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努力克服言語“ 然後癖 ”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10-01-04 02:00:00  浏览次数:2190
分享到:
  海內外有不少中國人﹐包括一些平民百姓﹑青年學生﹐一些公務員﹑上班族﹐甚至還包括一些專家學者﹑電視主持人﹐常常愛講“然後”二字﹐並且到了成癖的程度﹐致使“然後”重複過多﹐文理不通﹐話語囉嗦﹐令人生厭。對於這種語言毛病﹐我們不妨稱之為“然後癖”吧。  
            “然後癖”和結巴(口吃)同屬於習慣性語言缺陷﹐不同的是前者表現為言語重複﹐後者表現為言語中斷。試以下面三句話為例分析之。注意﹕句子中的“唔唔唔”表示結巴﹐(然後)表示“然後癖”﹕
            (1)﹐我去了一躺北京﹐唔唔唔(然後)第二天我去了上海﹐唔唔唔(然後)我在那裡見到了他。
            (2)﹐我責怪於他﹐唔唔唔(然後)我知道我錯了﹐唔唔唔(然後)我一定向他道歉。
            (3)﹐因為天氣不好﹐唔唔唔(然後)交通又不便﹐唔唔唔(然後)那天的約會就取消了。
            從以上三個例句可以看出﹐“然後癖”和結巴發生的位置相同﹐是一種互換的關係﹐也就是說“然後癖”是對結巴的一種替換。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像呢﹖原來結巴和“然後癖”都是情緒過度緊張所致﹐不過結巴多為說話遲鈍者所為﹐“然後癖”則多為說話利索者所為。說話利索是一個難得的優點﹐然而在情緒緊張的情況下﹐利索也會變成囉嗦。囉嗦如“這個﹑這個”﹐“那麼的話﹑那麼的話”﹐“怎麼說呢﹑怎麼說呢”等等﹐這類囉嗦十分明顯地妨礙話語的通暢﹐又難聽﹐連囉嗦人士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然後癖”也是屬于這類囉嗦﹐不過“然後”是表示承接關係的介詞﹐單獨時不產生任何語義﹐跟其他詞組結合時也不太容易產生歧義﹐即使你在一句話中多說了幾個“然後”﹐那句話的意思仍然基本不變﹐而且似乎給人某種“有文化”的印象﹐所以它能夠巧妙地對緊張情緒進行偽裝和掩飾﹐難怪囉嗦人士對它情有獨鐘。
            “然後癖”既然是一種語言毛病﹐就應該下決心加以克服﹐不能認為它比結巴強一點就呵護之。有些人的“然後癖”已經相當嚴重﹐講起話來就好像燃放一長串“然後”不知何時了的鞭砲﹐夠嚇人的﹐若不盡早克服﹐恐將演變成一種語言病毒而到處傳染啊﹗

上一篇:說話和寫文章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