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阿才
作者:心水  发布日期:2012-09-05 02:00:00  浏览次数:1668
分享到:

    五月底從歐洲回來後、在不到兩個半月內、前後敲打了十九篇作品,包括五篇散文四首詩和十篇雜文。腦內總想著參加那六天五國觀光團的趣味、歐洲遊記早已提不起興致撰稿了。因為自己沒有徐霞客的才情,又非自助遊,在有限見聞中勉強撰文,貽笑大方外,不如藏拙。
     參加此次歐洲旅行團,沒想到果真如坊間調侃般像做「高級難民」那樣辛苦;每天十多小時被趕鴨式的穿梭在歐洲超級公路上。年紀較大者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無非將古早人「走馬看花」變成現代方式的「乗車看花」。每處景點停留一小時或再加半點鐘,上下大巴排隊入門也已花去了些少寸金難買的光陰。映眼的美景能存留多少在腦內,真是說不清呢?
    三十餘位團友,來自中國的占了幾近半數;全團約有七成已退休或接近退休的銀髮族俊男美女。那些五十上下的團友,自然被我等視為年輕傢伙了。
    在我右邊座位後排、落單的傢伙正經八百的還打著領帶?行程首日我就倚老賣老的對他建議,何不輕鬆點將領帶除下?他有些腆顏的展示著微笑,親切而真誠的讓人好感。
     也不知是誰起哄,在晨間大巴前進時、興許是大家精神飽滿還不想去見周公,就好熱鬧的輪流表演節目。說說笑話、講故事、唱粵曲、哼京劇、民謠和山歌、甚至醫學專題講解。
       來自武漢的阿才、居然唱起了他家鄉地道的民謠,歌聲悅耳、感情真摰,想必當年是他的妙音打動了太太芳心?一直想問他、可總是忘了,反正八九不離十吧?倒真忘了是那一位老先生或老太太首先稱呼他「阿才」?這一叫也夠不客氣的,但拉近距離而倍感親切,難得的是他不以為意,總展顏相向。
     那次到汶萊觀光才認識阿才,當然因為初識彼此都客客氣氣,沒想到翌年這位重感情的阿才竟然來墨爾本。不巧的是我們外遊、人在美國,無法盡地主之誼。回家後接到他電郵、還抽空專程前往他住宿的酒店、想拿回他寄存酒店接待處、贈送給我的茶葉。雖然沒要到,可那份情意,一直令我好感動。他竟然為著「一面之緣」的我、帶來「手信」,實在沒想到啊!
    特別想起介紹阿才,並非因為那一包中國茶葉;也不是他在車上為大家所唱的家鄉民謠。而是從阿才在此次六天歐遊中的表現,讓我刮目;也讓我對本來有關中國人素質差很感失望之餘,由於阿才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讀者們都已知道,這一團歐洲六日遊,七成團友都是銀髮族; 每晚旅遊車到達酒店,笨重的行李箱、團友們都要自理,又拖又拉的從大巴停車處帶回酒店;要命的是歐洲有些兩、三星酒店沒有電梯,我們被安排在二樓或三樓,對著行李箱手足無措,又不能不搬移安頓。
     幸好團友中有好幾位如阿才般五十上下的年輕人,都主動或被動的會幫忙我們這些老人家。我與婉冰的行李,每次都是由與我同在墨爾本定居的老朋友沈志敏、或住雪梨的詩人方浪舟幫推幫抬幫拉。由於我是主辦單位的代表,全程負起了義不容辭的「責任」,每次入住或啟程,彷彿是在當「團長」似的,略盡心意的要照顧好團友們。
    發現有需要協助的老團友,我就不客氣的點名或出聲要年輕團友們動手協助;而每次都見到阿才主動的拖著、抬著大件行李箱,在上、下樓梯或酒店與大巴之間往返。好幾次見我吃力的拉著大皮箱,不由分說的就搶著幫忙我。
   本來他可以在將自己行李搬好入住後、悄悄的關起房門休息了;誰也不會知道誰也無權置啄。果如此的話,那就不是阿才了;向來我是將這句「助人為快樂之本」當成做人守則,見到團友中阿才的表現,恰恰符合了我的德性,才會樂而撰文,對阿才在此次「荷蘭中西文學暨文化研討會」後,我們主辦的六天歐遊觀光團,表揚他在全程旅途中樂於助人精神!
    同時應該表揚的還有廈門中醫學院王彥暉院長、楊際嵐會長、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財務沈志敏、詩人方浪舟等,常熱心協助團友們。
    至於拙文主角阿才是何方人物呢?
    竟然是「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院長、胡德才教授是也。老朽斗膽也學著團友中諸位老學者、老作家們在旅途上,對這位高素質的胡教授親切的稱呼一聲「阿才」!


上一篇:远去的村庄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