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视点

新闻视点

直击《中澳文学论坛》(第三日)
作者:安红  发布日期:2011-09-02 02:00:00  浏览次数:2401
分享到:

澳大利亚悉尼站《中澳文学论坛》的第三日,也就是最后一日,是由自2008年起担任《澳大利亚人报》的首席文学评论家GEORDIE WILLIAMSON来担任主持人的,研讨的话题是地方感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异地写作;女性写作等。

论坛的主席台上就坐的是清一色的女作家:《朗园》,《武则天》和《高阳公主》等书的作者赵玫(满族);澳大利亚卡奔塔利亚海湾南部高原地区原住民WAANYI部落的成员,小说《GROG》,《PLAINS OF PROMISE》和《CARPENTARIA》的作者ALEXIS WRIGHT;以及作品被译成英,德,日,韩,荷兰等多种文字的盛可以,她的代表作品有《死亡赋格》,《北妹》以及《火宅》等。

 恬淡的赵玫女士,以自身的著述经历描述岁月的荏苒,描述她生活成长过程中的观念地域的时空变换;以曾经代表最繁华,最激进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学作品出自女性之手而骄傲而自豪。她一一表述道:男性的文学创作往往是横向的,变革的,转型的,视野开阔;女性的文学创作则是纵向的,内心自我关照的,个性化的。女性作家鲜明的人本思想,充满自由的精神,使“文以载道”的既往传统被颠覆。 

 赵玫引用沃尔夫在《性别的姿态》中的一句话来阐述她的观点,即女性必须先承认自身性别的局限,才能坚持并保有女性创作的优势。女性的文学创作是整体格局中必不可少的,也应该是最为绚丽最为灿烂的,虽然女性作家的比例远远较于男性更少,尽管为女性作家颁奖时候主席台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 

同时兼具中国广东族裔和澳大利亚原住民血统的ALEXIS WRIGHT作为作家,研究家和社会评论员则在论坛上旗帜鲜明的大声疾呼,重视并保留民族的口传文化;通过立法来保证对即将丧失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收集和保存;每个时代皆有重要的事情,每一个重要的事情都需要解决,国家的疆域地界并不重要,因为疆域地界会被历史的变革而摧毁殆尽,但是地域的包容性中具有源自本性和本心的归属感。 

移民潮前赴后继的奔涌,多元文化的异地交融,全球一体化进程给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带来极为相似的问题,那就是,在这种大前提之下,文学的创作更应该不被政治和政府的威胁式的语言和态度所左右。 

2002年开始小说创作,曾获得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广东省第十四届新人新作奖的盛可以则在平静的心态下,以《从一条卑微的河流说起》为题,娓娓道来她对地域感和女性写作的观念和看法。 

年少时节在家乡垂柳依依青草长堤看白帆驶过的诗意般的经历,给了盛可以为文时候阳刚冷峻,言辞简洁的另类女性作家的风格和气质。那条既是盛可以生命的开端又是文学的启蒙的故乡的兰溪河,让我们年轻美丽的女作家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可避免地携带着对人生的提问和不断的关切与怀疑。 

单调平静生活的底下,露出乡村是贫穷,是饥饿的本质,她对家乡的感情上的矛盾纠结也折射出对现实生活中城市化进程的反映和文学上的理解,来自他(她)们,又怕成为他(她)们,于是“逃跑的生活”就不可避免地展现在她的作品之中。 

以作品《HUNTER》和《DISQUIET》入围多项国际奖项的澳大利亚作家JULIA  LEIGH则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强调自然的概念,荒野的概念,和经历自然的必要性。入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太久了,人类早已彻底或不彻底的忽略了那个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人类的内心应该是自然的安放点,而且是最终的安放点。 

论坛的最后,专门由女作家们参与与会者的提问,当被问及";什么是为文学的幸福"时,女作家们给出了回答:故乡和地域无边界的内心化;在文学创作中表述自己的真实;找到人生自何处来往何处去的案底;人生痛苦解除的一刹那。




评论专区

田地2014-11-20发表
那天没去,得好好看看,补上这一课。挑出一句经典—— 男性的文学创作往往是横向的,变革的,转型的,视野开阔;女性的文学创作则是纵向的,内心自我关照的,个性化的。女性作家鲜明的人本思想,充满自由的精神,使“文以载道”的既往传统被颠覆。
田地2014-11-20发表
那天没去,得好好看看,补上这一课。挑出一句经典—— 男性的文学创作往往是横向的,变革的,转型的,视野开阔;女性的文学创作则是纵向的,内心自我关照的,个性化的。女性作家鲜明的人本思想,充满自由的精神,使“文以载道”的既往传统被颠覆。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