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视点

新闻视点

新西兰“以文会友”周刊96
作者:紐西蘭作協  发布日期:2012-03-07 02:00:00  浏览次数:1864
分享到:
以文会友       纽西兰华文作家协会   文艺沙龙   主办  
              
第九十六期

 電話﹕09-6317488   E—MAIL﹕ccsalon8@gmail.com 
                  

 =================================================

  對神與宗教的認識                      宋林玫
  溫和的教育                                 橋人
  美麗舊世界                                 薇薇
  月夜靜思                                     立言
  --------------------------------------------------
 紅極是黑                                   大衛王
 序幕----王立軍 (小品文)                  穆迅
  --------------------------------------------------
定風波  晴日依欄看海霞                     虎山龍
------------------------------------------------
作協                                       施聘賢
------------------------------------------------
 惠靈頓來稿:海峽兩岸文壇盛會               黃玉書
------------------------------------------------
<蓮>  第二十五章   哀思無盡                何學威
 
========================================
 
對神與宗教的認識         宋林玫
 
    筆者絕對相信一個人有宗教“信仰”是很好的事,遺憾的是筆者至今沒有這個福氣。總覺得稀裏糊塗去信,去當一個“偽教徒”自欺欺人,不如不當,當然筆者也經常思考宗教方面的問題。
    高中學物理,聽老師講到宇宙的大小,說宇宙是無窮的,沒有邊際。對這個“無窮”,一個思想稚嫩又疑問多多的青年真難以理解,後來還一直誤以為如果不是“無窮”又是什麼呢?因為既然是“無窮”,學生就不要再問“無窮”之外又是什麼了。到現在科學家說宇宙由大爆炸形成,其大小起碼有780億光年!不管多少億“光年”,宇宙這個“球”、這個“餅”或者這個形狀不規則的玩兒總算有了“大、小”的概念。但是一個“光年”是光走一年的距離!“光”一秒就跑30萬公里!宇宙之大“光”都要走最少780億年,可見宇宙有多麼浩大!而科學家還說宇宙之外,還有無數個相似的龐大的天體,所以看來還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無窮”啊!總之宇宙真是“說多大有多大!”
    再看屬於宇宙一部分的我們所處的銀河系,據科學家研究銀河系的厚度7-8千光年,直徑約10萬光年,可見銀河系只有宇宙的70-80萬分之一,是宇宙很小的一塊。
    而太陽系又是銀河系的一部分,科學家說:我們的太陽系是在銀河系外圍的一條漩渦臂上,太陽本身的引力雖然幾乎可以到達2光年,而光從太陽系一端到另一端則“只用”不到30小時。
    地球又有多大呢?因為我們人類生活在此,它的大小經科學家實際測量計算比較準確可靠,也是我們一般人容易相信和理解的。由人造衛星測得,地球不是非常圓,它的平均半徑是6371公里,周長約40080千米   
    做一個可以比較太陽與地球相對大小的十億分之一的模型,太陽直徑15,那麼地球直徑大約是一釐米3,它們之間距離相隔150米。可見相對於整個宇宙、銀河系甚至太陽系,地球又是如何的微小!
    科學家還告訴我們,宇宙的年齡在一百三十六億年到一百三十八億年之間,銀河系最老的恒星已過100億年以上的歷史,而地球至今也已有約46億年的壽命,由此又可知宇宙、銀河系、太陽系、以及地球的歷史是多麼悠久。
    由於地球的自然條件,經漫長的變化,地球上出現生物。這當中最智慧、唯一有發達思維的生物就是人類,人類被認為最早出現在300-350萬年。至今人類在地球上已有超過70億個個體!以目前的社會條件,在不同的地區,每個個體可以存活在地球上平均也就30-70多年,很少超過100年。
    從以上情況使我們縱觀到,對於地球上每個人來說他們是多麼渺小,比滄海一粟中的滄海一粟還要渺小。他的生命是多麼短促,比瞬間一閃中的瞬間一閃還要短促,當然這是從宏觀比較來說的。而對於生活在這個小小地球上的人類,他們自己的感覺卻大大不同,他們感覺在這個“渺小”的地球上,人類社會是如此龐大和紛繁複雜。更重要的是,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奔忙,他們不會放過每一個細小的機會,因為一秒鐘內的錯誤抉擇就可能導致人們跨越不過面臨的險境,甚至遭受更大的損失和疼苦。他們可能為了一個“繩頭小利”而激烈爭鬥,傷筋折骨,損耗自己的精神和肉體。但就整個人類來說雖然有殘酷無情、鬼詰多變的特點,卻蘊藏著無窮的力量、充滿著無限的希望,他們的智慧堪稱瀚海,雄心可以光年來量度。人類就是這樣好整以暇、不眠不休地在地球上生活著,奮鬥著。隨著時間的發展,筆者相信人類會不停地征服宇宙。
    算了這麼一筆總賬,我們明白了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處境,同時我們也明白了人類社會為什麼會出現和存在一些基本的屬性。
    例如:雖然古代先哲們對宇宙的認識沒有現在全面及科學。但他們面對浩瀚天空上的星星、太陽、月亮,面對無邊大地上的高山、大海,面對變化多端又循環不息的自然現象、種類繁多的動植物,面對聰明智慧又藏汙納垢的人類社會,個中無休止的矛盾,永遠認識不完、解決不完的事物。古代先哲們對所有這些萬事萬物的玄妙,疑問實在太多了。他們難以得到最終的完滿解析,但又總是有所期望,這就促使古代先哲們認定“神”的存在。把一切最終的原因歸咎於“神”!“神”就是最終的結論。你不必追問宇宙之外甚至再之外是什麼了,你不必也不能問“神”又是怎麼出來的?“神”有父母嗎?事實上如果這樣沒底的追問也就真的沒有止境了。
    上述這種認識使人類可以放下一切發展中暫時解決不了,今後又一定會逐漸解決的矛盾。使人類既安於現狀又不失去期望和奮進。因此得到人類社會普遍的認可。這就是為什麼在人類社會中會有宗教,宗教會得到如此多的信眾,筆者以為只要人類存在,宗教也永遠不會消失。宗教基本上已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人類追求真理中必然產生的現像,就像腎臟是人體一個組成部分一樣,是不可或缺的。社會上某個組織、某個公司機構、“黨”則都是暫時性存在的。只是如果它們能與時俱進,則會存留更長時間罷了。
 
