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物:
郁家成: (1949-),男,汉族,中共党员,退役军人。籍贯安徽蚌埠,1977年2月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专业。曾在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任副教授、气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理事,安徽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郁家成 老师不但是一位好老师,还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值得尊敬退伍军人。
主持人:
张杰华(1991-),笔名觉小墨,安徽利辛人,万家热线专栏作家,合肥莫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作家,青年文艺工作者。
摄影: 宋文娟
专访时间: 2015年1月1日上午10点
专访地点: 研磨时光国购广场店
他是我们新时代年轻人学习的典范,也是那个年代军人的先进代表。
艰苦奋斗,玉汝于成。几番失意,都没能打消他的热情。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完成了在部队中的种种考验。
退役以后,他就走上了教师的岗位,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活。
他将韶好年华奉献给了无数的莘莘学子。
退休以后,他仍然不遗余力,四处讲学,继续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让我们一起走进郁家成老师,走进他的曾经的葱茏岁月……
追求生命光荣,军旅随遇而安
主持人: 郁家成 老师您好,我是万家热线的专栏撰稿人,我叫 张杰华 ,今天是 2015 年的元旦,祝您元旦快乐!
郁家成: 谢谢!
主持人: 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专访。 首先呢 在我们之前的聊天当中我了解到, 您 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退伍军人。今天 这次 专访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您能带我们回忆一下您的军旅生活。
郁家成: 好的,首先,感谢您们的这次采访,今天 2015 年的第一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希望我们能做一些更好的,更有意义的事情 。
主持人: 那您是什么时候入伍的呢? 那您参军后是什么感受呢?
郁家成: 我是 1968 年 入伍的 , 那是 文革开始后第一次招兵 。 1968 年的春天, 3 月 15 号我到达部队 。要说想法就是 觉得 部队的驻地 比较荒凉,但也没敢多想, 军人嘛,随遇而安, 到哪 哪儿就是家 ,因为 大家都在,部队就是家,不存在什么想家不想家的。
主持人: 您是隶属于哪个部队呢? 部队在什么地方?
郁家成: 我们当时是隶属于 兰州空军高炮十四师七连。军队的驻地是大西北,甘肃省的西部,也就是河西走廊的西部玉门关, 那里 没有高大的树木,没有庄稼, 有的 骆驼草,红柳 ,还有 茫茫戈壁。虽然看上去一片荒凉,但 那里 却是我们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高地 ,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核基地。所以说在 文革时期,到处都在乱,但是那个地方 从没乱过 !
部队 原来隶属于 北京军区, 驻扎 在包头附近。但是文革期间,为了确保核基地的生产建设不间断,周恩来总理专门派这个部队去 的那里!我们就被直接从老家接到了部队, 我的老家 在 蚌埠, 就这样,我 坐着汽车 , 4 天 3 夜 才 到达部队!当时我们往哪儿去不知道,到什么部队也不知道。 就是 没想到 车 一下开到那个地方去了,大家都有感到很意外,但是经过部队首长的解释和教育,大家都觉得无所谓了。
主持人: 那您在部队里面每天的生活内容都是些什么呢?
郁家成: 每天不外乎这样几个活动。 早晨 起床后不刷牙洗脸 ,而是很迅速的 出操。出操回来以后,才刷牙洗脸。然后 就 是早饭,接着就是上午政治学习,开会。下午 也是一样 ,每天都非常有规律。 不过 有一条,就是随叫随到,三请示四汇报之类 的是少不了的 。
主持人: 你在部队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郁家成: 给我的印象最深的, 就是军队里面的赶超比拼的风气 。 这是我这辈子都忘不掉的,首先是 纪律严明。该干什么就一定要干什么,出操的时候没有特殊情况 是 不准落下的。 第二就是准时准点。 开会迟到早退缺席 可 不行, 那是 要受处分的,这 也 是 队伍里 最大的 一个 特点。 最后就是 积极向上 ,学雷锋,做好事 。
主持人: 您在部队里 有没有 担任什么 过 职务呢?
