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视点

新闻视点

海外華文作者時政新書《中國力》
作者:网站总编  发布日期:2010-01-18 02:00:00  浏览次数:2670
分享到:
著者:寒竹  文扬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1

洞察力、接受力、抵抗力、适应力、包容力、整合力、驾驭力,中国力,21世纪的“内对外王”之力,剖析列强发家史,揭示大国崛起“潜规则”,重写百年建国路,再现民族复兴“中国力”。
  揣摩伟人心灵,构想中国未来,考量万国政治,求索治国良方。
  一个从来没有过的词汇,今天宣告诞生。
  ●“言必称美国”是对西方的无知
  “西方化”绝非“美国化”,除了美国这个特例,英、法、德、俄、日都是靠中央集权实现崛起的,这才是真正的“西方化”道路。
  ●中国需要重写近现代史
  辛亥革命错学了美国共和制,导致国家大解体、社会大分裂。康有为、梁启超作为当时革命党的反对派,长期受到批判,使得中国学界一直倾向于低估康梁思想中的重大洞见。
  ●中国“自由派”没资格批评民族主义
  国家政治是民族主义的产物,而宪政民主是国家政治的产物。对后发国家来说,没有民族主义的建国,就没有自由主义的诞生。
  ●中国知识精英一直被西方忽悠
  西方是老师也是强盗。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设,老师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将大量伪知识、毒知识教授给学生,不也很合乎理性吗?
  ●“中国模式”的本质:国家整合两大主义
  以国家为主导,通过中央集权,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整合,高速实现现代化。这就是三十年来的中国成功之路。
  ●反思“欧美模式”,创造“中国模式”
  欧美的“三权分立”仅是一种政治权力平衡系统,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它无力制约资本恶性扩张。中国有望开创出一个全社会的平衡模式,就是政治权力、舆论权力、社会组织权力和资本权力“四权平衡”的新模式。

【作者简介】


寒竹,曾在中国高校讲授西方哲学,后到美国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研究。现居美经商。

文扬,著名华文媒体人、自由写作人、新西兰华文文化沙龙总召集人、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专栏作家。
 
[内容介绍] 
 
现代化的本质是一场残酷的登山赛,中国在登山赛中屡战屡败,近三十年来又迅速成功登顶,这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大奥秘?
  本书以英、美、德、日、俄的近代史为参照,重新梳理了中国近一百七十年近现代史,总结出中华民族大难不死背后的“中国力”。
  对异质文明的洞察力,对新事物的适应力、接受力,对好坏事物的包容力、抵抗力,以及对各类事物的整合力和驾驭力,就是“中国力”的具体内容。中华民族未来的伟大复兴,必将是综合运用“中国力”的结果。
  在“中国力”的框架下解读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模式”,有拨云见日之奇效!
  三十年来中国学界精英的眼光和思维始终落后于中国政界精英,《中国力》的出版宣告了这一状况的改变。
 
【目录】
 
序章 中国现代化的老师不该是美国

 一、现代化是一场残酷的登山赛
 二、后发国家:向老师学习。与老师斗争
 三、中国复兴的世纪之误——“你看人家美国!”
 西、“西方化”绝非“美国化”
 五、“中国力”:大难不死的道理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驾驭三大主义

第一章 洞察力:认识西方,认识现代化

 一、为什么19世纪的中国人缺乏对现代化的洞察力
 二、学习现代化:奸诈的老师与懦弱的学生
 三、否认“西方统治联盟”存在的糊涂蛋
 四、穿透中国精英的斜视症:西方的先进性与霸权性同在
 五、全球的两极分化是全球现代化的本质
 六、知识成就西方霸权

第二章接受力:民族主义PK自由主义

 一、早期现代国家是战神的化身
 二、真正的“立国之本”:民族主义
 三、没有民族主义,就没有自由主义
 
第三章 抵抗力:认清西方文化霸权
 
 一、西方的隐形霸权:文化扩张
 二、“自由派”的“逆向民族主义”
 三、“愤青”VS“自由派”精英,谁更西方?
 四、“四月青年”——中国新一代民族主义者的诞生

第四章 适应力:重写中国近现代史

 一、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斗不过西方的“政治民族主义”
 二、中国和日本:挨打后背道而驰的奋斗
 三、辛亥革命:走向崩溃的中国
 四、维新派的建国大智慧
 五、中国侥幸未被列强解体
 六、中国觉醒,重提武力统一
 七、以俄为师,建国之路向社会革命转向
 
第五章 包容力:新中国引进斯大林模式的成与败

 一、共产主义与民族主义合力建国
 二、20世纪50年代成功建立斯大林模式国家
 三、大曲折:举国转向战时共产主义

第六章 整合力:中国模式之谜

 一、改革开放:由国家率领的现代化登山
 二、灵活运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三、前无古人的“中国模式”
 四、为什么中国能产生“中国模式”?

第七章 驾驭力:中国模式的未来
 
 一、国家主义的遗留问题:民权萎缩
 二、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的后遗症
 三、中国的未来:社会与国家协同登山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