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写意花鸟画的变与不变
作者:徐希嵋  发布日期:2022-01-18 15:52:55  浏览次数:1247
分享到:

中国花鸟画成为独立的画种起始于宋代。极度闲暇,享有统治地位的宋徽宗赵佶皇帝没当好却是丹青高手。他的《芙蓉锦鸡图》《寒鸦图》画得都不错。以愉悦皇帝为目的的院体画派把追求细节逼真、写实发展到高峰,工笔花鸟成为独步画坛 的冠冕。与之对应也产生了另一种审美趣味,那便是南宋时期苏轼、米芾等人极力提倡“诗意”。即主张从实体细节的真实逼真发展到强调自我主观的兴意,特别强调主观兴意的写意笔墨精神这是中国绘画艺术一次了不起的艺术观念革命它奠定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写意花鸟在其间占据了不可小觑的地位。

有人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较,认为从格调上讲,西洋画是“剧”的情节,中国画是“诗”的意境,有一定道理。中国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不像西洋画那样具体、精确、如实、严格地对客观物像忠实的模拟,描绘;而是画家依据对事物景象观察体验得到的印象,成竹在胸之后在主观情思的支配下心鹜八极,迁想妙得,大胆取舍,妙笔精研再创造了的艺术形象。它是更加艺术化了的,超现实的,形而上的艺术。

中国花鸟画在写意性上比其它题材又胜了一筹。花非花,亦是花。它把人和自然,人的精神生活和各类花卉、动植物密切联系,把花鸟当做了“人”来画,借此寄托人的情感、精神追求和灵魂升华。绘画被视为了“心画”,视为了人生曼妙的风景。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与现代关爱“生态平衡”的理念相遇合,使花鸟画不朽长青并衍生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丰厚的内涵。

但见,被视为传统花卉代表的“四君子”之梅花。它凌霜傲雪的自然属性被提炼升华之后与人的品格相互印证,成为了超凡脱俗的高士、隐者的精神写照和情感追求:独守孤寒;清气乾坤,疏影暗香,既是梅花的精神,亦是人格力量的反映。继而不论是深谷的幽兰,劲节向上的青竹,亦或是独傲西风的秋菊都被赋予有不同的操守和精神。那些大自然中的禽鸟,也同样关照它们的自然属性,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品质和精神;勇猛高翔的鹰,伍德吉祥的鸡,野逸玄鹤寿千年,华贵绰约是孔雀。它们一个个都由人的意向追求升华到了精神修养的超逸境界,每一种物像都有深涵的诗意寄托,被大大拓展了它们的美学意义。这应该是中国花鸟画不变的永恒。

另一个不变应该是:历代画家创造积累所形成的中国画独有的形式法则。它是根据各种不同花卉、禽鸟的造型特征所产生的组合规律;它的创造形成又是与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相适应的;是将中国画独有的形式发挥到了极致,所形成的程式化的笔墨语言;它的沿革又是与不同时代中国画审美特质相联系的。因而,这些既定的程式成为了学习花鸟画的基本功,也演化为理解中国画形式和笔墨规律的宝贵本源。它们是不变的法。

可变的一是绘画者的境界和情感,二是绘画的过程中善于活用中国的哲学精神理念。

“师法自然”以自然为极则,观察自然的特点变化,紧紧抓住它在变化中的神韵。“神”即是指生生不息的变化,不测和自然的气韵。当你画下了第一笔,之后的所有都是在前面谈到过的不变的法则基础上去左右逢源,制造矛盾,解决矛盾。有点象下围棋一样地封堵,围截,留白,也是在画你自己的智慧。以己自然去合于天之自然。按自己的意愿去调整。但这种意愿又是源于不变的法则的。不变的法则说起来也许太多,它们是:笔法、章法、色法、墨法、技法、写形与流美、形与神、构图、留白、疏密、藏露、干湿浓淡、大小、横竖、长短、用笔节奏变化,形神韵味等等。所谓有法而不言法,就看你如何驾驭了。最根本的还是要筑基建勋于笔墨功夫。

难的是变。一切不变的法会成就你的功夫,一切功夫的积累又都是在为变在做准备。只有具备了不变的扎实功夫,才能应对变化。只有变化才有创造,创新。想画出自己的画,而不再是考培和复制别人,那只有变法。不过变法之前必须守法。艺术的规律就是如此。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