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我在印尼华文最黑暗的时期里学习写作中文
作者:凡夫  发布日期:2013-10-22 02:00:00  浏览次数:2408
分享到:
兼论我对印尼华人文学的看法
 
1. 印尼华人来印尼侨居的动机,以及和印尼友族的关系.
 
       印度尼西亚,是赤道上国家,称千岛之国,乃因岛多属海洋性亚热带国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环境优美;且因没有四季的换季辛苦,因此是个理想居住和谋生的地方,引来世界各地,尤其亚洲一带人们的向往,千方百计地迁徙移民到彼.印尼华人祖先远渡重洋来印尼,目的自然在谋求更好的谋生环境!
印尼有两则谚语,可以说明此事.
一.”有糖的地方就会有蚂蚁”(Dimana ada gula,dimana ada semut).印尼土地富饶,环境优美,  谋生容易,有如甜美的糖果,自然引来觅食的蚂蚁.华人就是一群前来觅食的外来蚂蚁.
 
二,”山上的酸果.海里的盐巴,在锅子里相会了”(Asam di gunung, garam dari laut,ketemudalamkuali),喻印尼土著为山上的酸果,华人是大海来的盐巴,终于有缘在印尼巧妇的锅子里相遇了; 煮出了可口的印尼菜肴.印尼人承认了华人是印尼社会里的主要分子,和印尼的原住民, 犹如印尼菜肴里的两道不可少的主材料.这是则美丽的谚语, 我曾为它写下了一篇<锅子里的的情缘>.它当然是善良友族人士说的话;忌华或排华分子自然不作此想!
 
2.印尼华人来印尼的历史概况
  
      据印尼出土文物,以及史料记录获知,早在两千年前汉朝时代,,已有中国人的足迹来到这南洋之国了. 到了唐朝时代,因战争祸乱投奔怒海来到这南藩之地的中国人更多了. 明朝郑和的七下西洋,据说是受了明成祖朱棣之命,带领了两百多艘船只,两万多水手船工,出洋寻找明惠帝的下落的. 他的舰队带来甚多的中华文物和人员.虽然最终没有在南洋找到明惠帝,却留下给印尼人民许多中华文化,包括造船和航海的学问.许多船员也留下定居印尼,与印尼妇女结婚生子.印尼华人因此增加不少. 郑和被印尼人尊为神明,称三宝太公,建庙宇纪念祭拜他,说明了印尼人对这外来的人种是欢迎的. 以后,荷兰殖民帝占领了印尼,引来更多地华人奴工,以开铁路,开矿,种植树胶等,称之为“猪仔”的华人。至今,据知印尼华人约有一千多万人,约占印尼总人口(两亿四千万人)之4% 余,绝大多数已入籍印尼国籍.
 
3.印尼华人对中国祖源文化的执著
  
       印尼独立之前,华人非常重视祖源文化,有钱的捐款,没钱的出力,办华文报、建学堂,聘请中国的大学生前来担任教务工作、 推广华文教育不遗余力,热心非常。因此,当时的华文程度可以比美祖源国的相等水准。一些出生于峇峇(即与印尼友族通婚所生子女)世家,没读中文、不懂中国话的侨生(华人子女`),多受荷兰或印尼文教育,是印尼另类华人。这些人中有的被同化,与印尼族群无异,许多参与政治的华人精英,多来之这类华人中;有的却执着坚守祖先的遗风,婚礼习俗还照明、清遗俗,我们通称他们为峇峇(Baba)或侨生。
 
4. 印尼华人和友族的鸿沟
 
       印尼友族(以往多称土著或原住民,现称友族),一般认为华人为外来人种。生活以及各方面,都比其族人优越,两族贫富悬殊. 华人以从商做生意为主业,掌握了人家的经济命脉;加上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不同,两族鸿沟自然产生; 后也由于荷兰统治者的殖民政策,挑拨两族矛盾、以利用华人制印,收取分而治之的效果。当时印尼分三等人,荷兰一等,华人二等,印尼人三等,华人是统治者的宠儿。华印两族纷争时,一等人多袖手旁观,两族难能融洽,除主观,也有客观因素;排华事件经常发生,与历史渊源以及荷兰统治者有关.
 