-------------------------------------
溫和的教育        橋人
 
 
       前段時間成為媒體焦點事件的倫敦騷亂,後來因為迅速擴散到其他城市而被命名為英國騷亂。分析人士稱,這是一場沒有道德、沒有信仰的年輕人的宣洩活動。英國媒體自己給的總結,最為顯要的也是這類對下一代充滿憂慮的評價。
       後來和佩里先生討論這個話題。他說,倫敦騷亂時我恰好在英國,滿街的年輕人在砸品牌店搶名牌衣服、鞋、蘋果手機,唯獨旁邊的書店非常安全。他又繼續比較在中國看到的景象,在西單的一個大書店,我驚訝地看到裡面全是年輕人啊!
      我試圖從他眼裡看出奉承或者誇大其詞來,但一無所獲。佩里先生認為中國年輕人熱情好學,未必能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同。西單圖書大廈裡的年輕人也許在搜尋成功寶典、經商策略或者厚黑學呢。他批評英國很多年輕人缺乏教養的觀點,倒是注解了英國媒體的總結。
       這裡不想談騷亂背後複雜的原因,諸如高失業、族群衝突等經濟社會因素,又如警力佈置不周,社會媒體的氾濫等等。而只想談談其中透露的教育主題。英國騷亂從反面論證了教育這種工具對穩定而平庸的社會是多麼的重要。
       在結構功能主義者那裡,教育一直被視為解決許多宏觀社會問題試不爽的靈丹妙藥。它是人社會化的最佳方式。籍由它,社會也可以實現最大化的公共利益。近年來西方學者大力倡導的“公民社會”,就離不開系統而深入的教育。沒有得到教育的年輕人,不可能坐下來紳士般地理性地協商公共議題。
       在古代的許多文明國家,一種最好的統治方式就是,以習以為常的生活世界中的慣例把人們彼此隔離起來,不去教育他們啟蒙他們,也儘量不讓他們之間發生過多的能引起社會質變的水平流動。正因如此,那些流僧走丐,都是危險分子,是被意識形態化了的敵人。這與西方人當時對吉普賽流浪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外來者所具有的那種觀念和行為方式衝擊了本地相對穩定的社會結構,威脅到既得利益者的統治。禁止底層社會的水平流動,不教育的愚民政策,於是成了古代統治最鮮明的方式。
        在今天,如果仔細去看的話,教育也成了一種更為隱蔽而有力的統治手段。它是以消耗時間的方式產生作用,並把一代代的人平靜地納入到龐大的社會體系中去。最高的境界是讓接受者也不察覺這一點,而把消耗時間的理念刻到了骨子裡,靈魂深處。
        教育本身就是對時間的消耗,年輕人進學堂,從幼稚園一直到博士,多麼合法而又合常理的消耗體系啊。接受教育也是在接受意義判斷的標準,它給此後不管任何工作賦予上了神聖的價值,讓你堅信值得去為之奮鬥。教育還塑造了消耗的規則,你的光陰的自由消耗不能威脅到別人的消耗光陰的自由。
       人們自以為找到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去做,而且可以花上一輩子的時間鍥而不捨地去做它。參與者都會創建所謂的共同體去開發那種供人信仰的意義。比如新聞共同體開發出了“為真相而奮鬥”的意義,法律共同體開發出了“為正義而奮鬥”的意義,醫生共同體開發了“為健康而奮鬥”的意義,經濟共同體開發出了“為價值而奮鬥”的意義,女權主義者開發出了“為男女平等而奮鬥”的意義。
      那些徹底而堅韌地貫徹這些意義信條的人往往為這個社會體系的穩定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受到社會體系的褒獎。是的,到後來人們不再覺得那是有條不紊、深思熟慮建構起來的意識形態。教育在其中所起的涵化作用也一併被不由自主地忽略掉了。
        現在沒有某個機構站在上面對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進行干涉和指導了。指導機構變成了那個共同體。它以更加溫情脈脈、和風細雨的方式強化你的信仰。它的唯一的目的,在於對人的時間的消耗,對一代一代人的時間的消耗。它的最隱秘的地方在於給這種消耗賦予以信仰為最高形式的意義。
       於是你會覺得自己一輩子都在為一些神聖的事情而奔波,你是幸福而充實的。那些與這種信仰相抵牾的消耗方式,成了你所抵觸的方式。當然你偶爾會去選擇那些方式,你心中充斥著罪惡感。但反過來說,如果你一直選用那些方式,你也會覺得幸福而充實。
       參照體系是互相排斥、無法共通的。你不知道還有別的參考體系,你整個地生活在自己的那個體系之中。你在裡面與志同道合者一起發展出了許多具體標準,讓新來者為達到那些標準而不斷奮鬥,一代又一代的人為這些永世的標準而奮鬥。它對每一代人而言都是新的,但它整個地一直很舊。在新的體系被發現之前,你是幸福而快樂的,這種心理正是統治的最好基礎。
 
