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碰碰我,一只肥肥的螃蟹大剪钳,在她筷间颤动着:“我发现,这耳麦戴起特不舒服。再说,我们俩只要一副就行了。”我看看她。合同上注明,团员一人一副耳麦,用于接听导游的介绍,召呼等,一副须交人民币50元。懂的都懂,这即是导游和团员在外联系的必要工具,当然也是旅行社惯有的生财途径之一。可现在,突然打算退一副?
“617的注意啦,”毛导过来,站在两桌之间,指指餐厅进门处:“在那儿换越南盾和买越南卡,记得饭后去哦。”话音刚落,大家便纷纷放下筷子,赶过去。老太太趁机悄悄给毛导提出了要求,我则有些紧张的看着毛导。
还好,毛导爽快的答应,并让老太太待会儿悄悄交还给自己。如愿以偿的老太太得意的瞟瞟我,扬着仍拈着支肥美大螃蟹剪的筷子,高兴地朝门口跑去。半晌,数着一大迭花花绿绿的越南盾过来:“发财了,发财了。”“换了多少?”我瞟瞟她手中的越南盾。越南盾与人民币时下的兑换比值,1比3000。“二百块。”也就是说,老太太用二百块人民币,换了60万越南盾,真是一不小心,便成了百万富翁。
“也不知这越南卡,好用不?”放好越南盾,她又拿着刚买的越南通讯卡,好奇的打量着:“60块人民币呢。”我接过手机,熟练的替她换上越南卡。出门在外,通讯联络为首要,更何况是出国在外,老俩口一人有越南卡就行了,不必浪费,难道不是吗?
匆匆吃完饭,我们便按毛导介绍,到餐厅外走走,欣赏欣赏风景。不过,人造的景点,不成规律的红树林和早看惯了的海景,对团员们的吸引力并不大。不一会儿,毛导便招呼大家集合上车,到下一个景点:独山国界风景区。
站在风景区内,广西公路的零起点纪念地图仪畔和大清国界碑旁,团员们竟相合影,乐不思蜀。我则俯身在玻璃罩内的“大清国国界碑”前,仔细地看着当时的清朝广西巡抚李受彤,手书的“大清国国界碑”,以及界碑左下角的“李受彤书”字样……风云变幻,弹指一挥间。李受彤后人今安在?站在其先祖的手书面前,又会是怎么一种心情?
接着,全体团员集合,登车出发。同一辆旅游大巴,坐满了来自不同团队的银发族。毛导和最前排两个显然都是女导的姑娘,一面亲亲热热的相互说笑,一面又分别扭头回答团员们的提问。提振旅游经济,国内外大突围,节省实用是首要。
大巴车沿着平坦的公路疾驶,出钦州,过防城港,直达东兴。快到东兴时,车减速,缓行,渐停,三女导分别对自己的团员喊道:“过边防站,把身份证拿出来,举在自己耳边。”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大家纷纷掏出早准备好的身份证,齐唰唰整齐划一的举在自己右耳边,那情形,像极了银发们重回少年时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面对老师的提问,争先恐后举手抢着发言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