苏岛一带与新加坡、马来西亚邻近地方的华人,因受星马华人影响,,一般多说华语少讲印尼话,也少和友族往来。华人中,财大气粗者,建高楼、筑大厦、开豪车,生活奢华,却不知善待家中原住民奴仆;红白事(喜庆和悼丧时)大摆排场、讲究体面,处处可见、时时可闻。这些都是印华两族鸿沟的营造者,主人穷困无隔日之粮,客人却花天酒地,心态岂能平衡?为此,我个人认为印尼人的忌华和排华事件的前因后果,除了上述种种缘由情节,也和一群居安不思危、忘了身分的华人的劣行不无关系,害群之马难逃其咎,是我华人应时时检讨和引以为戒者!
 
5。印尼独立后,华人的命运,以及华人的教育情况
 
        自印尼独立,印尼人当家作主之后,华人再也没有荷兰政府的支撑和照顾了; 而印尼人中的学者文化人,开始抬头;极端回教徒更以华人吃猪肉为肮脏人种,散播忌华谣言,排华的论调在民间大行其道,大城市以外小地方的华人受原住民的欺辱事件层出不穷。上世纪1955年,中国和印尼政府达成了有关印尼华人的归属问题,订立了华人的中印国籍法规: 华人必须选定自己的国籍。从此印尼华人分成三大类,也即:印尼籍、中国籍和两边都不是的无国籍华人。印尼华人对祖籍国或祖源国的认知和成见,始终含糊不清;印尼籍华人效忠的应该是印尼或中国?羽毛球比赛时该支持印尼队或中国队?经常是印尼华人争辩不休的问题。选籍入籍后,该问题总算有了清楚的定论.
       之后的1960年,亲中国的苏卡诺(Sukarno)政府颁发了有名的第十号法令,规定县级以下地方,只允许印尼籍华人定居和从商活动,其他国籍的华人,都`必须迁出,集中在省级大都市里谋生.当时的中国政府,派出光华轮等船只,到印尼接回中国籍华人。于是华人掀起了一股热闹的回国浪潮.印尼政府为防止那批华人掏空带走它的财富,限定了每家只准带上一特定尺寸的大木箱(当时还没有货柜箱)限定装满为止.余下的中国籍华人就纷纷申请入印尼籍.无国籍的有钱人就回归台湾,香港等地或移民星马以及美国等地,另谋发展.
       有了国籍的区分后,就有了分校的规定,印尼政府教育部,将华人学校分成印尼籍的和非印尼籍的两种.对印尼籍学生的华校加强灌输它的建国五原则(PANCASILA),强化印尼语文和爱国思想意识,推广印尼史地等课程。台湾政府在美国的援助下,让亲台的学生得以保送到台湾就读;然而,因台湾和印尼没有外交关系,印尼护照都注明“不适用于以色列和台湾”;因此赴台之行就属于犯法;赴台学生只好借道香港. 入境时,移民官不在护照上盖印。当时的电脑还没有现在的发达和精通,回印尼延长护照有效期时,如无人密报,一般都能重新作新护照再回台湾完成学业。被人告密而被抓的,护照被撤销,不得不弃学从商。不想回,或不敢回印尼的赴台学生,只好在台生根立命,结婚生子。幸运的,获得奖学金到美国继续升造,获移民身份,融入美国社会。当时印尼华人的学子们,常受政治问题的干扰,学习模式也深受影响。华文文学也因此分成左右红蓝两派系。简体和繁体字成了左右文学分野的显现标志。左派学校以工科数理方面为优先;右派学校则以文科史地见称。因当时中国对外政治尚未开放,古典文学的创作,鲜少见报;相反,台湾方面在古典文学和古诗词上造诣,就丰彩的多了。
 
6.印尼军事强人政变成功上台后,华人文化和教育界陷入了最黑暗的时期:
 
