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 ---- 最佳城市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部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 EIU )對全世界一百三十八個城市展開調查打分後,最後評定墨爾本當選爲“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而且以經連續兩次了。全世界的濱海城市有千百個,但不論是旅遊行業的專家 , 還是普通背囊客的旅遊者,許多人讚揚墨爾本是印象最深的城市。
維多利亞州是全澳大利亞最小的州
,
首府墨爾本的人口占全州的四分之三。墨爾本的魅力當然首先來自于它的美麗。汽車牌照上寫著它的雅號
----
“花園之州”
(Garden State
。全洲有供人散步的樹蔭小路
116
條,供公衆休憩遊覽的各種公園、水庫、湖泊
229
個。居民們花團錦簇的前庭後院,鱗次櫛比的公園,大塊面積的草地樹林
,
還有生態、水源、土壤、野生動物保護等因素使這個城市各方面都是首屈一指。這個
350
萬人口的城市只有
170
年歷史
,
卻有一個
160
年歷史的植物園,裏面有
14
公頃的灌木叢和
13
公頃的的草地及
4
公頃的水面。墨爾本天氣則以變化多端著名,“一天四季”是澳洲人對墨爾本天氣的揶喻,但卻沒有人因此減少對墨爾本的喜愛。
墨爾本港所在菲立浦灣 Philip Bay 是澳洲最大的海灣 , 它不同於悉尼八爪魚一樣的港灣,從威廉姆斯鎮一直到法朗斯頓 , 長達數十裏的港灣如大半個月牙 , 平緩和消弭了南太平洋的風浪。不論乘飛機進入墨爾本或是乘獅子星號、伊利莎白女皇號遊輪進入菲立浦灣,第一眼的感受就是一個比喻 : 如果是傍晚 , 人們形容它是巨大蚌殼中的一枚璀璨的珍珠 ; 如果是白天 , 墨爾本則仿佛是一個寧靜的嬰兒,躺在美麗少婦的臂挽中。
除了和悉尼港、黃金海岸同樣的藍色,墨爾本海面因爲太平洋中凹進的這個灣而多了一色,那就水銀色。每當風平浪靜,天高雲淡 , 碼頭上和船尾的風向標不再轉動時,整個海灣就仿佛一個大湖泊 , 湛藍的湖面變成水銀,稠得你可以感覺出來。要不是水中大嘴巴鵜鶘鳥、黑天鵝、紅嘴鷗們的嘻鬧 , 你會相信 : 天上掉下一面大鏡子來 !
保守 —— 來自英倫的胎記
這一灣風水如一勺甘露養育了得天獨厚的墨爾本 , 它與其他濱海城市相比,少了激情、喧嘩 ; 多了溫柔、平和。今日的墨爾本也許不是英國在海外殖民遺址中最遠的一個,但卻可以肯定是人文歷史血脈最親近的一個。
墨爾本建市於 1835 年 , 城市的名稱來自當年的英國首相。一九零一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後 , 墨爾本當過二十八年的首都。城市的建築風格亦來自英倫三島,不論是南半球最高的教堂,還是考林斯街 ( 金融街 ) 的花崗岩、沙岩大廈和街區拱廊 (Block Arcad) 都是標準的倫敦式樣 。愛德華式或維多利亞式排屋在二戰後的五十多年中的房價飈升中,一直被市民推崇著 , 其中大部分已由政府立案定爲古建築而不再會被拆除。雅拉河南毗鄰總督府的皇家植物園美倫美奐 , 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花園相比,這個免費對工公衆開放的公園裏有一百五十萬種植物標本、六十多種野生鳥類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五萬一千種植物 , 是一本人見人愛的“植物百科全書 ” 。
喜歡玫瑰的英倫移民在墨爾本郊區培育的一個玫瑰園 , 大得如一個足球場 , 裏面有 200 多個珍貴品種 , 共 4500 棵玫瑰 ! 發現澳洲的探險家庫克船長 ( Captian James Cook) 有一座真人大小的銅像。墨爾本人用 253 個編號箱子 , 把他在英國北部約克夏郡 (York Shire) 的懷特貝 (Whitby) 原屋拆下 , 運來費茨洛公園 (Fitzroy Park) 重新搭建的。公園保留了十足的英國鄉村風味 , 1859 年種下的英國榆樹已有合抱粗 , 當年是公園米字型大道的行道樹。今日如果乘飛機低空俯視墨爾本 , 你會看到墨綠色的榆樹葉和公園茵茵青草組成了“米字旗 ”! 也許 , 保守就是這個城市與生俱來的胎記。
