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他选择了远方--痛悼汪国真
作者:刘放  发布日期:2015-04-27 21:17:27  浏览次数:3587
分享到:

周日阴雨,在家打开电脑,赫然看到同学传来信息:汪国真走了!初疑是误传,但消息很快得到证实。至下午、晚间,国内外几乎所有中文网都在头版刊出这一消息。人生无常,事不由人,命不由己。震惊,悲痛,无言。

就在几个月前,我们还相约聚会在广州暨南园,十来个同学把酒言欢,汪国真谈笑风生,大家频频祝酒,人生有时原是那么美好。次日,我又到他下榻的白云宾馆,泡了茶,两人促膝长谈,直到有人来接他去机场,才依依不舍分手。没想到这竟是永诀。他罹患肝癌,而此前竟毫无迹象。

他去年十月来广州,是作为广东卫视的主持嘉宾,做一个有关美术书画的系列节目,好像共拍了20多集。节目做完后,他多留两天与同学相聚,然后急急又赶赴另一场活动。

这期间,广东卫视还对他做了一场专访(也是他一生最后一次接受电视专访),主题好像就是《诗歌已死》。现在看来,这个专访就极为不祥,隐示着诗人死亡的信息。1973年,香港武打巨星李小龙去世,他拍的最后一部影片,名字就是《死亡游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密码,真的让人迷惑不解。

wang lu.jpg 我与汪国真是大学同窗。四年中,有三年共住一室。大家朝夕相处,无话不谈。那时的人单纯,汪国真更是纯真得可爱。记得他刚来暨大时想学广州话,有同学恶作剧,将一些骂人话讹称是问候语教他,他居然一点不察觉,一丝不苟地学,把一室的人都笑翻了。

他那颗童心即诗人之心。不管成名前后,汪国真待人始终真诚,有君子之风。我与他常在校园散步,在明湖水面的亭子里彻夜长谈。谈政治,谈人生,谈文学,也谈诗歌。在那样的青葱岁月,当然也谈爱情。偶尔,他会向我透露一点爱的私密。

我们还一起逃课(主要是政治课),在宿舍里双双被政治辅导员逮住。有时也互抄作业,一次,古代汉语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批道:“你的作业为何与汪国真一模一样?”又在他的作业本写上同样批语。为此,汪国真成名后还将之翻出来检讨一番,说是他抄我的。事实是我也抄别人的。我还在老师批语后面回复:“英雄所见略同。”当然,因为聪明,他也高傲。

那时的大学生都志存高远,有点舍我其谁的自负。他在大学不停写诗,写得勤奋,其他课都是应付的。一次在中国青年报发了一篇,即狂喜不已,与大家共同庆祝。当然,更多的是退稿。但他百折不饶,对诗歌的爱不离不弃,“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至90年代,他终获成功,创造了新诗史上的奇迹。他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正版发行量即超过60万册。此后,他的诗集一版再版,洛阳纸贵。

25年来,汪国真诗集的盗版一直不断。他的诗歌读者也是新诗史上最多的,遍布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而最喜欢他诗歌的是青少年读者,许多中学生都为他的诗着迷,将他的诗抄写在笔记本上,互相传抄,口口相传。 90年代,在全国掀起一场“汪国真热”,又称“汪国真旋风”。汪国真的诗伴随着许许多多人青春的梦,伴随他们走过青春的路。

所有这些成就,新诗史上无人能及,恐怕后面也很难有来者。奇怪的是,中国诗歌界至今不承认他的诗歌成就,不接纳他。这是极其荒诞的事。对他的诗歌的否定、排斥乃至诽谤,直至他去世仍不止息。据说当年甚至有人曾声言,汪国真诗歌要是能走红三年,他就从高楼跳下去!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简直已经是变态了。

写诗就是诗人情感的表达,或者情感的宣泄。诗歌有各种功能,不同的人,不同的诗,当然可以表达不一样的情感,抒发各种情怀。诗歌能给人美感,有美的享受,就是好诗。诗歌若能净化人的心灵,能励志,那就更是诗之上品了。汪国真对那些谤言不以为意。他说,对诗的评价,是时间和读者。

今天全球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评论、赞誉、哀思,印证了诗人的话。汪国真属于读者,属于大众,属于历史。正如他在评论此事时引用的一句诗: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翻开相册,大学时的汪国真青春俊朗,英气逼人。数十年转瞬间过去,斯人已逝,巨星陨落。他的音容笑貌,历历犹在眼前。

他活了59岁,以现代人的观念,属英年早逝。人都说是天妒英才。然与古代诗人比,他并不短寿。唐代大诗人李白活了61岁,杜甫58岁。而王勃、李贺都只有26、7岁。

汪国真选择了远方,一去不返。虽然没有比人高的山,但人终有一天会倒下。虽然没有比脚长的路,但脚终有一刻停步。人无法选择命。但他创作的诗歌将永世长存。他的名字将载入文学史。他自己就是一座巍巍高山。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