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下午小劉載我與婉冰到了安陽市人民大道東段目的地後,拿出黃總預先準備的兩張參觀券,讓我們下
車就趕回公司上班。
.jpg)
這座去年才開館的後現代派建築群,是由字坊、廣場、主體館、
倉頡館、科普館、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築組
成,總共佔地143畝,總建築面積34500平方公尺。(註)
經過驗查門券的大牌樓旁、步完長長通道的廣場始拾級而上,那才是主體館正門入口。從安全門跨入主體館的序廳,四座浮雕映入眼簾。背對大門的是掛著比電影院更高更闊大的銀幕,不斷播放介紹館藏片段。單觀看影片、那份震攝已先聲奪人、令觀者佩服到五體投地。
從來只知博物館的展出,必然是各種各類歷史文物,珍貴古董;實不知道「文字」也能成為「展品」?(書法展另當別論,書法裝裱後是一幅幅如掛畫般、算是藝術品)。來了後必然會令觀眾「大開眼界」,同時令我有「孤陋寡聞」之感。
館內展出了歷代中國文字樣本精華,圖解講述古漢字的特徵和演變歷程。同時,以古漢字元號為獨特視角,反映東方華夏文明與中國語言文字的研究成果。最妙的構思是讓觀眾在觀賞時,還能有參與的趣味和互動。
幾層展廳內、是由眾多文物經過精心構思設計後才陳列著,由聲與光配合電視技術、電腦科技充分運用,讓這部宛若活動的“百科全書”就變得極吸引及有趣極了。
走進「鍾鼎千秋」廳,無數貴重的鎮館之寶數不勝數,令人目不暇給,徘徊觀賞不捨離去。其中有四幅畫面是來源於青銅器上銘文記載的內容。
另一處展廳,壁上有不同字體的詩文令人眼花繚亂,形成了一個大的「字牆」,不少人將「字牆」當成背景,紛紛拍照存影留念。
二樓右側展廳是放著不少「書桌」,其實竟是一台又一台暗藏桌內的電腦,真正名稱是“觸摸感應數位板”,每台價格約4萬元人民幣。要想在這張“書桌”上學習,需使用電子筆輕輕觸碰螢光幕;由觀眾自己選擇毛筆、字體、紙張,進行書法練習。同時、不想學書法者,也可改換畫面,去玩看圖猜成語。
“私塾教室”居然還安放了“黑板”,“黑板”是一塊環形大螢光幕。觀眾們的作品都可以投影到“黑板”上,實現互動趣味遊戲。這就是互動廳與影像廳中最受歡迎的遊戲。
電子書是一部一公尺正方的一部“大書”,只要通過光電感應,空中揮手即可翻動書頁。可以瞭解“甲骨文”、“金文”、“小篆”以及現代簡體字的特點及發展歷史,匠心的設計真讓人佩服啊。
此外另個展廳中還有“刻板與拓印”、“名片設計”等多類互動遊戲,利用多媒體技術虛擬、新穎等特點,將歷史、藝術、科技、趣味融於一體,令參觀者興趣大增。不少青少年們留連忘返,同是電子遊樂,這類有益身心的電子教育遊戲真該在學校大力提倡啊。
文物珍品均被鎖在玻璃展櫃中,只能遠觀,可用一個手指觸動觸摸屏,通過放大、縮小、平移、翻轉等;青銅器等珍貴展品便如同在掌中把玩,輕鬆看到器物內的每一個角落的紋飾、銘文,賞玩自如。
3D電影早已看過,但4D就沒試過;好奇心起,排隊購票,花30元人民幣觀看了一場不到二十分鐘的“驚悚片”。戴上膠眼鏡,環形銀幕中立體鬼影顯現,婉冰自是「花容失色」,與其餘女觀眾一起大呼小叫。忽然座椅從底部搖晃震動,水滴噴面;腳下像有怪蛇纏繞,嚇到膽小的人驚叫連連。
離開4D小電影院後,已近五時、是閉館時間到了;依依離去,戶外黃昏餘暉斜照,在冷風中行到大牌樓下等待小劉前來接載。如此值得參觀的博物館,鮮少遇到國外遊客?回程時對小劉說,返澳後必將撰文廣為介紹,希望將來有更多國際人士都到安陽觀光。
(註:本文部份展館介紹、引自該館門券及宣傳網站。)
二零一零年十月十五日於墨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