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反思华族根性的《乌有七日谈》
作者:张奥列  发布日期:2023-09-30 22:15:01  浏览次数:524
分享到:

相信澳洲和新西兰的读者,对《乌有七日谈》很容易产生共鸣,因为书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所处的华人社区。或者在各种场合中你碰到很多这样的人,或者三五知己聚谈中你听到很多这类的八卦,又或者,你自己身上也有某些相似的行为曾不断反思。总之,对这些故事,这些人物,你似曾相识,但又不能对号入座,因为它毕竟只是一部针砭海外华人社会乱象的寓言式的虚构性作品。

 从作品架构上看,新西兰作家沿滨、海风的这部长篇小说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十日谈》的风格,以瘟疫为背景,躲在别墅开讲故事。但《乌有七日谈》把聊侃设计为七天,对应新冠疫情的标准隔离期七天,恰好也与圣经情景对接,神创世纪是七日,造出了日、天、海、地、畜、人,然后安息。七日谈,有一种天地阴阳连环的遐想。两位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经验,联手旧瓶装新酒,虚拟了一个乌有国,却装进了南半球岛国真实的华人社会。

 作品让三对中青年华人在新冠疫情期间于一处偏僻庄园隔离七日,每人每天讲述一个故事以消磨,六人围绕七个主题(信仰、梦想、奋斗、爱情、教育、 死亡、希望),故事套故事,有如人生多重奏、多声部。庄园虽然环境优美,设施现代化,但偏偏因断电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手机,只有风声海浪声,如同一道隔离墙,与世隔绝。正是这种远离尘嚣,所以能放下烦恼,放松心情,真话实说,无所顾忌地大侃特侃自己的亲身所见亲耳所闻。这些故事几乎涵盖当地华人的各个阶层,从议员、侨领、画家、诗人、作家、音乐家、大学教授、企业老板、到油漆工、快递员、留学生、陪读妈妈、单亲母亲…… 每个故事都在有意无意剖露人性的深层。

在这本新书的封皮后面,我写下了这段文字:七日谈,七种不可忽略的人生情状。作者以虚拟的国度,实景的生活,幽默的笔触,构筑了一幅令人寻味的海外华人移民浮世绘。人生无常,人性无形,忽悠有术,阴阳有序,可谓华族根性,尽在其中,令人掩卷三思。

为何三思?因为华人社会五光十色,甚至许多光怪陆离,居住国的环境与母国的生活也有勾連,华族根性的各种光谱与我们自身也有比照。凡有海外生活经历的人,都能透过故事的表面感受到现实的真酷性。在这样的华人社会,既有信仰的虔诚与虚无,梦想的可期与变调,奋斗的艰辛与暖意,也有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应变。作者采用反讽、戏虐的语言,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假亦真来真亦假,让你慢慢咀嚼,意味无穷。

读这些故事,你可能会感到很负面。如《虔诚的信徒玛丽亚》,尽管每次跪在地上祈祷,但她上教会只为寻伴侣、找工作、搞传销,揩教会油水,沉迷于世俗尘心,暴露其对信仰的虚无。《辞职的牧师》,把求神拜佛看作是与神佛的交易,一边传道,一边享受物质和欲望,非常功利性。《华社楷模范议员》,一个曾经风生水起的华人议员因谋私利而锒铛入狱。但细细思量,作者并非故意去抹黑这些表面光鲜的人物,也不是有意挑出社会的霉点,而是一种“逆向思维”,从人性的软弱中颠覆了人物的光环,颠覆了“美梦”的追逐,有心去探究追梦奋斗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从放纵与自控中找出平衡点。作品写出了华人的小聪明、左右逢源,甚至投机取巧,写出了追求梦想的表层与深层,追梦中个人与社会的道德行为。作者并没有趋同于廉价的堆砌的表面的所谓正能量,而是在“逆向思维”中着力发现问题,打量龌龊,反省自身,不动声色地从反面的映像去投射深层的正能量。我们从困惑中、怀疑中,感知着人类良知的正能量,咀嚼普世的价值观念。

也许有读者觉得这些多带灰色基调的海外游子,对于故土和新乡都是回不去也融不进的“局外人”,他们的尴尬是因其个人的经济目标受到制约。我倒觉得,海外华人是全球化格局下的“局中人”而不是“局外人”,他们的窘迫不在于环境不在于经济,而在于价值观的取向,何去何从取决于你能否脱胎换骨,在大时代中顺应潮流。

作者正是在这种人类文明的公序良俗上审视华人社会,让我们反思海外华人如何让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再子虚乌有。或许,这正是“七日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也是南溟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用心。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