在头顶上那盏水晶灯具上了。可临走时,当我要把那盏水晶灯具带走的 时候人家死活不肯,还挤兑我说,做梦吧你,那盏水晶灯具价值十几万呢!2011年,一个导演请我去国家大剧院看了场话剧,又是一千!这次,要把大剧院带走的想法我提都没敢提,就灰溜溜地走了。。。
读者一2014-11-20发表
当年在大陆南方谈生意,晚饭后去唱歌,卡拉OK,呼啦啦来了一百多位姑娘,随便由你挑……,我见大家都挑了,也就挑了一个,心里一直嘀咕,不知道要花掉老子多少钱,连那个姑娘长得什么样都没有记住。倒是大家一齐乱吼的歌还能记得起,"爱拼才会赢"。
tiandi2014-11-20发表
欢迎安妮投稿,直接贴在澳华文学网的“作协文集征集”栏即可
读者**2014-11-20发表
可能连带吃饭吧,也是有人请,我朋友说是看歌剧《赵氏孤儿》。我在大剧院看过一场芭蕾,位子不算好,楼上三排的样子,票价好像四五百,忘记了。这两年物价涨得厉害。
2014-11-20发表
不过,安妮的建议值得认真对待。顺便说一句,澳洲的要贵一些,也有80澳刀,甚至100多澳刀的
tiandi2014-11-20发表
欢迎安妮投稿,直接贴在澳华文学网的“作协文集征集”栏即可
楼主2014-11-20发表
回安红:辛克很少联系,但电话和电邮是有的。回读者一:据我所知,那些小姐,最便宜的100,好点的200,还有400,500的,你老兄要是100个都要了,自己算吧。回潇湘雨:当然,还是大观园好,特别是对贾宝玉来说。呵呵。
楼主2014-11-20发表
楼主观察,此薄(波)非彼bo,薄一波
Bo2014-11-20发表
哈哈!水晶灯的故事好玩,这些人五人六老财一提,俺都想起来了!
Bo2014-11-20发表
哈哈!水晶灯的故事好玩,这些人五人六老财一提,俺都想起来了!
田地2014-11-20发表
听安红这意思,也认识辛克?
老财2014-11-20发表
回千波:当然啦...呵呵...希望大家都能像千波一样,不仅买,而且一买就是10本...顺便说一句,收入所得,都算做新州作协会费...洒家是白忙活啊...现在不是又开始学雷锋了嘛...洒家就是澳洲的活雷锋啊...对了,我在你那里不是还有一箱吗,先从那里拿好了。
安妮2014-11-20发表
在北京、上海很多自认为有钱的人都那么浮躁,且乐此不疲。国外回去的看不惯也比不起。
老财2014-11-20发表
老财回来了,向大家报个到
安妮2014-11-20发表
老财太落后,一等不是坐在你头上(想来坐不上去,也不舒服,哈!),是指剧场前排的中间的那部分座位。去年回国陪老娘去剧场看了几次,我就专门找前排靠边的位置,花三等的钱也能近距离看戏。不过这样的票要提前购票才能得到(小经验)。上海的一般剧场150、250、350三等,80、150、250、350、450、550、650、850八等,歌剧院的一等票上千。上海的文化消费水平与新西兰差不多。中国文化部在新西兰的演出票比国内便宜多了,国家级的水平,一等票只要50纽币。我想澳洲也差不多吧?今后大家多看这样的演出,实惠。
潇湘雨2014-11-20发表
现在国内的夜生活哪里有大观园里的好玩雅致又热闹呀......那些姑娘们想的就是一个字——钱!
读者一2014-11-20发表
当年在大陆南方谈生意,晚饭后去唱歌,卡拉OK,呼啦啦来了一百多位姑娘,随便由你挑……,我见大家都挑了,也就挑了一个,心里一直嘀咕,不知道要花掉老子多少钱,连那个姑娘长得什么样都没有记住。倒是大家一齐乱吼的歌还能记得起,"爱拼才会赢"。
老财2014-11-20发表
回二心司令并安妮政委:我在国家大剧院看的是国家话剧院的《简爱》,也算是大制作,登台的都是著名影、视、话三栖演员。说实在的,我没好意思问票价,估计是一千一张。瞧瞧,连问都不好意思。这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什么?不过,刚刚在香港看了场芭蕾(《杜兰朵》),一等票也是1000,我的是三等,380,还有200的,100的,甚至50的。我的三等380位置很好,第8排,而且也不偏,就在过道边上。估计过道的另一侧就是一等了。实在想不出一等1000的还能坐哪里,难不成坐我头上?
2014-11-20发表
这楼盖得,都歪到新西兰去了,咳...
安妮2014-11-20发表
报告军长:去“作协文集征集”栏看了,只能阅读不能发帖。报告完毕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田地:认识辛克是在一九九七香港回归那一年,他就是我尴尬事里面提到的移民代理X先生!不知老财兄是否还与他有联系?
安妮2014-11-20发表
请问老财:怎么才能向新洲文集怎样集稿?是征稿、投稿还是从网上选稿而集成?
2014-11-20发表
这楼盖得,都歪到新西兰去了,咳...
Bo2014-11-20发表
边果又来冒充俺啊?这世道!
安红2014-11-20发表
田地认识辛克?!这世界真是太小了……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