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是谁贡献了“嗟来之食”这个成语
作者:蔡成  发布日期:2011-08-05 02:00:00  浏览次数:2481
分享到: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陈寅洛全家五口此时正落魄香港。当时缺衣少食,有位日本学者敬重陈寅洛先生,特写信给日本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立刻发文令日军香港司令部关照陈寅洛,司令部赶紧采取行动,派宪兵给陈送去许多面粉。不过,陈寅洛与夫人唐筼宁愿饿毙,对嗟来之食嗤之以鼻,坚拒不受。
这是现代版的君子不吃嗟来之食。
陈寅洛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创造个把词语当然不是难事,可他不是“嗟来之食”的创造者,他是“使用者”而已。
还是在抗战时期,胡风颠沛流离至重庆,任教于迁徙至陪都重庆的复旦大学。学校里出台一个新政策,凡教授都得加入国民党,否则解聘。学校许胡风以挺诱人的条件:若加入国民党,薪资马上提高至一百多元,且委以专职终身制。该时胡风的父母全家20多口人,都在逃亡途中,经济重任全落胡风身上。有熟悉胡风困境的朋友奉劝他,为了吃饭,为了活命,为了全家人的身心健康,就入了国民党罢。胡风愤然作色,声称决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果然被解聘,砸了铁饭碗。
这也是现代版的君子不吃嗟来之食。
胡风讨厌国民党,可他没有坐国民党的牢,后来却坐了被他认可的共产党的牢,还差点儿把牢底坐穿。这段荡气回肠的伤心史,不提也罢。
胡风同样算不上“嗟来之食”的原创作者。
贡献了“嗟来之食”这个名气挺大的成语的人,名叫黔敖。
陈寅洛和胡风都是学富五车的高级“臭老九”,我想他们定然读过《礼记》。黔敖,就是《礼记·檀弓下》里面“君子不吃嗟来之食”故事中的男配角。
史载,黔敖同志是个大款。男。当他出演“不吃嗟来之食”这幕短剧男配角时年龄几何,身长几许,《礼记》里没说。《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其作者是西汉戴圣。因为还有一个戴德(戴德与戴圣是叔侄关系)也编撰了一本篇目更多的《礼记》而被人称为“大戴”,戴圣也就被人唤作“小戴”,人家小戴都不关心黔敖德年龄身高和长相,我又何苦去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哉。
现在讲黔敖的故事好了。
战国时期,诸侯征战不休,人祸连连。你抢我一块地盘,我夺你一群牛马,都可以引发战争。甚至于,因为看上了人家的娘子,马上跑回家吆喝一帮喽啰灭了人家的国的事偶尔也有发生。《礼记》里就透露了这么一个在史书上至今找不到明细账的但实在是耸人听闻的大案要案。一个名叫“”的诸侯国的国王,因为在酒宴上被另外一个诸侯国“”的王后娘娘美色迷住了,按耐不住心中欲火,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把诸侯“”灭了,把人家的美娇娘抢回家去了。娶太漂亮的老婆果真是件比较危险的事啊。当然,如此红颜祸国的事情还是不多的,更多的原因是太多诸侯王总惦记着要做一个成功的男人,比如当列国众雄的霸主之类,于是不断挑起战争,借以消灭其它诸侯国,扩大自己国家的疆域。
除了战争频繁,天灾也不时来凑热闹。洪水和干旱是最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去的天灾,过去是,现在仍是,中国也由此一代又一代生产了不少抗洪抗旱英雄。
故事发生的这一年,齐国发生了饥荒,民不聊生,只好四处逃荒。
此时黔敖出场了,他既然是个大款,即便灾荒年月,自己家吃饱喝足肯定没困难。值得表扬的是,他不是为富不仁的富人,比起今天靠房地产发了大财的人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善良。
并非响应任何党政机关的号召,黔敖主动在大路边摆上大量食物,免费供应饥民,展开一个人的救灾。至于这些食物是熬的稀粥还是馒头包子窝窝头,且不管。
远远的,有个饿得面黄肌瘦的人走过来了,他衣衫褴褛,却始终抬手用衣袖遮挡面孔(难道是面有羞愧),鞋子拖拉着擦地而行,步履蹒跚,身体东倒西歪,瞧那样子十有八九是快撑不住了。
黔善人赶紧左手拿吃的,右手端喝的,对他大喊:“喂,那位老兄,你快过来吃点东西!”