----------------------
 
美麗舊世界         薇薇
 
 
    哈布斯堡王朝的帝都維也納,在太平歲月中度過了幾百年時光,進入19世紀中葉,迎來她的黃金時代。那不是一個激情澎湃、波瀾壯闊的世紀,不是一個天翻地覆、變幻無常的時代,儘管英國工業革命的浪潮擴展到整個歐洲大地,鐵路網路延伸至郊野鄉村,科技的發明層出不窮改善了民眾的生活品質,醫學上取得巨大進步延長了人類的壽命。那是一個階層分明、井然有序的世界,維也納仍保持著悠閒安逸的生活節奏,從容不迫的發展步伐。暴力革命、饑饉災荒以及戰爭侵略都不曾發生,皇帝仍在,憲政在施行,皇室貴族沒有因暴力革命而腦袋搬家,選舉權在不斷擴大,到18845盾納稅人也獲得了選舉權,無產者的生活與福利在慢慢得到改善和保證。一切都預示著更進步、更光明、更美好的未來。
    與他們的德國鄰居相反,維也納人奉行“享樂主義至上”。維也納人沒有什麼政治上的狂熱,也沒有太多的進取心,享受安寧和太平,過上好生活就是維也納人的全部生活宗旨。哈布斯堡王朝早就放棄了武力征服,以通過歐洲王室間的聯姻擴大疆域、鞏固地盤、消除紛爭,王室的準則是“讓別人去發動戰爭吧,而你,快樂的維也納,盡享昌盛”。維也納人珍視和平,認為和平穩定才是一切美好生活的保障,財產不會被無端端共產剝奪,民眾不會為了帝國野心而上戰場送命,以硬通金幣流通的奧地利克朗不會一夜之間貶值成一地雞毛,國民財富在發展中穩步積累,房產田產可以傳給子孫後代,工人有了標準工資和醫療儲蓄金,自由資產階級的隊伍在迅速壯大。
    由於哈布斯堡帝國疆域遼闊,200萬人口的維也納是多民族聚集的國際大都會,義大利人、西班牙人、匈牙利人、比利時人、捷克人、波蘭人在維也納和平共處,歐洲各民族文化在那裡交匯融合,這自由的都市具有高度的包容性,義大利的歌劇、法蘭西的文學、德意志的哲學、比利時的詩歌、英國的繪畫,波西米亞的文化等等在維也納的大熔爐裡兼收並蓄, 形成獨特的維也納文化。寬容友好的都市環境吸引歐洲的猶太人向維也納聚集,依仗他們天賦的商業才能,猶太家族漸漸發財致富、幾萬非常富有的猶太人是維也納資產階級的中堅力量。富裕起來的猶太人積極投身于維也納文化藝術領域,出錢出力肩負起資助文化藝術的重擔,回報了他們視為家園並深深鍾愛的維也納。
    19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維也納是個階層分明但相處融洽的城市。維也納被分成二十多個區,通過環行大道蛛網般向外擴散。內城最裡圈是皇家的宮殿城堡,第二圈是奧地利、波蘭、捷克、匈牙利的大公府邸,第三圈是次一級的貴族和外交使團宅邸,再外面是由高級官吏、名門世家、大企業家組成的上流社會,在內城與外城相隔的環城大道上居住著富有的猶太中產階級,外城居住著小手工業者、小市民,最外圈是無產者。憑藉著法律的保障,道德的維繫,安分守己的生活態度,容忍妥協的古老智慧,各階層都能按部就班地和睦相處,而在追求音樂藝術、美好生活上維也納人是平等的。
-----------------------------
 