郁家成: 就担任过战士,大家都是平等的 。后来,组织上决定对我进行考验,说是考验,实际上是培养。但是没有正式提拔,因为做什么都要有一系列的流程,入团、入党 之类的 ,层层筛选, 虽然很遗憾我没有通过最终的审核,但有一点我引以自豪,那就是连续三年的五好战士的嘉奖,那可以说是一个军人最高的荣誉。
主持人: 作为一个战士 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
郁家成: 最重要的, 我们那时候就是有一条,听话!从南京到北京,服从命令是好兵!我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什么要求什么想法。到了部队,就把自己交给部队 , 交给国家了!
那时候也不准你有什么想法, 因为候有一句口号,叫“狠批私字一闪念”, 这就意味着,有一闪的念头都不行, 根本就不敢讲 。
几次愿望破灭,仍然坚持奋斗
主持人: 您在部队里面有没有过什么愿望? 实现了吗?
郁家成: 愿望,其实愿望都给磨没了。最大的愿望那就是把工作做好,大家都在拼命的干,你比我好,我要比你更好。把任务做好,不出什么问题,不受领导批评,这就是最大的愿望。 若真的要说,那时确实有两个愿望,但都没能实现,一是当飞行员了,二就是组织上的提干培养。
空军征收飞行员实在 1968 年的 9 、 10 月份,当时我参加了测试,我们整个连 100 多人只有 3 个人身体素质合格, 我和两个山东的战友。最终只有一个人入选了 ,是 其中 一个山东的战友 ,当时我很困惑,他 又高又瘦的 ,就 像 一把 镰刀 。而 我 的身体素质,文 化程度 等各个方面都不 比那个差 , 我家里的条件也很好 啊 , 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我?是 什么原因 呢 , 我百思不得其解 。
那个山东人三个月就上天了,开上了轰炸机,当时我的心里是 十分 羡慕啊。
后来就是 提干培养 ,这个算是命运的捉弄吧。
提干培养 包括各种不同的活动,比如说到团部去通讯报道,搞一些文秘的工作,还有就是去接兵。接兵就是为了锻炼,那一年, 就只有我和 我们连的副指导员 两个人,跟着大家 到宝鸡待命。到了那儿, 一切 却突然中断 了 ,原地待命,怎么做 , 做什么 ,我们 都不知道 。 结果后来出了林彪事件,所有的提干计划全部被停止了。后来接替林彪的,是叶剑英!叶剑英主持军队以后,就不搞这些东西了。原先的提干计划都是军队干部 ,而叶剑英上任以后,这些就都 要重新考虑。军队干部已经很多了 , 最后决定,军队干部一律不提 !更 注重业务干部 ,要提干的,也就是 事务长,医生 这一类的 技术干部。
主持人: 那你后来有没有弄清楚自己是为什么没有当上飞行员呢?
郁家成: 后来 有人告诉我,老家有人来调查 了。发现 家里的老父亲炸馓子了 。 那就不得了了,在当时那就算 走 资本主义 道路 了,是小资产阶级的 ! 我们老家蚌埠那儿就喜欢吃馓子,远近的 乡里 乡亲都 喜欢吃 我的老父亲炸馓子, 哪家有人结了婚, 妇女生了孩子,都要准备几十斤面的馓子 。 那算是那时候最好的食物了,除了炸馓子 之外呢 , 老父亲 还有一些手艺活,在农村支锅垒灶办宴席,盖房子什么的他都能干 。
本来我家是蚌埠近郊的,我到蚌埠三中去上学,户口也迁过去了,变成了城市户口,当地就有一些人嫉妒, 就是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事,导致了后来的结果。有人 调查了, 就有人添油加醋的制造 一些负面的影响。炸馓子又能算是什么事呢?但是稍微 吹点风 ,不是生意也算是做生意,在当时就是资本主义!所以就因为这个事情我没走掉。当飞行员,在蓝天上遨游,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啊。但是人生,根本都不是自己想象的,有几件事是自己能心想事成的呢?
心系祖国未来,情牵时代青年
主持人: 在部队里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回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者有没有想到自己将来要干什么?
