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

李南方:关于作品讨论回应谭毅和进生
作者:李南方  发布日期:2011-07-28 02:00:00  浏览次数:3233
分享到:
感谢主持人和进生先生盛情邀请我参与张劲帆作品的讨论。
      我一直有留意张先生的一系列新的、旧的作品和文友们的评论,但我个人并无打算进入深入的探讨,主要是因为对张先生的作品还没有做一个深入而全面的阅读,草率发言是不适当的。我曾把这个看法告诉谭毅老师,也感谢她的邀请。
         坦白地说,我最近贴到“澳华文学网”的“对‘谈理性的评论’的一点补充”是有一般的针对性的,就是我们广大的海外华人社区减少了一直存在的左右立场的内斗,开始涌现以理性的态度看中国,评论中国,对中国展示理性的关怀、批评和期望。我也不否认这篇文章也是从一些文友在张劲帆作品讨论中涉及的内容和态度给我的启示。
         在这,我想稍微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当然是我个人的感觉,我认为有几个讨论的内容都牵涉到作者张劲帆和讨论者内心深处对一些中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及其分歧。这当然会引起读者群包括我的联想思考,我发现,症结在于海外华人在批判和评价中国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同时,该采取什么态度看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对此,大家可以平心静气地讨论;我也发现,讨论者各在文字中表现了个人的很深的历史情结,生活记忆或者个人信念和理念,我认为这些都应该获得理解和高度尊重,但,在讨论的文字当中,双方辩论的辛辣用词,针锋相对的讥讽姿态令人感觉流于僵硬和偏激,这导致讨论双方都失去了互相尊重和冷静,使用了有伤害性的语言,各说各话,甚至离题,结果冲撞收场,失去探讨历史和作品的学术讨论的本意,对此,我觉得失望。
         以上可说是我个人对有关的一些讨论得到的印象。我相信进生先生会同意我,不要让讨论流于无聊的争辩。我们尊重作品,那是作者辛勤的耕耘,它袒露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底线,作者对自己的理念,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个人的坚持,必将在理性的评论的阳光下受到审视,好的作品必有存在的价值,相反,必遭淘汰;我们尊重评论中理性的部分,它应该是评论者给我们深入的心灵的挖掘和启示,让大家分享作品精彩的亮点,也揭开作品的不足或残缺的一面。我想问,到目前为止,张劲帆作品讨论的各方是否有这个收获?
         理性的读者期望读到理性的评论!
 
 2011年7月28 日写于阿德莱德



评论专区

卓别林2014-11-20发表
主持人,说理性评论说了好几天了吧?怎么没见谁理性啊?连评论都没了!想起某个人说过的一句话:悉尼没有文学批评。还真是!
进生2014-11-20发表
我非常尊重先生独立思考后对澳华文坛,文友作品,及对“以文会友”讨论过程观察得来的个人印象。这种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提倡,坚持并得到诚挚呼应。我尤其愿意重复先生所言:“我们尊重作品,那是作者辛勤的耕耘,它袒露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底线,作者对自己的理念,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个人的坚持,必将在理性的评论的阳光下受到审视,好的作品必有存在的价值,相反,必遭淘汰;我们尊重评论中理性的部分,它应该是评论者给我们深入的心灵的挖掘和启示,让大家分享作品精彩的亮点,也揭开作品的不足或残缺的一面。”而且,我还愿意增加一点我一向的坚持:能尊重自己的作品,也才能尊重他人的作品。我相信先生也会同意我。 感谢先生如此坦诚。也感谢谭毅博士的操心。
卓然2014-11-20发表
卓老衲在这里还有一帖哪?悉尼岂止没有文学批评,甚至也没有文学幽默!
主持人2014-11-20发表
谢谢黄潮平、进生和李南方的积极参与和建议。其实,我在和谭毅商谈此次讨论会时是定了方向的,那就是——理性。我们不搞毫无价值的胡吹乱捧,也不搞粗俗的炒作。我们只谈文学,只谈写作,有一说一。只是,网络世界有时很难控制的,比如,谁都可以跟帖,而且不是实名制度。我们只能尽量引导。细心的读者应该能注意到,我们从不把那些粗俗恶搞的跟帖列为精华帖的。再一次谢谢大家。
阮惠珍2014-11-20发表
我不认识李南方先生,但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理性的读者期望读到理性的评论!"而不是过激的言词,讥讽的口吻,更不应出现“敌军围困万千重……”的硝烟战火。如果文学评论卷入文字伤害,那就兴味索然了!
阮惠珍2014-11-20发表
我不认识李南方先生,但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理性的读者期望读到理性的评论!"而不是过激的言词,讥讽的口吻,更不应出现“敌军围困万千重……”的硝烟战火。如果文学评论卷入文字伤害,那就兴味索然了!
卓别林2014-11-20发表
主持人,说理性评论说了好几天了吧?怎么没见谁理性啊?连评论都没了!想起某个人说过的一句话:悉尼没有文学批评。还真是!
卓然2014-11-20发表
卓老衲在这里还有一帖哪?悉尼岂止没有文学批评,甚至也没有文学幽默!
主持人2014-11-20发表
谢谢黄潮平、进生和李南方的积极参与和建议。其实,我在和谭毅商谈此次讨论会时是定了方向的,那就是——理性。我们不搞毫无价值的胡吹乱捧,也不搞粗俗的炒作。我们只谈文学,只谈写作,有一说一。只是,网络世界有时很难控制的,比如,谁都可以跟帖,而且不是实名制度。我们只能尽量引导。细心的读者应该能注意到,我们从不把那些粗俗恶搞的跟帖列为精华帖的。再一次谢谢大家。
田地2014-11-20发表
你好。谢谢。再见。
黄潮平2014-11-20发表
进生`李南方文友的观点与我几乎不谋而合。我们需要先明确研讨与辩论的目的是:相互提高,其过程应是:理性的 ,而心态是:敬人,(然后才能)人敬 。再次感谢譚毅总编与田地会长,让大家开了眼界,看到了澳华文坛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田地2014-11-20发表
你好。谢谢。再见。
黄潮平2014-11-20发表
进生`李南方文友的观点与我几乎不谋而合。我们需要先明确研讨与辩论的目的是:相互提高,其过程应是:理性的 ,而心态是:敬人,(然后才能)人敬 。再次感谢譚毅总编与田地会长,让大家开了眼界,看到了澳华文坛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进生2014-11-20发表
我非常尊重先生独立思考后对澳华文坛,文友作品,及对“以文会友”讨论过程观察得来的个人印象。这种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提倡,坚持并得到诚挚呼应。我尤其愿意重复先生所言:“我们尊重作品,那是作者辛勤的耕耘,它袒露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底线,作者对自己的理念,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个人的坚持,必将在理性的评论的阳光下受到审视,好的作品必有存在的价值,相反,必遭淘汰;我们尊重评论中理性的部分,它应该是评论者给我们深入的心灵的挖掘和启示,让大家分享作品精彩的亮点,也揭开作品的不足或残缺的一面。”而且,我还愿意增加一点我一向的坚持:能尊重自己的作品,也才能尊重他人的作品。我相信先生也会同意我。 感谢先生如此坦诚。也感谢谭毅博士的操心。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