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从《新文苑》的《诗情画意》说起
作者:黄冠英  发布日期:2012-01-07 02:00:00  浏览次数:2457
分享到:
                                ——初学古诗小议
 
        偶尔在澳洲新报《澳华新文苑》上读到《诗情画意》,感觉如同捡到茵茵草地上的遗珠。它晶莹剔透,璀璨夺目,怡悦喜人!《诗情画意》是由姜长庚的摄影与张晓燕的配诗所组合。画之取景佳,诗的意味长,婉约清新,沁人心肺。且看2011528日刊登的《爱鸟》,画面摄影是两只鹦鹉,身子紧靠,并立于半圆上弦月下的枯枝之上。配诗是:“没有文字/ 没有誓言/ 没有离弃/ 没有背叛//  有的只是比翼双飞/ 有的只是并肩依偎/ 有的只是长相厮守/ 有的只是夫唱妇随”。一共只28句,我大约仅用两三分钟即读毕,然而留下的印象将相当久长。诗画的主体,当然是写鸟的。上一节虚写,写静。描绘两只小鸟默然相拥的痴情之状,然而连续4个“没有”,不但写出相爱的神态,也烘托出夜之宁静、神秘与温馨;下一节实写,写动。深入开掘,又连续以4个“有的是”,将无限忠贞的行为与情愫表达到了极致。上下两节动静结合,由浅入深,自表及里地刻画了鸟之优美可人,与画互映,共同构成情思切切的幽深、开阔的意境。题目“爱鸟”也可作二解:一是鸟自相爱;二为人亦爱鸟。读者从如刀月下卿卿我我,缠缠绵绵的鹦鹉,自会联想起情深意笃的小恋人。因此画与诗写鸟也是写人,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再举个近例,是同栏前一期刊出的《寂静的山庄》。姜长庚拍摄的好像是徽州的民舍。那是在一池静水的彼岸,寂立的几幢古民居,白壁、黑瓦、马头墙。 张晓燕配写的也是2节小诗:“驮着历史的荣辱悲伤/ 停泊在寂静的湖面上/ 静看生命的起落兴衰/ 不曾染指飘过的尘埃//  岁月苍老了你青春的面庞/ 你依旧静成梦一样的殿堂/ 在云飞雾绕的水波间/ 你展示着历史的沧桑”。诗人借助浓淡得宜的朦胧画面,以拟人的手法,道出这独特古建筑群的存在意义,给人以足够的历史感与哲理的遐思。我不想多作其他解读,只指出比之前一首,这诗的句式不尽相同,字数多了,句之长短相差更大。换一句话说,除了这白话诗自由的特色之外,似无太多的共同规律,但一样都诗意盎然,给人以真善美的享受。
       于是联想到我学古诗的苦楚。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固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可在我还当学生时期,毛主席说,古诗格律太严,束缚思想,“不宜在青年中提倡”。他一言九鼎,全国照办。老师不敢教,学子自称快。而我的脑子里却因之空空如也。退休以后,老年人中似乎大有复古之风,争相上老年大学学古诗。我没随潮跟进,及至移居悉尼,方发现海外华人更重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且造诣精深者众。得知有个每周开课传授古诗的诗词协会,欣然报名往当学生。听了一年的课,视野开阔,得到不少闻所未闻知识。古诗词的规矩确实复杂,且不说词与曲,光是“近体诗”(专指唐及其后之律诗),老师就指出讲究“三检查”:一查“韵律”即韵脚,不许出韵与旁韵,力避潜韵;二查“句律”即平仄,是否规范,有无孤平或三平脚?三查“章律”即对仗工整,粘对合格。据说,古代科举取仕时写的律诗,先查韵律,凡走了韵的,二话不说立马淘汰,因为那是“死症”,内容如何考官看也不看了。我的阅读习惯正相反,无论古诗、新诗,必定是先看内容的。门外汉时候只观内容,不顾形式,如今脚尖踩在门槛上,对内容欠佳者仍然放弃,感觉好的才细读,而且是先品诗味,再核三律。自己也试着练习写作近体,发现《平水韵》里面某些“不同韵”的字,现在却是相押的。如用普通话同读为dong的,它分成三种韵,即平声的“一东”、“二冬”与上声的 “一董”。同是去声的song,也分“一送”与“二宋”……如是种种。写诗先得对本本,不可混用。我食而不化又欠耐心,三查五核找韵脚,七拼八凑试章句,直如戴枷而舞。越写越走样,越学越胆小。下过工夫的,形式倒是顺眼些了,可原先“起兴”时的那点点“意思”,却荡然无存了。得耶失乎?惘然无所知。议与同窗,竟有同感者。