       1965年印尼发生了军人政变夺权,军事强人苏哈多将军(Suharto)上台,大举杀戮印尼共产党党员,和亲共莲花党(Baperki)的华裔华人。在政治上,以中国协助和支持印共为由,断绝印中外交关系,将亲中华校收归国有,纳入印尼国家学校内。不愿继续就读的华校生,除了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外,就转入正规的印尼国立学校,或到印度人办的英校继读,不然就弃学,踏入社会谋生。
       苏哈多政权,不但反共,也认为要真能同化印尼籍华人,变成货真价实的印尼人,只有断绝其祖源文化根源一途,非消灭所有的中文中国字不可!因此,除将亲中(国)学校收归国有外,对所有的华文报纸强行关闭,下令涂漆所有的商店中文招牌,封禁中华传统;只保留一家官办的华文报纸,由懂中文的印尼友族人士领导和管理,除用以宣传国策,灌输印尼爱国思想外,收取华人喜庆启事、丧事讣告、商业广告,以及每日万分报纸的报费等等财源利益的首都《印度尼西亚日报》。那时,国外来客不知情带入华文书报杂志的被充公没收后警告;印尼华人不慎带华文入国者,除没收,还得坐牢罚款。华人为此被敲诈的事,层出不穷。那时代,所有印尼中华儿女一概与中华文化隔绝,造成一代的华文文盲。除少数富家子弟,到新马或其他国家受教育外,不愿儿女成中文文盲的华人,父母就暗中聘请前华校老师在家为子女补习中文,成地下补习班;被人密告而受敲诈的事经常发生。这个时期,就是印尼华人所谓的华文断层时期,中华传统的文化和文学,失血苍白,长达32年,到1998年,苏哈多下台后,才被民选总统解除松绑。  
 
7。独裁者下台,华文重见天日
 
       1997年,印尼因面临沉重的金融危机,导致了苏哈多政权的垮台;因为政治的动荡和权争,引发了1998年的政治和排华的风暴,华人惨遭抢、奸、杀暴行,财务损失不计其数,妇女被强暴、男人被杀害数以千计,迄今都尚无追究结果,华人沉冤不白,,心垢难消!
       改革开放的新政府上台后,允许华人开办三语(印尼文.华文和英语}学校。 于是,华文工作者、写作者、老师,以及许多关心中文教育的成功商人们,纷纷捐钱出力地挑起接层工作;华人学校、补习班因此林立,如雨后春笋,到处开花。华文报刊杂志,甚至免费报纸,在各大城市里绽放。印尼华文终于拨乌云见天日,光明一片。
 
8。我的出生和受教育
 
      先祖父于1927年由海南岛随乡中父老,经新加坡,辗转来印尼落脚定居。我算是第三代的印尼侨生。1961年,有幸地在印尼华校高中毕业。毕业后,即获台湾政府的保送到台湾升读台湾大学工科,两年后回印尼延长护照有效期,即遭印尼政府扣押,不准出国四年,大学梦因此成空。转入市场学习修车技术,后和日本印尼人合作开汽车修理厂.    
     1965年军人政变带来了苏北一带的12月10日大排华,我大难不死后,离开出生地到首都另谋天地。1966年,军人政权开始封杀华文华教, 我也踏入人生的拼搏时期,全心全力地在商场打滚.在没有华文的大环境下,我又忙于生意,因此,与华文几乎断绝关系,若非先父家书的频频敦促,保持了我中文书写的能力,我或许已成峇峇一个,忘了祖先文化.遑论写作.  
     《印度尼亚日报》是当时唯一的官办华文报纸,馆址设在雅加达的中国城里,中国城名叫班芝兰(PANCORAN)唐人街,报馆除上层领导是印尼友族人外,其他编辑部的人员,都是前华文报的职员们,多达数十人;而当时投稿到该报的也只有一些受过华文教育的中老年人。以后,华人,尤其年轻一代,逐渐习惯度印尼文书报,华文更加式微,几乎消失.
 
