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略谈 “引人入胜”--南溟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作者:黄冠英  发布日期:2019-08-24 22:37:43  浏览次数:1449
分享到:

各位女士、先生们:大家好!

Screenshot_20190825-101315__01.jpg南溟基金慷慨赞助书籍出版,又为新书举办隆重的发布会。我十分感动,深表感谢!也感谢评委们认真、辛苦的审评与推荐! 还要向今天莅临发布会的诸位嘉宾致谢!

接到开会通知时,我已办好了往游俄罗斯的手续,便告诉谭博士,说归来正好可以赴会,但时间仓促,12分钟的“作者发言”就免了吧。她说“不行、必须!”临行前,我只好赶写了篇短文。现在修改一下,拿到会上来唸,以免超时违规。短文题目是“略谈‘引人入胜’ ”。这是从南溟基金的评语中引出来的。前年,拙作《南溟秋兴》得到赞助时, 基金会的评委会来函通知。函中意见这样写:“虽是文集,但有别于一般简短的散文杂文。每篇文章都写得比较长,能够较好地发挥个人的思想和见解,每篇都能引人入胜,多数都有些个人的洞见:或引起共鸣,或激发深思,文笔老到,学识也算是丰富,分析细致,评论中肯。”读此《通知》,我喜出望外,又惶恐不安,特别函中两个“每篇”的夸赞,显然溢美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成功失败同在自是必然的。限于学识水平,拙作质量其实并不高。

褒奖实际上是为了鼓励。我当然明白评委会赞辞的意思。不过函中所提“引人入胜”四个字,恰恰是我平常鉴赏别人的优秀作品时,比较留意的问题,而且有意学习、看齐的。我的体会,能引人入胜的作品,可huangbook .jpg能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观察与思维比较特别。看到了些别人容易忽略的东西,想到别人未曾说出的道理。其行文如同带队的好导游,走到哪里说到哪里,指点重要景物,讲解特别的意蕴,都是发自内心的。游人看到新鲜景色,听到闻所未闻的佳话,自然兴致盎然; 二是语言表达有个性。语言是文学的基本功,有特色者尤其可贵。有人喜欢诗的语言;有人喜欢俚语俗话。有人喜欢欧式长句、倒装句,会先做深呼吸再慢慢读;有人喜欢文言的古朴精美,摇头晃脑铿锵吟诵。叶圣陶先生说过他喜欢短语,凡字多句长处,都要设法弄短,或删除一些字,或一句化作两句说。他的语言朴实、准确、精炼,是我最为偏爱的形式。文字表达核心要求应该是准确。准确有了,简洁与朴素也就有了。正如绘画中的速写,只要线条安放的地方对头,一划下去即形象逼真。初学者不知准确位置所在,下笔混乱,满脸涂黑,往往会画成煤炭工人。

记得鲁迅先生有篇《一个坏孩子的故事》,是由日文转译的俄国契可夫的短篇,读来甚觉有趣,后来又读到汝龙直译俄文原箸的同一故事,竟索然无味,因两者的语言风格大不相同。不同的语言魅力,自然吸引不同的读者群。不久看到一篇描述画家黄永玉的文章,写得满有趣,可开头却来这么一句:“黄永玉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那里民风彪悍,街上随处能看到女人打架与枪毙土匪。”一个“与”字将不可能的事变成真有似的——“随处能看到”“枪毙土匪”,简直草菅人命,太恐怖啦!这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失分寸。作者意思当然不会是样的。其实把句中的“与”和“随处”挪动一下位置,写为“那里民风彪悍,街上能看到女人随处打架与枪毙土匪”,可能就好一些。“文章不厌百回改”,其中便包括不断地修改类似的病句。我的文字工夫不到家,每次重看自己的作品时,几乎都会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

上述的两点体会,如果再简单地浓缩表述,似可用“身临其境”四字包含。我是说,观察与思维的特别也好,语言的个性化也好,都是要有作者的现场感。比如写游记,必须作者“身临其境”,写出“身临其境”的情状,即场景的准确描写与观感的真切表述,让人读来也如“身临其境”。这样必定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否则,不写自己之所见所闻,尤其是所思即自己的心得,只作干巴巴的现象罗列,岂不等于景区卖门票配送的《导游图示》?

优秀文学作品要求真善美,散文也一样。“真善美”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能全面达到者,堪称稀世珍宝。退一步,具有真实性与个性的散文,也会引人入胜。真实性与个性其实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或者说是两性相融的。真实的东西就有个性,而个性也靠真实体现。甚至连虚伪的个性,也是必须从真实的描写中出来。我是永远达不到真善美的境界,但觉得真与善尚可努力争取,因为真就是真诚。善是良好意愿。这两样东西,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做到。我的写作短于联想与虚构,倒是很注重真实性。相信草根如我者的曲折经历,只要真实表达,同样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光和影。

有人说文学是人学。而人,佛洛伊德说都有三态——“本我、超我、自我”。换句话说,凡是人均具三性,即兽性、神性与人性。不同的人,三性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我对自己这样估算:有点兽性但非野兽,有点神性也非神仙,最多最基本最常有的是人性。我是平凡的普通人,当然拥护与信俸普世价值观,认为文学作品反映的人性,应该高于党派性与种族性。野蛮与英豪我写不来,只好向凡尘俗世寻找出路。曾听人说过,作家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我是老朽试作不成家,而最熟悉的也只有自己了。因此晚年移民悉尼后,尝试写的几部小书,如传记、家史,以及体悟世情、发泄情绪的短文篇杂。一百多万字里,都有自己的身影与印记,这也许就是个性吧。

总之袒露胸怀,全说实话,力求有趣,希望天下太平,人人安乐。这是我写作的主导思想。拙作如若还有点可读性的话,大概得自心真与意善吧,至于艺术之美,那是谈不上的,因为未经科班训导,学力不逮,见识浅陋,涵养不足,请多原谅!欢迎方家批评、指点!

  谢谢大家!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