        古人写诗,似乎不全绝对遵守规则。那缜密复杂的格律,多为后来人总结、概括出来的。在流传下来的名诗中,“乱律”现象也常见。如有“古今第一律诗”之誉的《黄鹤楼》,多数人完全激赏,却也有人指出其有违格律,甚至干脆说那不是“七律”。我觉得作者崔颢题上墙壁时,并没标明律不律,我们又何苦去争论计较呢?伟大诗人李白不但赞许之,还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他看中的首先是内容,是意境,爱屋及乌,后来连那“不合格”的形式也跟着摹仿起来。
        有位同学说,我们学古诗也得“与时俱进”。此话有理,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习俗变了,语言变了,形式也可以而且应该跟着变化。比如关于韵脚问题,就值得探讨、斟酌。当听到电视里有人朗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流”与“楼”,听来不太切韵,只是习惯了,不觉别扭。若想一定要押韵,除非将“楼”唸成“溜”、“游”,或者将“流”读为“罗”、“河”。王之涣写上这两字时,似无《佩文韵》可先查。我于是猜度,那时的“流”与“楼” 也许都唸成“劳”(Lao)吧。作此想的勉强“旁证”是:据说“保存许多古音”的家乡闽南话,这两个字正是都同唸为“劳”。粤语好像也是。
       现在写古诗在报上发表,如果窥避或少用些旧韵书上虽“同韵”而时下已不是的如“楼”与“流”、“州”和“修”等韵以及生僻的古字,尽量选择现代语,可以减少读者的欣赏阻碍。死抱旧书不放,追寻早已流变的隔世音韵,则有点刻舟求剑的意味。诗毕竟是写给现代人看的,在形式上亦步亦趋,不如在意境上探索创新,如上举诗画配里的白话诗。听说中国大陆已推出新编诗韵,如果是遵照标准的普通话,极有利于推广,其起于青萍,也势将席卷大地。因为文学艺术走出象牙之塔,靠拢并掌握大众,原是人类社会历史进展的指向。
老师说诗贵三美:意境、形式、音乐,太对啦!其中讲究格律的占了三分之二,可见是有道理的,应该认真探讨、学习。然而“意境”即内容毕竟为先。不是说“内容决定形式”吗?我以为,学诗第一注重与呵护的应是内容,是诗意。倘若淡漠了这个重项,形式再美也非上品。作诗而无诗意,难称“诗人”,只能算个“辞匠”。
        规矩是人制订的,自然不无道理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可坚持,有的须修改,有的应废弃,也是自然的事。而突破规矩,有时更有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唐诗纪事》记载,祖詠参加朝廷的举子考试,试题为“终南山余雪”,要求所用官韵,至少得有4次即8句。他只写4句便交了卷。大概也是内容决定形式吧,他认为题意已尽,再写则成多余,可惜名落孙山。然而时间老人最公正,那些中规中矩的答卷已“黄鹤不知何处去”,唯独他的不入法眼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传颂至今。当然,这诗也有板有眼,合格合律,不排除也是能够流传的因素之一。  
 
2011.6.18



评论专区

读者20122014-11-20发表
这网上曾经有过关于新诗与旧诗的讨论,黄先生的体会实在难得!“诗贵三美:意境、形式、音乐,太对啦!其中讲究格律的占了三分之二,可见是有道理的,应该认真探讨、学习。然而“意境”即内容毕竟为先。不是说“内容决定形式”吗?我以为,学诗第一注重与呵护的应是内容,是诗意。倘若淡漠了这个重项,形式再美也非上品。作诗而无诗意,难称“诗人”,只能算个“辞匠”。”
读者20122014-11-20发表
赞同——“死抱旧书不放,追寻早已流变的隔世音韵,则有点刻舟求剑的意味。诗毕竟是写给现代人看的,在形式上亦步亦趋,不如在意境上探索创新,如上举诗画配里的白话诗。听说中国大陆已推出新编诗韵,如果是遵照标准的普通话,极有利于推广,其起于青萍,也势将席卷大地。因为文学艺术走出象牙之塔,靠拢并掌握大众,原是人类社会历史进展的指向。”
安红2014-11-20发表
独辟蹊径,风景在峰回路转处忽现。“规矩是人制订的,自然不无道理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可坚持,有的须修改,有的应废弃,也是自然的事。而突破规矩,有时更有意想不到的好结果。”赞一个!
