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谈坦率坦诚
作者:李南方  发布日期:2011-08-03 02:00:00  浏览次数:2669
分享到:
           从说话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坦率坦诚。

           比如说:有一个老人肚子饿了,想吃粥,但又不老实对儿媳妇说:“我饿了,请你煮粥。”,他却问:“你要吃粥吗?”,这样问表现了一种背后隐藏的意思:如果你要吃粥,就顺便多煮一些,不是我想吃,我也没有要你煮,我没麻烦你,总之,是因为反正你也要吃,我顺便搭你多煮一些;另一个相似的例子:一个聚餐会结束后有一些剩余食物,有一个朋友很想打包带回家,省得晚上张罗一顿晚餐,这原本只是人之常情,他却不肯老实对主人家直说:“我想要这些剩余的食物,我可以打包吗?”,他却问:“这些剩余的食物你不留了吧?”,这样问的背后意思是:如果主人家回答说不留,那就正合他意,是因为主人家不留,所以他帮忙主人家处理这些剩余的食物,他并不说他想要,也没有问:“我可以把这个打包带回家吗?”,总之,是因为主人家决定不留,所以他打包带走是顺便的。

         同样的例子很多,就是把主题“我饿了,我要吃粥”和“我想打包”给淡化了。说来说去,这两个人不坦率不坦诚说出自己心中所要的,却转弯抹角想得到自己所要的,目的都是想淡化自己真正的意愿。这其实是一种圆滑的心态。这种心态如果用在一些较严肃的问题上,通常就会把事情搞砸,因为提出问题的一方逃避正视主题,淡化主题,让人去猜测揣摩来意,令人觉得不爽,极可能影响双方的互动。

         可能有人会说,直接说出自己想怎么样,想要什么岂不是太直接太不客气了,如果遭到拒绝,岂不是很尴尬。笔者认为宁可尝尝这种尴尬,还胜过让人觉得你圆滑和不老实。最重要的是在坦率的同时,不忘尊重和诚恳。与人互动,朋友或亲人相处,何必有这类顾虑,搞到别人很累,自己也可能很累,而结果却给人一种圆滑不老实的印象,甚至认为你得了便宜还卖乖。

         生活中有一个也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人在为儿女筹办婚事时,双方家长都在揣测对方会提出什么要求,在讨论时又为了面子,而不愿意坦诚磋商,互相体谅,结果是双方的互动出现矛盾,亲家之间出现了本可避免的芥蒂。

         坦率坦诚也是做大事的一个重要原则。印象很深刻的一个经典是,香港回归之前中国和英国谈判的过程,中英政治角力的一个片段:中国要收回香港殖民地的主权,英国对此没有异议,但很希望继续保留英国人管理香港的治权,这时候,争取香港治权已成了英国人退而求其次的一个重点,只是在主权的谈判中,它似乎比较次要。邓小平对此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撒切尔的这个提议。对中国来说,香港的回归是主权包括治权的实质回归,哪儿有商量的余地。邓老的态度是直率的,没有丝毫逃避中国要完整收回香港的决心,不要虚有其名的主权,至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则是中国人自己家事的安排,再也轮不到外国人来管。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有人要淡化,其实是想强化另一个主题,你不要被他转移,而是直接地紧紧地围绕你的主题就行。

        一些人活得潇洒快乐,活得海阔天空,因为他们活得坦率坦诚!朋友,你说是吗?      

 

201181 日写于澳洲阿德莱德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