郁家成: 从来没想过我将来能干什么,得到多少的回报。
部队的教育方式和种类也有很多,每天开会、学习、讨论 等等。 那时候的工作也都多种多样 的 ,不仅仅是军事训练,出操这些 。 还有其他的工作, 比如 支农、拉练等等,反正是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那时真的是有句话说的好:革命军人一块 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自己的唯一的空间,就是十天半个月写一封信,其他就没什么了。
主持人: 那您在部队里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之类的呢?
郁家成: 在部队里 娱乐活动也有很多啊 。有一些 技能展示、书法比赛 、晚会之类的 等等 。每年晚会我 可以说 都是 最 积极的。笛子演奏和书法表演是我最拿手的了。 拿手的 运动项目也有很多,篮球、足球、排球,没有什么我不 会 的。
主持人: 那这段军旅生活给你的以后的人生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郁家成: 我感觉到 的 就是在部队打下的基础,让我变得无所畏惧 。 虽然我现在都退休了, 但 还是那些特点。所以我觉得一个年轻人,受到一段部队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我 也想让我儿子 去部队体验一下,锻炼锻炼,哪怕不成材,也成人!不管在哪里 ,做什么事,都 不至于落在人家后头。这一点,我觉得部队对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 最苦的那段日子能讲讲吗?你又是如何应对的呢?你又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郁家成: 最苦的日子应该就数冬天了, 冬天特 别 冷。气温 最低时能 达到零下二三十度,雪都过膝盖深。别说训练了,手冻得都拿不出来!苦虽然比较苦,但是当时也没觉得苦, 但整个部队的大环境就是这样的, 大家都这样。 只是因为 当时我们 那 个部队在社会上声誉都非常好, 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全国都学习解放军。我们都感觉非常的光荣和自豪 ,因此也就都没有什么怨言了,克服一切困难, 走在前头 。
主持人: 您是什么时候退役的呢?
郁家成: 我是五年后 也就是 73 年 回去的。提干失败后也是不敢多想,更不敢提回家,就继续做自己的工作 。 五年以后实在是原来的战友比较少了,所以也就回来了。
主持人: 那您在部队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人呢?
郁家成: 就是我那些曾经的 老战友,还有 我的 领导, 我都十分想念 , 只是 现在有的都已经失去联系了 ,心里还是有一些遗憾 。
主持人: 如果说您再见到那些老战友,您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郁家成: 就是当时在军队里面不敢说的一些话,现在都能交心啊。当时就是很多人的思想都很左,部队的纪律严明是对的,但是一些严密的工作是不能简单判断的。对于想对那些老战友说些什么,那只有等见了面再说了。这是我们的秘密,呵呵。
主持人: 好的, 郁 老师 , 今天的谈话令我们受益匪浅! 这次的 专访到此 也就圆满的结束了 ,再一次感谢您的参与,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郁家成: 也谢谢你们的采访,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
编辑:张杰华 2015 年 1 月 2 日
编后感:
郁家成 老师是一位尽忠职守的军人 。 即使退役后,他的身上还是保留着军人特有的品质!同时,他又是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 尽管 退休后,他还不遗余力, 四 处讲学。与 郁家成 老师交谈,您会发现原来和老师的聊天可以这么的轻松愉悦,可以这么的亲切动人。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容不得投机取巧,不能自私贪婪。他告诉我们,什么都可以不吃,但苦和亏,一定要吃!没有风雨,何见彩虹?没有付出,何来回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拥有 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 的大师 ,是 值得 我们 一生 学习的楷模!
特别感谢: 再次感谢 郁家成 老师的参与,感谢摄影师宋文娟美女的辛勤付出,感谢杨盼盼 美女 提供的摄影器材。
致歉信:
本来这篇文章要在元旦采访过之后直接发表在万家专栏上的,但由于本人工作的原因,只是把文章手抄下来,简单编辑了一下,一直没有正式发表,近来重新编辑了一下,才知道自己的知识是相当的匮乏,文章里面也出现了太多的笔误之处,在此表示歉意。
2015 年 3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