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文字的力量--讀李華《弔古戰場文》
作者:毛佩芳  发布日期:2012-02-18 02:00:00  浏览次数:2410
分享到:

  《弔古戰場文》是唐代古文家李華的一篇傳世傑作,被著名學者、作家陳耀南教授稱之為“極思研榷的力作,反戰文章的極品”。此文雖作於一千二百五十多年前,但生動的文字,真摯的情感,依然打動著今天的讀者。
        記得恩師陳耀南教授在南洲國學社講課時說:“中文穩定性真好,可以讓我們欣賞讀懂相隔這麼久的古文。然而,歐洲語系的外文,即使隔了幾百年,要現代人看懂他們祖先留下的文字,恐怕也不那麼容易吧。”
        教授說得對。但是,對我們這一代60年代出生在大陸,80年代畢業於大學的“六八式”,讀古文其實也不容易。蓋因該讀書的時候沒好書讀。小學讀的是淺顯的現代語文,中學雖也接觸到一點之乎者也,但真正讀通背熟的古文名篇,能有幾篇?況且,高中讀的那一點古文,都是為了應付高 考,哪有心思去細心品味,認真誦讀呢?所幸,移民澳洲悉尼,遇上名師開課,有機會聆聽陳教授講解古文,再藉參考書籍,漸漸也略能品出點古典文學雅趣來。扯遠了。還是回到李華的《弔古戰場文》吧。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傷心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
       這是《弔古戰場文》開頭一段。譯作現代文即是:“多麼遼闊啊﹗平平 的沙漠,無邊無際,空空蕩蕩地,看不到人影。河水像彎曲縈繞的衣帶,群山重疊錯亂。黯淡啊﹗一片淒涼憔悴的氣像,風聲是悲哀的,日光是昏暗的。蓬蒿折斷 了,野草枯死,寒氣凜冽,像降了霜的早晨。天上的鳥兒在空中飛翔不敢停落,地上的野獸沒命地奔走,甚至離失了隊群。亭長告訴我說︰「這是古時的戰場啊,常 常整團軍隊完全覆滅在這裡。往往有鬼魂的哭聲,天陰的日子就能聽到。」傷心啊﹗這是秦朝呢?漢朝呢?還是近代的呢?”(註:譯文源自陳耀南教授所著的《古 文今讀》一書,《弔古戰場文》是該書收錄的眾多歷代散文名篇之一。坊間有多種譯文版本,筆者以為陳教授的翻譯最准確貼切。)
       文章一開頭就以疊字加虛詞帶出全句“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 一下子把讀者帶入了荒無人煙,悲涼蒼茫的古戰場。隨著行文的繼續深入,讀者仿佛置身於一個天色昏暗,陰森肅殺的 蒼茫古戰場。那裡連風聲都滲著悲涼,鳥兒都不敢停落,野獸也要拼命避閃。天底下還有比這更荒涼的地方嗎?“鳥飛不下,獸鋌亡群。”凄美的文字,如此精煉, 表情達意,恰如其分,古文之洗煉,有見於此。
       接著,作者憑其豐富的想像,以“萬奔走,連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闊天長,不知歸路。寄身鋒刃,腷臆誰訴?”刻畫士卒行軍生活之艱,飽受戰爭煎熬之苦;身處險境,歸期無望,哭訴無人的絕望郁悶之情,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作者對兵士的深切同情。
       憑著想,作者描寫沙場激戰一幕:“利鏃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聲析江河,勢崩雷電。” 寥寥數語,繪影繪聲,將兩軍交戰,殺聲震天,衝鋒迅疾,江河欲裂的戰場大特寫,展現在讀面前,弱小心靈受此震顫,禁不住嘆一聲:唉,戰爭真是太可怕了!
       激戰過後的沙場,是一片陰森死寂。李華文中的“兮”字騷體句段,如泣如訴,將將士的酸苦哀怨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鼓衰兮力盡,矢竭兮弦絕;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 生死決。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骨暴沙礫。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魂魄結兮天沉沉,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且看陳教授的譯文:
    (聽……)鼓聲低沉了,力量已經耗盡;(看……)箭射光了,弓弦已 經拉斷。白亮亮的鋒刃交擊啊,寶刀也都砍斷。兩方面的大軍互相逼近啊,就要拼個死活!投降吧?終身要淪落夷狄;戰鬥吧?(眼看)就(死無葬身之地,而要) 暴露在(當下的)沙礫上。鳥兒沒有聲音了,群山寂寂。黑夜漫長啊,風聲淅淅。冤魂集結一起啊﹗天色陰陰沉沉。鬼神都來了啊﹗濃雲密密。連日光也寒冷啊﹗照著短短的草;月色更是凄苦啊﹗映著白白的霜。
       夜長山寂,風悲雲烏;日寒草短,月苦霜白。這悲涼的景色,映照的是將士更為凄苦絕望的內心。讀這樣文字,誰能無動於衷呢?
        李華的《弔古戰場文》,讓我又一次感受到 文字的力量。不是說理,不作爭辯,而是以生動的筆觸,細膩的描寫,讓人感同身受,體悟到戰爭的殘酷與恐怖,激發起人們的反戰情緒。“我們不要戰爭!”讀畢 《弔古戰場文》,我聽到了發自內心的一聲怒吼,那是讀者與作者的共鳴。



评论专区

tian2014-11-20发表
过来学习学习
tian2014-11-20发表
过来学习学习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