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回趟祖先的陵园
作者:进生  发布日期:2013-03-04 02:00:00  浏览次数:2656
分享到:

 

       他們,要回一趟祖先的陵園,那是一座森林護衛著的奇異山谷。傳說中,那片山谷充滿陽光,起伏的林木,翠綠的草地,到處有千姿百態的石頭;星星樣的小花圍望著綠樹生長。那裡,春花秋葉四季輪迴,和諧而又寧靜——雖然幾個世紀以來,人們漸行漸遠,那裡已經人跡罕至,沒有任何圖片能清晰地告訴今天的人們,現在那裡是何種景象;只傳說,那裡鋪展開的所有畫面,都浸透了先人堅定的信仰與崇高的追求;那裡的一切,使文字的描述難以勝任,惟有親臨現場,才能留下栩栩如生的印象。
      森林裡到處是現成的小徑,悟性卻在各人的腳下。沒有人羞於承認曾難辨西東,可終於來到了祖先的陵園,那欣慰真難以掩藏。
      他們舉目環視,天高地迴,大自然顯然眷顧著這裡。林木間,小花,小草,小溪流,綴著蒼青苔蘚的奇異岩石拔地而起,星星樣的鮮花圍成圓圈仰望著樹冠。奇妙地,在樹下,常能看到一具石化了的骸骨,透出漢白玉般的光澤,姿態萬千,還相連著典雅的茶具。它們躺在柔軟的草間,在婆娑的樹蔭裡,象綠絲絨墊著的珍寶,分外引人注目。沒人數得清有多少棵樹,也沒人數得清樹下漢白玉般的白骨。
     人們沉默地散開;這是祖先的地盤,不熟悉的地方才有風景。他們無言地繞著一棵棵樹端詳,解讀著其間數代人生前死後留存的密碼。
     飛鳥在无声的頭頂高處盤旋,不鳴不叫,只是在煽動羽翼,象是有心維持這裡的靜默。
    只有風,能夠把當年它游蕩在這片起伏的荒原、荒原還象走獸四下裡擴展時,它聽到的從土裡透出的此起彼伏的聲音——只有風,才能告訴現在的人們,那是怎樣的聲聲呼喚,沒有盡頭。數百年過去了,它依然記得那個主旋律﹕“給我甘泉幾滴,給我陽光幾束,我將長成一棵參天的大樹。”——它來自一個童年就遭受欺凌、早早夭折的年輕生命。(注)
     大自然倒是平和而慷慨,荒原裡星空下,“甘泉”是有的,“陽光”也是有的,荒原裡到處長出了倔強的小樹。
     人們明白了,每一棵樹下,都埋葬著一條有過而夭折掉的生命-----當年,他們無名無姓,卻從土裡挺拔起了“生命之樹”;而在那個年代,相稱的人物便會殷勤地走來,攜帶著精巧的茶具,來與那“茶”樹相依:他們採摘嫩芽,沖泡香茗。這些人物,無一例外都有“名”有“銜”,他們的名分,能涵蓋一個國家所有的“頭銜”,也可排出整個社會能有的“稱謂”。
     人們明白了,這場景,就是當年國家意志的體现,也勾連了整個民族。那時的“人”,埋在土裡的是如此微不足道,而地面上神采飛揚的就是如今這些依然故我的“骸骨”。
     “理論是暗淡的,生命之樹長青”。平常的話語,恰象鋒利無比的刀鋒,對照出刀刃兩邊的兩種精神,也無情地將人群割裂成不同的人生;地上石化的枯骨,當年飲茶時那令人發指的典雅勁兒已蕩然無存,卻徹底地印証了“理論才是長青的”力量,他們篤信﹕啜飲他人的生命之汁人生才有意義。他們手握權柄,能使任何“驚世駭俗”的用語都失去鋒芒。如今,只有偶爾闖進茶盅裡迴旋的風,嗚咽裡能聽到飲者百年殷紅的呢喃﹕馱起我漢白玉的塑像,我就給你一個嶄新的星空!
