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云南大理三塔记
作者:墨未浓  发布日期:2012-08-03 02:00:00  浏览次数:1906
分享到:
  在塔山洱海之间,在云南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矗立着三座古塔,三塔鼎峙而立,前影洱海之水,碧波倒影,微风过处,浮荡相叠,鱼虾相吻,自成一趣;后沐苍山之风,绿树摇曳,风声鹤唳,回荡其间,虫鸟相鸣,自是人间仙境。
   在一个秋风飒爽的晴日,我度步于这古老而悠远的时空,历史好像在这一瞬间凝滞不前,时间得到了永恒。
   大理三塔又名崇圣寺三塔。当我放眼寻找著名于世的崇圣寺时,导游小姐好像发现了我的眼神,指着三塔旁边说:崇圣寺已于很多年前倒塌,历经多年的地震与兵燹,惟有三座宝塔巍然屹立,经历着风剥雨蚀,抗衡着地震天灾,聆听着历史的呜咽,沐浴着远古的沧桑。
    我在大理三塔之间放牧自己的心灵。鼎足而立的三塔相依为命,目睹了多少风云变幻、世事更替。三塔的建筑艺术之经典,在世界建筑史上是少有的。它与西安的大雁塔、河北的赵州桥相媲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艺术家仰为观止,啧啧赞叹中国古代建筑的神奇与巧妙。它是我国古代建筑珍品中的珍品,也载入世界建筑的史册。
    心灵在三塔之间流浪,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隔离使我感到身体的虚无飘渺,人生好像是在历史的夹缝里苟延残喘。当我触摸着远古的梦幻,我的心已经深深地沉醉其中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历史原来靠的我们这么近、这么近。
   三塔中的大塔又名千寻塔。高有六十九点一三米,为十六级密檐式方型砖塔。用白色沙灰抹面,每一级四面有龛,相对应的两龛供奉佛像,另两龛为窗洞,相邻的两级窗洞方向交替错开,很好的利用了采光原理。塔内装有木骨架,循梯攀缘可达塔顶。塔顶之四角,各有一只铜铸金翅鸟,鸟展翅欲飞,形似大鹏。1925年,大理曾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倾塌,三塔却依然屹立,仅塔顶的铜器被震落,当地群众哄抢一空,塔顶的大鹏金翅鸟也下落不明。1978年国家抢修三塔,在塔顶发现文物680余件,其中有一件镶珠镏金的银质“迦楼罗”,专家考证就是所谓的“大鹏金翅鸟”,相传大鹏金翅鸟鸣声悲切,以龙为食,每一天都要吃掉五百多条龙,所以在当地有“龙畏鹏”之说。大理一带在古代为龙泽,常有龙作乱,所以三塔顶部铸有大鹏金翅鸟,以镇龙之害。传说都带着人民美好的愿望,古代建筑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也是劳动人民思想意识与思维方式的全盘刻录。
        大理三塔的顶部还有金属塔刹、宝顶和金鸡等,这与中国古代建筑的格式大致相同。底部镶嵌着镌刻在大理石上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为明初被朱元璋封为黔国公的沐英的裔孙世阶手书。整个千寻塔屹立于两座小塔中间,气势雄伟,如啜饮洱海之水,似与苍山试比高。塔体的建筑与构造极充分地体现了古老中国“天圆地方”的认知哲学,这一点在故宫、孔府、孔庙等古代著名建筑中都有所体现,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千寻塔之西约七十米处,有南北两座小塔,高都为四十二点一九米,为八角形十级密檐砖塔,上有佛像、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三座古塔成鼎足之势,造型和谐,布局统一,浑然一体,三座宝塔有千余年历史,饱经风霜,经受了历史上的多次地震。历史记载: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可见建造之神奇!真乃鬼斧神工!建国后多次修复,使三座宝塔焕然一新,以新的姿态矗立于苍山洱海之间。
   神奇的大理三塔矗立在苍山洱海之间,关于它的建筑年代多有争议。史书记载建于公元836年,在主塔的建筑施工时,唐朝皇帝还专门派遣了当时著名的建筑工程师恭韬、微义去南诏监理,负责塔体的设计与施工。这么雄伟的三塔古代人是怎么建造的呢?现代建筑专家普遍认为是运用泥土堆砌法。在建筑施工时堆上泥土,随着塔体的增高而相继的堆上泥土,形成漫长的斜坡,在当地民间流传着“马驮砖石到塔顶”的传说,由于塔体很高,泥土斜坡往往延伸到两侧很远的地方,现在的“七里桥”和“五里桥”两处地名就是古代建筑三塔时留下的痕迹,也是古代建筑艺术和古老文明的历史见证。古埃及的金字塔相传也是运用这种建筑方法建造的。世界文明息息相关,脉脉相成。艺术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共容。
   我流连于三塔之间,寻找着历史的踪迹,却听不到一点来自远古的声音,只听到秋风飒飒,吹面凉爽,但见洱海银波,映于眼帘,我被这美好的景致陶醉了。也许在梦中,你会随我而游,这山山水水,还有这山水之间的宝塔,难道不是梦中的仙境吗?
   历史赋予今天以沉重的内涵,我们却用神思去采撷花朵。
   当我们的脚步踏在了现实的土地上,其实已归入历史的浩淼.
   大理三塔,你可看到一个游子的凝眸正在苍山洱海之间徘徊?
   苍山无语。洱海不言。历史永远沉默着,蓄藏着它的博大与精深,像一个城府颇深的老人,静静地观望着风起云涌、世态炎凉。看不出一顶点儿的表情。
   我走出这仙境的时候,脚步愈来的慢了下来,慢了下来......我怕迈出这一步就再也回不来,现实与梦境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的邻近,只一步之遥,或许不到一步。可就这么一步或者半步的距离,我们走了多少年啊!
   苍山洱海如果有情,会对我说话的。我坚信。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