月夜靜思        立言
 
    正月十五吃湯圓,安排幾碟葷素小菜全家賞月閒話,忙忙碌碌的年就算過完了。十六、十七晚,月色更是美得令人不忍入眠。
    晚飯後外出散步,一抹晚霞還戀在天邊,幻化出橙紅姹紫,圓圓的月亮已經悄悄升起在西方的天際,似銀盤,似玉玦。歸來便即關閉所有的吊燈檯燈,大開門窗讓清風徐來,點上熒熒煌煌的幾枝蠟燭,憑窗賞月。
    暮色暗垂,天幕漸漸變成深藍,明淨深邃得像寶石、像絲絨,一輪明月,朗朗清輝,幾點星光閃爍,奧克蘭夏夜的星空一碧如洗,佳景醉人。
    陽光燦爛,月光聖潔,上帝所造的萬物本來都是完美。
    賞月最宜獨享,頂多二三知己,否則興味全無。月華澄澈的夜晚,我寧願捨棄一時的安眠,或一杯清茶獨坐,或徘徊院中靜思,舒展身心,沉浸於皎皎月色中,足以一洗胸中的名利纏累,隔絕塵世的喧囂煩擾。
    月色給人寧靜,給人物我兩忘的超然。月夜靜思,方能聽見簷角的風鈴叮咚,聽見夏蟲低吟,方能嗅出玫瑰的甜香、茉莉的馨香與芳草的清香。方能領略大自然慷慨的贈與,感謝造物主的厚賜。
    月夜靜思,人才能聽到自己心靈的聲音,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拋開一切物欲與矯飾,融入天地自然的一統,向著主宰宇宙萬物的上帝唱一首讚美詩。皓月當空,如同宇宙中的一個航標,引領我們思考:“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啟迪我們人生百年不過如電光石火,上帝的創造才是永恆。告訴我們人世間的爾虞我詐,蝸角之爭是何等可笑可悲,而一生沉溺其中不自知不自省又是何等可憐可歎!
    月夜靜思,我以我已經擁有的為富足:溫暖的家庭、不錯的健康、喜愛的職業、真摯的友情……;我珍惜,我感恩,我更確信我的天父祂深深的愛我,應許我今世得百倍,來世得永生。
-----------------------------------
 
紅極是黑             大衛王
 
 
    重慶打黑英雄王立軍一頭黑在美國駐成都總領館裏,黑了一天一夜,在黑燈瞎火中,次日黎明時分,黑著眼圈兒黑著臉“自己主動”走出了美國總領館後,立馬成爲舉世焦點。
    新華社爲此專門發一則幾句話消息,稱此事件正在調查當中。
    網民一擁而上,集體圍觀這建國以來從未見過的西洋景兒。只是一則消息千萬觀衆裏只有少數者可以留帖,大部分帖子都是一片紅彤彤的聲音:堅決支持中央調查王立軍出走美國領館這一英明決策!
    想想都好笑,去年的今天,王先生正率領重慶打黑團隊日夜奮戰在打黑戰綫上,忙得黑天黑地,打黑戰綫上屢建奇功,大有向全國推廣重慶打黑模式之勢。誰知今天這位元令人矚目的打黑英雄,被組織關心剛剛調離打黑戰綫沒幾天,正在“休假式治療”的他,竟令人目瞪口呆地一頭紮進美國人的懷抱尋求保護,這,不能不讓人覺得事件詭譎的很。