墨爾本不僅是澳大利亞的花園之都,也是教育之都。墨爾本大學是全澳排行最老的大學之一。墨爾本的中學更是世界聞名 , 那裏的私校比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九點五 , 堪稱“世界之最 ” 。中產階級人士都樂意將孩子送去墨爾本上中學。墨爾本人在世界各地相聚,都會親切的問對方是哪個中學出來的,而決不會如美國人和中國人那樣,僅問對方是哪家大學出來的。墨爾本的幾間老牌貴族寄宿學校,有培養名流搖籃之譽,享有與英國伊頓公學同樣的聲名。查爾斯王子和傳媒巨人默多克等名人都以曾在墨爾本的貴族中學讀過書而自豪,儘管許多人後來在政界、商界的行爲並不被公衆認爲“保守”。
你周末去拜訪一個墨爾本的老朋友,他很有可能上午帶你去參觀河邊的移民博物館和藝術館旁邊的老監獄。看看上個世紀澳洲著名的“叢林大盜 ” ---- 奈德 . 凱利 (Ned Kelly) 上絞架的地方,櫥窗中展出凱利自製的鐵桶面罩,上面有兩個洞。當年手拿獵槍的凱利就是靠著這土制頭盔與警察對射的。凱利在許多墨爾本人心中 , 至少是一個英雄(據說專搶銀行和劫富濟貧的凱利,看見婦女時 , 遠隔百米就摘下帽子示禮了) ; 晚上,朋友就會帶你去舊碼頭 DOCKLOUDS 區新蓋的有頂足球場,看一場連鄰國新西蘭人都看不懂的橄欖球賽 , 在萬衆歡呼聲中度過三小時 , 完了拉你進酒吧 , 把冰鎮的福士達啤酒灌入沙啞的喉嚨後 , 搖擺著身子回家。
墨爾本街道上的雕塑很多,大多數是早期的開拓者先驅。如 BATMAN 、 BOURKE 、 WILLIAM…… 墨爾本人對這些人的崇敬遠遠超過對二十世紀末開始的現代雕塑的迷戀,被稱爲“藝術之都 ” 的墨爾本 , 街頭也很少看到現代抽像藝術城雕和塑像。
叮鐺作響的有軌電車成爲墨爾本市容的一景已有近 150 年了。大英帝國發明的有軌電車系統 , 今日在舊殖民地中保留極少 , 墨爾本是運作狀況最好的一個城市。有軌電車滯慢拖拉,阻塞交通,令後面的青年駕車者火冒三丈。但即使在做交通工具的同時,墨爾本電車的目的地也並不僅是前方某一個小站,它的“軌道”和這座城市人文走向是一致的,是歷史文化血脈中的一支。一位墨爾本老人告訴我 , 當年狂熱鼓吹拆除鐵軌的年青人,二十年後就成爲下一波鬧事後生們的說服者。只有那些聰明的商人,才明白電車和墨爾本的關係。他們的全部努力就是在電車的車身上塗滿廣告,努力在這笨傢夥上,得到自己想要的。電車的車廂 又 扁 又 長 , 於是人們 只能在上面 看到頂尖的現代科技産品,還有一個個風姿焯約的少女,倚躺在一架吱吱作響的老式馬車上……
活力 —— 來自國際化和多元化
墨爾本人常常標榜自己的傳統甚至保守。但保守只能是開始,並不是目的。就算是表現大英帝國太陽不落的一面,墨爾本選擇的也是晚霞滿天的那一幕。
三月八日是國際勞動節。在義大利街和羅素街口,我看見一塊“三八”勞動節紀念碑。一八五六的一次遊行中 , 墨爾本的工人率先舉起“八小時工作 , 八小時睡覺 , 八小時娛樂 ” 的標語牌走上街頭。今日澳洲工廠周末加班 , 規定是要發雙薪的,但據說除了剛從亞洲移民來的 , 墨爾本人很少願意加班。墨爾本既是最早提出在公共議會上採用“無記名投票 ” 的地方之一 , 也是二次大戰中收留納粹大屠殺生還者最多的地方。墨爾本的別名叫“新金山 ”, 它是在 19 世紀淘金熱潮中産生的新興城市 , 但墨爾本的人文精神已對資本主義世界文明産生過一個半世紀的影響。
墨爾本人是全澳最愛運動的。清晨、傍晚 , 大街上都是慢跑的人。吃午飯時間,雅拉河兩岸的跑道上都是辦公大樓湧出來的人。墨爾本推崇一種橢圓型但兩頭不尖的橄欖球。賽季 (4 月 -9 月 ) 的周末 , 不管烈日當空還是驟雨傾盆 , 男女老幼都去爲自己的球隊助威,決賽那天 , 墨爾本更是萬人空巷。靠著這種倔勁 , 他們已將這種“變種 ” 的橄欖球比賽推廣到全澳。而一年的另外六個月 (10 月 -3 月 ) 則是板球季節。板球的大小型狀僅僅如一個網球 , 很難相信,墨爾本人爲這樣一枚小球的比賽 , 竟然造了一個十萬人的觀賽場 !
