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小议澳大利亚的矿业并购商业文化
作者:崔少元  发布日期:2017-04-12 18:23:34  浏览次数:2538
分享到:

mmexport1491985561439.jpg在澳大利亚矿业领域里摸爬滚打十几年,一直想写一点关于企业并购文化的文字,但怕得罪一些人,故迟迟没有动笔。

这几年里我几乎每周都会接到一些来自澳大利亚国内和国外华人同胞们的电话、微信和电子的问询,并时常要我发一些金矿、铜矿、煤矿和锂矿等标的项目给他们。这每每让我感到很困惑,甚至有些烦恼。

收购公司的背景、运营状况、收购资金的能力、来源、收购目的——要产品、要市场、要市场包销权或者财务投资,这些情况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要求发项目的信息是不是有点太不了解西方的并购文化。

好比某一天有人给你打电话说:请你给我家的孩子介绍一个25、26岁的帅哥、美眉当对象,咱家有的是钱。

矿业并购小则几千万澳元,多则数十亿澳元,并购真的不是去超市买几罐婴儿奶粉或者一个单元房那么简单 (当然Darling Harbour 的复式Apartment 也很贵,据说有2000万澳元)。

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无论国企或者民营,在选定并购前一定要熟悉澳大利亚的矿业并购文化,做足功课,譬如:

准备一份英文版Company Profile

制定一份详细的并购计划

做好前期的调研

与投行或律师行、会计事务所、矿业咨询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并支付对方相应的费用

按照我的经验,如果收购方没有同买家或中介服务公司签订服务协议、保密协定和支付相关的费用,我敢保证你mmexport1491985566367-1.jpg所拿到的一些流传在市面上的不付费的信息基本上都是一些公开的、无用的信息。

记得我在一家矿业公司销售部工作的时候,当年的商品煤的销售量在1500万吨左右,西人销售总经理给团队所有成员的一条指示就是 对于那些来自yahoo, hotmail, gmail, 126 ,163 等邮件的采购问询可以直接忽视 (IGNORE )不用理睬,解释的原因就是 1)对方做事不专业;2)无法去审验对方的资质 (check credit),因为以公司名义注册的电子邮件很容易上网去了解一下公司的情况

真心希望海外投资者能够多多了解西方/澳大利亚的一些企业并购文化,做好一些基本的准备工作,更好地完成收购任务。

Ps. 签订服务协议、保密协议并支付相关费用,其实是一种授权 engagement,是一种履约 commitment。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