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回忆母亲二三事(2)
作者:翎翅  发布日期:2010-05-06 02:00:00  浏览次数:2089
分享到:

 ♦ 母亲节
 
写在二零一零年母亲节
 
小时候,爸爸、妈妈和我的三口之家,过得很安宁。母亲的最大烦恼,就是我生病。母亲是个爱哭的人,她的眼泪,又多是为我生病洒的。
 
一岁多时候,我突然变得不吃饭,母亲抱着我去看医生。医生给我做检查时,我又玩又笑,没有一点生病的样子。医生说,这孩子没有病。母亲急得哭了,说,这孩子好几天不吃东西,让她住院吧。医生说,孩子没有病,住什么院?母亲又抱我去看中医。我还是又玩又笑。老中医慈祥地说,这孩子是积食了,吃点中药吧。他开了一种小药丸,母亲用水化开喂给我。我很快就开始吃饭了。
 
小的时候我一生病,母亲通常就会急得哭起来,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都会去敲邻居姜阿姨家的门。姜阿姨是个护士,她马上过来看我,帮母亲断定我的病况,两个人一起抱上我去医院。就是这样,我一次次地从小儿麻疹、猩红热和扁桃腺发炎的高烧中存活了过来。后来文革的时候,姜阿姨和丈夫都被下放到外地很多年,文革结束后才回北京。可能因为有她抱着我看病隐隐记忆,再见到她时,那种母性的温暖使我对她很是留恋,就借故常去找她聊天,在她身边耽留忘返。
 
母亲是个知足的女人,她的烦恼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记事起,记得她抱怨最多的,就是我的衣服变小。她总带着发愁的样子:“这衣服,才穿了几回就又小了。”听了多次的抱怨,我有了个主意,说:“等我的衣服再小一些,我就给娃娃穿。”母亲一听笑了。我才知道衣服变小原来不是衣服的错。
 
母亲给我一种柔弱无助的感觉。她的爱哭,她的喜欢抱怨,不应说是因为多愁善感的天性,而是出于单纯和善良,跟她纯朴的遗传和贫苦的出身一脉相通。
 
她讲过几个她小时候的故事,让我永远记着。
 
母亲生在河北的农民家庭。一天,姥爷告诉家人,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到河边洗脚,脱下来的新布鞋,被水冲走了一只,找不到了,心里惋惜。那时候,姥爷除了有母亲和她的姐姐和妹妹三个女儿,只有一个儿子,是母亲的哥哥。姥姥待产,随即生了一个儿子。生下来的婴儿却得了产后风,一连几天,婴儿高烧不退,不能吃一口奶,哭声越来越弱,母亲抱着她的小弟弟,给他喂了最后一口水,小身体就在她的怀中变冷。一家人伤心得嚎啕大哭,连母亲心目中的铁一样坚强的姥爷,也流下了眼泪。
 
一个饥荒年里,母亲跟姥姥一起,带着她还在吃奶的四妹,去人家收完麦子的地里捡麦穗。姥姥在田里捡,母亲就在田边照看妹妹。孩子饿得一直哭着,母亲怎么哄也是不停。如此很久,后来哭声停了,一看孩子,已经在翻白眼倒气了,母亲吓得哭起来,慌忙喊娘。姥姥过来一看,孩子饿得昏过去,可是饿着的她一滴奶也没有。幸好地里有送饭的人来,给了她们一点米汤,灌给孩子,救了孩子一命。
 
母亲跟父亲结婚,从农村来到了城市,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可经历过的生死和困苦,被饥饿和战乱加上的受难感和危机感,或许还长久地伴随她,她善良的心里,有多久没有感到过真正的安稳?
 
虽然母亲没有掩饰过她的柔弱,在我的眼里,她却是总是美丽的。我有过一本连环画叫《刘胡兰的小故事》,里面的刘胡兰,就是母亲少年时的样子,土布衣衫,大大的眼睛,短发飘飘。她对家人的爱,她的善良的情愫,也同书里的刘胡兰一样。
 
201054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