讀者辛卯2014-11-20发表
一,贊同寫近體詩盡量選用与平水韻相同的普通話音韻作韻腳,方便取得共鳴与交流。 二,推出普通話新韻須慎之又慎,平水韻不可偏廢,以免重蹈“破四舊”覆轍,造成文化斷層,今古不通。印度、巴比倫、埃及就是鏡鑒。其實普通話音韻与平水韻之連繫是有規律可循的,細心比對,多研多習,水到渠成,因為畢竟是本國語言,非學習外語般困難。 三,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化中的翡翠,是中國人值得驕傲的部分。其實平水韻至今仍存活於粵、閩、桂、湘、滇、黔、贛和港、澳、台等省區的中國人以及大部分海外僑胞的語音之中,人口有好幾個億,用新音韻寫詩,對他們豈不又造成一難,獨闢蹊徑或創新能否与傳承相結合呢? 以上是不才提出商榷的問題。
读者20122014-11-20发表
赞同——“死抱旧书不放,追寻早已流变的隔世音韵,则有点刻舟求剑的意味。诗毕竟是写给现代人看的,在形式上亦步亦趋,不如在意境上探索创新,如上举诗画配里的白话诗。听说中国大陆已推出新编诗韵,如果是遵照标准的普通话,极有利于推广,其起于青萍,也势将席卷大地。因为文学艺术走出象牙之塔,靠拢并掌握大众,原是人类社会历史进展的指向。”
读者20122014-11-20发表
这网上曾经有过关于新诗与旧诗的讨论,黄先生的体会实在难得!“诗贵三美:意境、形式、音乐,太对啦!其中讲究格律的占了三分之二,可见是有道理的,应该认真探讨、学习。然而“意境”即内容毕竟为先。不是说“内容决定形式”吗?我以为,学诗第一注重与呵护的应是内容,是诗意。倘若淡漠了这个重项,形式再美也非上品。作诗而无诗意,难称“诗人”,只能算个“辞匠”。”
安红2014-11-20发表
独辟蹊径,风景在峰回路转处忽现。“规矩是人制订的,自然不无道理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可坚持,有的须修改,有的应废弃,也是自然的事。而突破规矩,有时更有意想不到的好结果。”赞一个!
讀者辛卯2014-11-20发表
一,贊同寫近體詩盡量選用与平水韻相同的普通話音韻作韻腳,方便取得共鳴与交流。 二,推出普通話新韻須慎之又慎,平水韻不可偏廢,以免重蹈“破四舊”覆轍,造成文化斷層,今古不通。印度、巴比倫、埃及就是鏡鑒。其實普通話音韻与平水韻之連繫是有規律可循的,細心比對,多研多習,水到渠成,因為畢竟是本國語言,非學習外語般困難。 三,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化中的翡翠,是中國人值得驕傲的部分。其實平水韻至今仍存活於粵、閩、桂、湘、滇、黔、贛和港、澳、台等省區的中國人以及大部分海外僑胞的語音之中,人口有好幾個億,用新音韻寫詩,對他們豈不又造成一難,獨闢蹊徑或創新能否与傳承相結合呢? 以上是不才提出商榷的問題。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