    從網上看到的照片,王立軍時而一身戎裝英姿勃發,時而戊馬長槍殺氣逼人,時而臨陣指揮一聲令下。如果看著看著一時走眼,還以爲這位舞槍弄棒者僅是一名打黑衝鋒在前的莽漢,那可真是小瞧了眼前這位打黑英雄。
    短短十幾年功夫,王立軍從遼寧一個小地方一個小員警起步,走到今日成爲重慶“唱紅打黑”的主角,炙手可熱的打黑幹將,中國僅有的幾個直轄市的副市長、副部級幹部,中國浙江大學郵電大學等近十所大學的名譽教授、博士生導師,這,恐怕怎麽看怎麽不是個簡單人物。
    那時的王立軍紅光滿面紅星照耀紅的發紫。全國十大員警英模,王立軍天安門前高舉拳頭領誓的鏡頭,讓全國盼望咱紅色政權萬代紅的老少爺們熱淚盈眶熱血沸騰熱情萬丈地準備跟著紅色革命後代薄書記“唱紅打黑”的步調義無反顧地往前走。
    可沒承想這位重慶打黑主力打黑英雄打黑幹將卻一頭紮進美國縂領館裏,尋求被咱們部分爺們兒認爲的一切黑惡勢力的縂後臺‘美帝國主義’的政治庇護,這世界不知道還能往哪兒變?
    展望世界之林,就咱們花活兒多,連個顔色也能分出個三六九等來。一抹紅與黑,咱們隨便抹抹,就能抹出許多花樣兒,弄出許多道道,搞出許多意識形態的特色來。
    在其他民族還是一片色盲一片混沌時,咱卻已經把紅與黑玩到了極至,玩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用這兩種簡單的色彩就把人的思想、行爲、階級、等級、待遇統統歸類出好壞來,甚至上天堂下地獄也全看這腦門上一時紅與黑的拓印,不由分説大家就喚起了全民意識,一齊同心同德同仇敵愾。
    可世道就這麽怪,黑和紅從來就是把兄弟。當初被打黑的文強,之前紅得發紫,王立軍未踏入美領館前也紅得發紫,可接下來的黑,突變的讓人瞠目結舌。
能紅的發紫自有發紫的道理。沒有‘紅’的絕對權威,如何有‘黑’的演變土壤?沒有‘紅’來保駕護航,如何有‘黑’的發展壯大?普通民衆如果‘紅’不起來,如何又能‘黑’得下去?
    由此看來,紅極必黑也是咱文化中的特色
    在法制一團黑下,紅包黑必然黑更黑。在這紅黑交錯黑中有紅紅中套黑的官場潛規則下,必然黑紅通吃並駕齊驅行之有效。咱們文化特有的厚黑學就會大顯神通大行其道大肆汎濫。明明黑心黑肺者卻一臉紅光神采奕奕身居高位禍國殃民,即使再來一次文化大革命即令全國山河一片紅,可對咱小老百姓來説,那也只能是烏雲壓頂頂更黑罷了。
    如果不能根除這種文化,如王立軍之流,今天打黑,明天遭黑打,誰,概莫能外?
    按此推理,紅即是黑,不無道理。
------------------------------------------------
 