毫無疑問,墨爾本是南半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不僅是這個城市擁有南半球最大的購物中心和有自動屋頂的足球場,也不是因爲墨爾本有南半球最大的賭場和這個城市早在 2000 年悉尼奧運會前半個世紀就舉辦過奧運會 …… 墨爾本真正的活力體現在今天 , 體現在它走向世界的努力和成功。最近的幾十年中 , 墨爾本迅速的面向國際 , 它和中國的天津市、日本的大阪市、俄國的聖比得堡市、希臘的泰薩羅尼亞、美國的波士頓、義大利的米蘭等先後締結爲姐妹友好城市。今日的墨爾本聚集了全世界一百五十六個民族的移民 , 不用走出墨爾本城 , 你可品嘗到全世界一百多種民族風味的佳肴。占百分之三十四的居民是海外出生的。墨爾本是除希臘首都雅典之外 , 聚居希臘人最多的城市。除英倫三島移民外,義大利移民建立了以餐館和時裝爲主的義大利街。唐人街和義大利街每年舉辦的嘉年華會,是吸引幾十萬遊客的盛大節日。你可以在唐人街看完世界上最長的舞龍遊行後,再去雅拉河邊看一場膚色人種混雜的劃龍舟賽。到了國慶節或建軍節,你更是大開眼界,自發的民衆穿著各種國家的衣服或軍裝,挂著不同質料和文字的獎章 , 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我曾經在遊行隊伍的終端,見到過澳大利亞的總理。我也曾經見到兩批參加越戰的越南裔舊軍人,當年曾經分屬南北兩方在戰場上撕殺 , 如今則共同走在遊行隊伍中 , 祝願和平,反對戰爭.
墨爾本劇院衆多 , 有“澳洲百老彙 ” 之譽 , 至今沒有一個如悉尼歌劇院那樣的地標性現代建築 , 但帕瓦洛蒂和朵明格等三人的演唱會一定奉獻給墨爾本。儘管他們每年在澳洲僅僅唱一次 ! 務實的墨爾本人在雅拉河邊造的音樂廳共有七層 , 其中四層因爲追求音質而造在地平線下。帕瓦洛蒂們心裏太明白了 : 只有在墨爾本 , 聲音才能受最少的幹擾 , 因爲他是站在河床底下唱歌 !
說明墨爾本活力的證明許許多多。我十分強調的是墨爾本衆多的國際活動。細細算起來,每年二十個都不止。從一月份的澳洲網球公開賽,二月份的國際航空飛行展和亞洲龍舟賽,三月份的一級方程車賽和亞州食品節 ( 食品節上一桌佳肴有一公里長 , 千人共同進餐 ), 四月份的國際花展 , 衝浪、滑板世界賽和 500cc 、 750cc 兩次摩托車一級方程賽 …… 一直到年底的爵士音樂節。其中有一個國際喜劇節 (INERTANATIONAL COMADY FESTIVE) 十分有趣 , 澳洲人平時可以隨便戲說國家領導人,到了這個節日,還特地邀請了許多國家的喜劇演員來澳表演,當然也不忌諱他們來評論澳洲和澳大利亞國家領導人。那個月份,電視裏和街頭到處都是喜劇,有一種表演是兩個小丑站著說白,和中國的相聲類似,兩人對侃方式特別諷刺和幽默。人們從清晨出門扭開車內收音機 , 到晚上關上電視按鈕 , 整天都在笑聲中。十一月的賽馬節 , 是世界三大馬賽之一 , 每場馬賽的賭注都超過百萬 , 總理和部長們都飛來墨爾本看自己下注的那匹馬 ! 墨爾本是世界上唯一將大賽馬日定爲公共假日的城市。賽馬日也成爲淑女們的花樣帽飾比賽日 , 整個城市就如同一個選美決賽的大舞臺。
一九九九年底 , 澳大利亞人發起共和運動,主張脫離英女王的名譽統治。保皇派和共和派激烈爭論,最後決定全民投票表決。那次表決結果使澳洲政體得以繼續保持不變 , 因爲保皇派以過總人口半數的優勢取勝。但出人意料 , 以保守著稱的墨爾本,竟然是唯一的聲援共和派人數過半的城市 !
墨爾本是全澳也是全世界推廣多元文化最好的城市,他甚至在 2001 年的市民普選中,用平頭百姓一人一票的方式選舉市長。結果,香港移民來的餐飲業老闆蘇震西高票當選。並在三年後的一次投票中再次高票連任!
今日的墨爾本是全澳擁有國際會議最多的城市。福士達啤酒公司總部選在墨爾本,而不是人口比墨爾本多 40% 的悉尼。澳洲五大銀行的總部在墨爾本。墨爾本也擁有三大汽車製造廠和有名的斷山鋼鐵冶煉公司,當然,世界 500 強的南太平洋總部也大都設在墨爾本。
我曾被一位中國來的部長要求用一句話概括墨爾本。答案是 : 墨爾本十步之內必見一鳥。鳥兒是地球上最自由的公民 , 它們不用護照簽證,它們憑翅膀投票 , 不信你來墨爾本看看 ……
巴黎、紐約、東京、香港甚至悉尼來的人 , 都稱墨爾本是一位“淑女 ” 。敦厚的建築風格、古樸的人文情調、美麗的自然景觀 ; 同時,這個城市擁有現代化的社會文明、國際化的格局、多元化的視野 …… 今日的墨爾本就是如此 —— 保守和活力並存,互爲表裏 , 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