9。我的写作历程
 
      我发源于中国城,在那里经商,因地缘关系和报馆的文友工友们时有交往。由他们口中,我耳听目染,也多少知道了些文坛事。因见证和体会到了印尼华文的起起落落,从兴旺(我读书时代)到式微的过程。封建思想浓重的先父,给予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始终存活我心中!可恨和可惜的是:60后出生的华人子弟,多数成了华文的文盲,他们每每到国外或到中国旅游,就深深感到了中文的重要,吃亏和被歧视,殊令他们父母心痛!.
       直到1989年移民澳洲后,我回归印尼,只是访亲会友,没有商务活动;因此才有大把时间;经印尼文友的怂恿和鼓励,才开始习写文章,投于《印度尼西亚日报》。处女作虽然肤浅,却受读者和文友们的认可。虽然时局和谋生, 造成我对华文的隔阂,但因自小喜读华文小说,除巴金的<家><春><秋〉和四大名著外,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也深深影响了我对中华小说的喜爱,因此我的习写并不困难,兴趣因读者的鼓励而热烈。就这样,我在印尼华文最黑暗的时期内学习写作,没有外来的干扰,没有批评的声音,只要不涉入敏感的政治问题,我可以尽量发挥,写我所知所想,好不痛快呀!因为只有一家华文报,文友和读者相对单纯。和文友切磋,没有争议;和读者欢聚,没有压力。是我习写过程中最欢愉的时期.
 
我真正属于半途出家的习作者:没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和写作经验;没有足够的参考资料;电脑也没有当今的发达普及,遑论网上文章参考了。“摸着石头过河”是我当时的写作心态,比邓小平的“摸石过河”早多年!因此,我写作的水平粗浅,;失血苍白是自然现象.
 
10。华文重见天日后,文友的写作心态
 
       1997年苏哈多总统`被迫下台,印尼掀起一股改革开放之风.1998年华文华教开始被解禁松绑.于是国内华人华文工作者在国外同侨的大力支持下开始重整落后32年的中华文化. 办华报,创学校,开补习班…犹如雨后春笋.老华校老师,老报人纷纷归队,华文文坛也呈现了一片蓬勃朝气.
情况改变之后,外来的影响力多了,批评的声浪起来了,我们也开始感觉到了写作上的压力.而有关祖国和祖源国的问题,也是种尖锐的干扰.印尼现有的华人,如仍公开表示其祖国为中国,自然不符合身份,必被视为不忠于其国籍.伤及印尼友族感情;是印尼友族学者经常提醒我们的敏感问题.
       32年的严封密禁,印尼写作者闭门造车,对自己的创作自感良好;但,一旦开放后,国外作品涌入,比较之下,印尼写作者的自卑感自然产生,尤其在古诗词、古典文学方面。有者甚至不再提笔.承受封闭时期的后遗症,是当时写作者的另一不公的现象.我称之为现代印尼华文写作者的”先天不足”此现象有待假以时日,努力补修差距后,方可治愈.
 
11。我的文学观
 
       有见及以上种种情况,我鼓励我的文友们,多写我们自己特色的文章,也即以南洋的椰风蕉雨、赤道风情、印尼本土的人文风俗为背景,以我们的中文程度书写我们的散文和人文小说、以印尼社会为题材写我们的杂文,这便是“嫁出去的女儿”的创作了。以后把中国视为娘家,把印尼当成夫家,合情合理,有何不可?我们专心写我们的,不必和别人相比,我相信我们一样可以写出好文章的。我们不必为名为奖而写,也无须为政治作花瓶,只为兴趣、良知、正义而写,就不愧于我们的祖源文化和侨生笔杆子了!
        我曾经建议把这种印尼色彩的中华文体叫“芝兰文学”,因为当时仅有的一家华文报设在“班芝兰中国城”内,以中国城的象征代表我们的文体,也甚恰当.除此也因为印尼的芝兰花,是寄生于大树上的兰花,幽香美丽不逾于宿主之花;我们世代侨居印尼,正如寄生在印尼大树上的兰花般,受大树的滋养和庇荫。兰花和宿主相生相养,相映成趣,兰花在大树上盛开时,衬托在苍翠雄伟的树干上,何其美丽? 我的建议虽然有人认同,但在大力学习和发展祖源文学的大潮流下,它视乎不会被当下主流文体所重视,遑论发展了,是我深以为憾的事!
 
本文为参加2013年,世界华文文学大会而作,供印尼国外华文文友参考的个人认知和自述,愿与印尼文友共勉!                                
 
  8-8-2013  澳洲悉尼。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