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悉尼的代表之一---海港大桥
作者:何伟勇  发布日期:2010-05-27 02:00:00  浏览次数:2575
分享到:
       要我说,澳洲最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实用价值,旅游价值的建筑物,首当推崇悉尼海港大桥.其实,不用我说,事实就是如此.
      这座横跨在悉尼南北两岸,地处城市心脏地带的钢铁大桥,建成使用至今快将八十年.经历近八十个春夏秋冬.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来衡量,实在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在澳大利亚建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中,这座大桥却占有三分之一的时光,却是非常了不起的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个伟大建筑.成为悉尼的三个代表之一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还是先让我们翻开历史的书本来看看.1923年,距离1788年澳大利亚国家正式诞生已经度过了135年的岁月.135年的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依然是年轻的.年轻的国家需要经济发展,需要改善城市交通.于是澳洲首屈一指的城市,悉尼---海港大桥,就在这一年破土动工了.这一年,世界上没有发生事么重大新闻,但是澳洲的报刊上"造桥"成了头条重大消息.随后的日子,架设新海港大桥成了澳洲民众关心的热门话题,也是悉尼民众关心的热点.据史料记载,当时为了建造引桥就动迁了800多户人家.这个数目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对于人口稀少的澳洲来讲,已经属于一个庞大的数字了.引桥承建就花去了五年多时间,可谓工程浩瀚.以后,又用了四年多时间,大桥工程终于在1932年竣工."九年造一桥"比起中国的古诗"十年磨一剑"不那么有诗意.却是那么有辉煌.说悉尼海港大桥的历史意义和地位非同一般主要也是从这一角度来看待.其实,这座大桥主要不仅表现在她的雄伟气魄上,更主要体现在实用价值和旅游价值上,而且还极具有文物的保护价值.所以也可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和留念.
        今天,当我们在大桥上通过的时候,对于用了多少钢材,用了多少劳力,用了多少钱,诸如此类....这些枯燥的数字已经没有了兴趣,.我们的兴趣在于大桥慷慨的给我们带来了"天堑变通途"的方便,以及在这个方便背后展示出来的吉祥和幸运.澳大利亚是幸运的国家,它没有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的蹂躏,她一直在和平的生存环境中微笑.尤其在悉尼这座城市,她的微笑更灿烂.当悉尼海港大桥建成通车后不久,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也是悉尼三个代表之一)相继出世在悉尼的港湾.如果说,悉尼歌剧院具有少女风采的话,那么悉尼海港大桥就是位英武的绅士了.这是多么绝配完美的一对景观!无论远望,还是近视,一个是天桥,一个是天堂,那不是澳大利亚的象征么!
        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的后代人会不会像我们现代人站在古老的都江堰水畔,惊叹古代中国人的伟大智慧,站在神奇的金字塔前,赞美古代埃及人的能工巧匠.可是我们的后代有这样的机会吗?每当我从这座钢铁大桥路面和铁轨上通过的时候,我就会想,再过几十年,不,不,几十年太短,再过几百年,或者上千年,这座大桥早就完成了历史使命,会不会成为澳洲的历史文物和遗产保存下来呢?在海湾上建一个超大博物馆, 也许不可能,但是大桥该存放在何处呢?她总不能消失吧.大桥消失了,歌剧院不觉得孤独吗?
      相信我们的后代比我们聪明千百倍,悉尼大桥和歌剧院相伴在一起,成为古迹留存与后来世人的眼前是可能的.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