 
序幕----王立軍  (小品文          穆迅
 
 
    王立軍事件只是個開鑼戲,後面應該還有大戲可看。只不過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第一幕還沒打開,戲就結束了。主人公的命運如何?沒有下文。另一個版本,大幕開開關關,劇情遮遮掩掩。戲雖然不是完整版,但還是很精彩。借助觀眾的想像力,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哪個版本會上演?這要看誰導演了。如果是胡導演,肯定精彩。十八大就在眼前,他還敢把水攪渾,那是真有膽量有魄力。如果是個二級導演,這戲很可能就是第一個版本——大幕永遠打不開。可惜這齣戲的戲單上沒寫誰是導演,我們只能猜。
    關鍵是開鑼戲中那個紀委欽差是誰派的,他拿的是尚方寶劍還是借用公權“履行本職工作”,這就差大發了。尚方寶劍絕不是沖著王立軍這等小角色而來,殺雞焉用牛刀?這後面肯定有精彩大戲。而“履行本職工作”多少屬於派系鬥爭的套路,雙方混戰一場,還是別拉開大幕的好。也許胡導演看二級導演躍躍欲試,就睜隻眼閉隻眼。這戲導得不錯,幹得漂亮,也是胡導領導有方。幹砸了,趕快出來打圓場,也能落得個好人。
 
--------------------------------------------------
 
 
定風波·  晴日依欄看海霞            虎山龍
 
 
晴日依欄看海霞,群鷗翔過浪清沙。 
遠視天邊飛耀紫,舒喜,大千世界妙妝涯。
幻影彩虹撩婉目,霓簇,淩心豪曠勝聽琶。
情醉自然梳意亂,愁斷,柳花艷照度年華。 
 
   
 注:依通“倚”,有靠著之意。很多詩人愛用“倚”字,其實意義皆相同。此處選用“依”,主要是從平仄上考慮的。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