     半個多世紀裡,同質的場景在不斷地復制著, 終於有一天,品茶的人物厭倦了人們的瞠視,開始不安;一向是陽光下堂皇的勾當漸漸地隱在了暗處,又漸漸地收斂漸漸地式微,雖然荒原還在蠕動著擴展,新樹下的人和茶具卻難增多,新人來了也遮住家族的姓名模糊住自己的眉眼,不想讓人類學者研判的目光混個眼熟;終於到來了那個時刻,有心人一夜間離開了這個營地,遷徙到了遠方;他們要易地而安。在他們的身後,完整地遺棄了樹下粘連著的嗜飲者。
      人群裡,  一個聲音問道﹕
    “當年祖先們的‘和解’是從這裡、就這樣開始﹖”
      一個聲音回答﹕
     “離開的人們,21世紀初葉,還是走過了一條漫長的道路——史書記載,人們曾幾次回到這裡瞻仰,以免‘數典忘祖’;這裡,一切維持著原生態的景象,使人敬佩,因為它解說了祖先們原本相同的生命會變成怎樣不同的生物體,更使‘和解’有了真實的基礎。”
      “……”
      人們肅立著, 漸漸隱入暮色的谷地與融成一片的林木已經難以分辨,有人突然想到,黑夜來临時這裡會深不可測,在那種氛圍裡,揮不去的 沉靜也是揮不去的情思,人人便想家了。想聽親切熟悉的話語,想看清晨噴簿而出的太陽,更想聽初生嬰兒呱呱墜地時奮力的哭聲。
       人們迅速從林間聚攏來,那些歷經滄桑、結構已經不嚴謹的石化枯骨,昏暗中也成了斷斷續續的白點,再不縱恿人顛覆性的想象——殷紅的斜陽留不住,蒼天雖無語,飛鳥已投林。
       回高速公路吧,回自己的家園,去擁抱自己的親人同胞,擁抱屬于自己的燦爛落霞,凝望柔和的色彩從天邊舖來,小溪擴展為坦蕩開闊的水面,沉浸的夕陽就是色块、就是爍動的光影,就能注滿人心同世界的溫情
       他們仿彿已經到家,正在告訴自己的親人,他們追溯的這片山谷,雖然遙遠卻永遠真實。那裡,一棵小樹、一朵小花、一株小草,一條小溪流,都是一個生命。“帶著花圈”的參天大樹,已成莽莽的林原,仁慈的大自然,讓她們陪伴著人類一起營造“和諧”,慷慨的大地,使那裡的一切,成為生命的和歌。
      人們漫不經心地提起,那邊的林間,還有無數黝黑而奇異的石柱,突兀地戳出地面,日夜仰望著蒼穹——象是在提醒後人﹕從泥土裡能變出石頭,人活在世上,就該“心存敬畏”﹗“和解”,雖只是活靈魂之間的事,能回過頭去看自己的路,“和諧”也就不難達到。
    “石頭不語最可人”,可還記得我們遠古祖先含蓄的提醒﹖
     那麼,時至今日,去趟祖先的陵園吧,那實在是一座看得見的森林。
 
 
注: 早逝的女诗人陈幼京的诗句.
 

上一篇:自知之明


评论专区

进生2014-11-20发表
瑞门老兄喜欢,我自然开心。这样的自由,一如洁净的空气与水洗过的蓝天,在澳洲是寻常事,想要就能拥有,极其自然的。
瑞门2014-11-20发表
从小观大,从大观小,由古思今,由今思古,飞来飞往,自然然自。 这样的自由,非进生兄其谁?
进生2014-11-20发表
艾斯兄,收到了,收到了。谢谢。我刚给你回邮了。谢谢。
艾斯2014-11-20发表
进生先生,我在前天曾将你要的照片发到你的邮箱‎[jinshengaus@gmail.com]‎ 里,不知收到没有?如需要其他照片,我找一下老徐。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