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毛笔店
作者:王喜根  发布日期:2016-03-09 11:51:26  浏览次数:6008
分享到:

小学三年级,学校里开大字课,我们开始与笔墨纸砚交上朋友。老街上有家毛笔店,店坊合一,兼营笔墨纸砚等文具用品,羊毫大楷五分、狼毫小楷七分、石头砚台一毛、金不换黑墨一毛,花上几毛钱, “文房四宝”基本上就备齐了。每次上大字课,我们正儿八经的字写不了几个,却常常搞得手上、脸上到处是墨汁。

因为经常照顾毛笔店生意,我与老板、笔工混了个脸熟,上学从毛笔店门口经过,总喜欢趴在柜台边呆看一阵。店里仅有一位老笔工,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整天坐在长条案旁的木凳上,左手捏一小撮羊毛,右手持尺余长象牙色的骨梳,条案上大大小小有十几把牛骨梳、护笔刀,他双手浸在一只盛水的瓷盆里,麻利地反复梳理。老人平时只顾埋头干活,沉默寡言,惟有老板不在店堂时,他才会对熟人打开话匣子。

据老人介绍,我们现在所用的毛笔系战国时期秦国大将蒙恬发明,东汉时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制笔的记述《笔赋》,提出选用冬天的狡兔毛、以文竹为管、让毛笔上刚下柔。晋代制笔业发展,王羲之已用鼠须笔书写《兰亭序》;唐代时安徽宣城成为全国制笔中心,所产宣笔成为唐代的贡品,宣笔一直长盛至宋代,宋代制笔已丰富多样,有鸡毛、小儿胎毛、猩猩毛、狼毫等,嘉州(乐山)宋笔也因苏东坡等名人称许而闻名;到元代,浙江湖州吴兴县善琏镇的笔工采用山羊毛或以之与兔、鸡、狼毛等混合作兼毫;明代后,浙江湖州的湖笔名声大起,湖州成为全国制笔中心。

老人称他祖籍在湖州,这是个历代名师辈出的地方,制笔技术世代相传,他以自己是湖州人为自豪。说起湖笔,老人兴致盎然,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湖笔有“四德”:笔锋尖锐、修剪整齐、丰硕圆润、挺健有力。这种笔书写时不散毫,提笔时自然收拢成锋,不生秃变。如今世面上的毛笔不下二百种,不外乎羊毫、狼毫、紫毫、兼毫四类。按大小规格,又可分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种。湖笔,又称“湖颖”。颖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人称 “黑子”,这是湖笔最大的特点。这种笔蘸黑后,笔锋仍是尖形,把它铺开,内外之毛整齐而无短长。湖州一带的山羊,每只平均只出三两笔料毛,有锋颖的也只有六钱。一支湖笔,笔头上的每一根具有锋颖的毛都是在无数粗细、长短、软硬、曲直、圆扁的羊毛中挑选出来,具有尖圆齐健、毫细出锋、毛纯耐用的优点,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别看这毛笔虽小,制作一支笔要经过七十多道工序。比如我手头上这活计,就有水盆、干活之分。水盆分“尖”(将毛和匀净)、“梳”(把毛梳整齐)、“轧”(按毛笔大小尺寸截毛)、“圆”(装饰)等工序;干活分“清”(清理笔头毛)、“胶”(将毛粘成笔头)、“装”(将笔杆挖空笔头装进)、“焊”(用松香将笔头粘紧)、“刻”(在笔杆上刻出品名字号)等。毛笔有许多别名,毛颖、毛锥子、管城子、中书君都是它们的雅号。

文革期间,大字报铺天盖地,毛笔店生意着实火了一把,不过毛笔纯属手工制作,产量有限,老板因此很惋惜,没发到“国难财”!




评论专区

进生2016-03-09发表
爆米花的,也该算一个行当的:米、黄豆、蚕豆,玉米粒,都可以爆的。常见的自然是米花。 读了心动。那些吆喝的身影都不见了,肯定是无害的,而且一定是善良的人生,那些有益于他人的辛劳身影,大抵是穷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