孰料,这个饿得有气无力的仁兄竟不给面子。他努力抬起头来,仰脸朝黔敖翻翻白眼,摇一下头。他真的只摇了一下头,他实在没多余的力气。过罢好一阵子,他对黔敖正色道,你知不知道我为何落到现在的地步吗,就是因我不肯接受你们这些施舍者动不动大声吆喝别人快来吃东西的态度。
这位有骨气的仁兄实在是饿得够呛了,也就没有多话,如果他贵体还算康安,估计他会无偿给眼前的这位大善人上一堂意义深远的伦理课。比如,他可这样意味深长地开展批评教育工作:“我说你这位同志啊,做善事不是竖红旗拉横幅敲锣打鼓在电视上露张脸,做几个花样游泳动作就算功德圆满,做善事首先是要有一颗扎扎实实的善心,态度要端正,对待受施者要有起码的尊重。”
黔敖算得上一位货真价实的好同志,他绝非沽名钓誉的混帐东西,他被一个快饿死的人将了一军,没勃然大怒,没风言风语立马回以嘲讽,更没恼羞成怒立马收起锅碗瓢盆回家不再赈灾了,而是满脸羞惭地赶紧向这位饥民道歉。意外的是,那人仍不买账,好话歹话说尽,依旧拒绝吃喝,最终也就没有逃脱英勇牺牲的命运。
这则故事,想必是中国人热衷于颂扬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中国高尚风骨的原始版本。据说,黔敖原本仅仅是齐庄王手下的一个藉藉无名的大夫,但由于出演了《礼记》里的一个配角,由于一个“嗟来之食”成语,黔敖也就在中国文化史里闯出些名声来了。我们该明白,在儒家经典四书五经里哪怕仅仅露一把脸,也不简单哪。
数年前,我在深圳生活,有日看报纸,眼神居然在漫不经心地快速浏览里注意到一条短屁股新闻:山东某地发现黔敖坟墓,希望有关单位能把坍塌严重的土堆保护起来。理由是,黔敖曾在《礼记》里登台亮相,所以他算得上一个历史文化名人。既然是历史文化名人,坟墓就该重点保护。我记得自己阅读该新闻时在心里偷偷冷笑了几下——人家贾谊的响亮名头,哪是黔敖所能望其项背的。但湖南长沙的太傅故里都成了堆放柴禾的废屋子,你黔敖的坟墓想得到保护,似乎有点子白日做梦吧。
跟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相比,黔敖确实算不上什么大角色,但整个封建皇朝时代,凡读书识字的人,我想定是无人不识你黔敖君了。
为什么呢?这就得归功于儒家老大孔夫子。
儒家思想特别强调人要有骨气,万万不可全身骨头不缺一根,但根根都是软骨头。《礼记·儒行第四十一》说:“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儒家兄弟们宁愿主动把脑袋送往断头台,也决不容忍侮辱。这,其实就是“君子不吃嗟来之食”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突出表现。
犹记我读中学时的一篇课文,文章名大约是《乐羊子妻》。
一个名叫乐羊子的人,有天在路上捡到一坨金子。这位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模范丈夫,他没把金子收进自己的小金库以备往后暗地操作小动作时候之需,而是一回家就把金子交给了老婆。哪料,老婆不但不表扬他,问明金子来路后还不轻不重地批评了乐羊子一番。
这位乐羊子的老婆绝不是一根葱似的小人物,而是大有来头,她对老公的批评不是一般的隔靴搔痒,而是一堂高规格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她采取教育方式也不是破口大骂甚至对老公采取武力袭击,而是治病救人式的劝诫。
教科书载:乐羊子妻当时说道,“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大致意思就是说,人家有志气的人决不会喝盗泉的水(哪怕那是营养元素挺多的无污染的矿泉水),廉洁方正的人决不会吃嗟来之食(哪怕那是人参燕窝海鲜鲍鱼)。你捡到一块金子就屁颠屁颠拿回家据为己有,我的达令啊,你这是得不偿失,把自己的高尚情操当成一块破抹布扔进粪池子啊。
乐羊子听了老婆的话,羞愧得恨不能尖起脑袋找个地缝钻进去。后面的情节发展是这样子的:乐羊子灰溜溜捧起金子,把它送到野地上去。这金子,谁爱拿去就拿去吧,我乐羊子是不会再拿它污浊自己的心灵啦(难不成路不拾遗拾金不昧的中华优良传统即从此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时“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一人格道德标准连家庭主妇都在努力达到。并非古时有普及教育集体扫盲的光辉事迹,而是那时候的人对思想品德对人格情操的追求,比今天的人对钱财权势对美色淫欲的追求要强烈万万亿倍。
正因如此,志士和廉者在中国方能风起云涌长江后浪推前浪代代皆有名士出现。才会有宁愿饿死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才会有不肯屈服于匈奴高官厚禄诱惑却选择凄冷北海牧羊的苏武,才会有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园居的陶渊明,才会出现拒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名士风流,而这些风流千古的人物,也许莫不受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熏陶,也就是间接受到了黔敖提供的“一词之育”。中国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那么,名人志士们都得好生感谢黔敖君奉献了道德教育的一个世代飘香经典。
如果落在美国人身上,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事怕是不可能发生吧。
曾读一篇文章,美国人写的,说是他很奇怪朝鲜战争时,中国军队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会战斗到底决不退缩,非得直至最后一个人也彻底光荣才罢休。而美国军人在战场上是另外一个局面,一旦被包围,打到最后,胜败已定,眼看着再战斗到底肯定死路一条,他们就见机行事,放下武器,服输算了。在美国人心里,自己的生命才是第一重要。
紧要关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在美国人眼里,懒得去理。他们更信奉生命是上帝给与的,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就等于不把上帝当回事。如果他们知道中国还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及“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标语,那么他们一定会把这些另类言论奉为热爱生命的经典。
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接受的向来是庄严肃穆的正统教育。而正统教育基本上就是把儒家老大说的话照本宣科塞进自己脑子里,就是按照当政者的安排,用一切有益于巩固当政者政权的统一思想来武装头脑,诸如“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思想意识也就人人皆知了。
其实,《礼记》里的齐人不受嗟来之食故事,还有一个小小的尾巴: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曾子也不知从哪听到这件事,大发感慨:哎,事情真不该弄成这样子啊。人家黔敖无礼吆三喝四,你当然可以拒绝,但人家既然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诚心诚意道了歉,你就可以安心吃救济粮了啊,何苦因为他人一时糊涂的错误态度而死扛硬杠非得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搭进去吖。
那个终于饿死的齐人,在我看来,果然有骨气,但实在算不上一个善良之辈。一个善良之辈,应该是这样子的,指出别人的错误,再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若人家改了,就该像曾子所言,大快朵颐美食;若别人死不悔改,你再以死相谏展示个人英雄主义不迟啊,
关于齐人不受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中的曾子点评小尾巴,我意外地发现,太多人对它视而不见。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条主义文章,扔掉小尾巴,当然无损于教育意义,然而如把这个小小的尾巴也学习一番,很有助于提高我们可怜的智商。
说到故事的小尾巴,顺便说说,我们中学课本中的《乐羊子妻》其实也有一段不小的尾巴,可惜被我们的教材编写人员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它阉割了。
在我看来,那截尾巴更能体现乐羊子的老婆重节轻利的高尚风骨,借此向人民群众灌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思想更具无穷威力。
《后汉书·烈女传》中这么补充乐羊子妻的灿烂事迹。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大致意思如下。
有天隔壁邻居家的鸡犯糊涂,跑到乐羊子家来了。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原则,乐羊子的娘老子就把这只主动送货上门的鸡宰了,细火慢炖做一道鸡煲美滋滋享受。乐羊子的老婆见婆婆吃得起劲,心里着急,因为根据古时的家庭礼仪,婆媳之间,媳妇不能对婆婆说三道四只有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份。后来,乐羊子老婆灵机一动,就对着满锅喷喷香的鸡抽泣起来。婆婆奇怪,儿媳妇不吃美味的鸡就不吃呗,为一只鸡你伤那门子心嘛,难道是想留条活口让它慢慢生蛋不成,实在忍不住旧细问究竟。乐羊子的妻子解释道:我不是伤心这只鸡啊,令我伤心的是我们家是破落户,害得您老人家想吃鸡都只能拿别人家的鸡下手……
婆婆听了,心里立即明白了,聪明又懂礼仪的儿媳妇这是敲山震虎啊。我是痴长了几十岁呵,竟不如自己的儿媳,居然偷盗了别人的鸡来享受。她好生羞愧地当即把煮熟的鸡给倒了。
过了好些时日,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有个歹徒看到乐羊子妻漂亮,就企图强暴她。这个歹徒想了个馊主意,他没有直奔目标,而是劫持了乐羊子的娘亲,他以为这样可以轻易逼迫乐羊子妻就范。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乐羊子的娘亲自然吓得够呛,她大喊大叫,把儿媳妇唤来了。惊慌之下,乐羊子妻没有失措,她顺手拿起一把刀冲向歹徒,想救婆婆。歹徒色迷迷地看着乐羊子的妻子,威胁道:你把刀放心,老老实实顺从我,让老子我快活快活,我保证不动你婆婆一根毫毛,你要是不痛痛快快顺从我,对不起,我一刀就把你婆婆结果算了。
乐羊子的妻子仰天长叹一声,没丝毫犹豫,她将刀往自己脖子上一抹,顷刻魂消魄散。歹徒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幕,阴谋没有得逞的他对乐羊子妻顿生敬慕之心,也就没杀乐羊子母亲,急匆匆夹着尾巴溜走了。
齐人饿得头昏眼花因施舍者态度恶劣嚣张傲气,也就愤愤然宁愿饿死而不吃嗟来之食。不畏威逼的乐羊子妻为了救婆婆于刀下,又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气节,视死如归横刀自刎,显然比“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齐人更显高大。
谢天谢地,《后汉书》里说太守替她把仇报了。歹徒被抓获,通通格杀勿论。怎么抓的,谁立的功,没说,那不重要。

上一篇:妇人不立乘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