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勇敢的中国人
作者:张镭  发布日期:2018-10-06 23:49:57  浏览次数:1604
分享到:

2018年10月2日,我来到了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下了车,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心里对奶奶说了一句话:“奶奶!我找到双堆集了!我来到双堆集了!”

奶奶要找双堆集干什么呢?说来话长。

双堆集与我唯一的一个叔叔有关。

以前,我约略地写到过我的叔叔。我的叔叔,他是一名国军,打过日本侵略者。抗战结束后,中国发生了不幸的内战,他又投身到了内战之中。我方称国军为蒋匪,国军称我方为共匪。其实都是中国人,都是自家兄弟。

内战结束后,共匪成了胜利者,蒋匪被打败了,退守到了台湾,而我的叔叔则杳无音信。但凡能打听到的人,但凡能去的地方,我奶奶都打听了,都跑遍了。可奶奶得到的却是:一说战死在了云南,一说去了台湾。

这两条消息,奶奶都不相信。奶奶始终坚信,她的儿子活着,她的儿子没死。人家对她说,你儿子是国军,是匪,他是我们的敌人。你想成为烈士家属,这是不可能的。

奶奶说,他是打过日本鬼子的。人家说,一码归一码。他要是死在抗日战场上,倒还好说。可他不是。

奶奶说,那他是哪儿的人呢?他是哪个国家的军人呢?他不也是为了国家而打的仗吗?

那个人叫来我父亲,说,赶紧把你母亲带走,她的思想有着很严重的问题。

父亲笑了笑,说,她一个老太太,能有什么严重的问题?

后来再去,人家连门都不让进了。

但有一次,一个军人模样的人冲着我奶奶看了又看,又看了看我父亲,说,你的事情我听说了,我劝你别找了。你儿子是不是叫张业繁?他死了,死在双堆集。

父亲说,什么集?

那人边走边说,双堆集。

父亲记住了这个名字,奶奶也记住了这个名字。

但这个地方在哪里?父亲不知道,奶奶更不知道。

从此,奶奶不去乡里、县里了。她整天在嘴里咕哝三个字:“双堆集”。

有天,奶奶像发现什么宝贝似的,突然抓住我的手,问我:孙子,你书本上有双堆集吗?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说,什么双堆集?奶奶说,是个地名。我摇头。奶奶叹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我正欲离去,她又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她说,孙子,上学去吗?我说,是。她说,那你问问老师,老师学问深。我回头看了一眼奶奶,她的脸上亮起了光。

当得知老师也不知道这个地方时,奶奶的头慢慢地低了下去。

奶奶过世前,生了一场重病,昏迷了好几天,医生对父亲说,拉回去吧。父亲说,人没死,我怎么能拉回去呢?

有天晌后,阳光直直地刺在我奶奶的脸上。奶奶突然说话了——她说,刺眼!父亲被吓了一跳,因为奶奶的眼依旧紧闭着。

父亲跑过去拉了窗帘,奶奶依旧闭着眼睛,但奶奶显然活过来了。父亲很高兴地听着奶奶说话。奶奶说,她去了一趟鬼门关。人家不让她进,说她还有几天阳寿。奶奶说,她是来找儿子的,她想看看儿子。人家对她说,你是来看你儿子死没死的吧?实话告诉你吧,你儿子死了。奶奶说,你能让我看看我儿子是怎么死的吗?他是不是死在一个叫双堆集的地方?

那人说,呦,这老太太啥都知道嘛!

奶奶说,我是听人说的,不曾亲眼见过。

那人跟身边的几个人嘀咕了几句,说,让你看一眼吧,死了你就再也看不到了。

那人把奶奶抱到一个高凳上,推开一扇窗,说,头伸进去。奶奶说,龟儿子,你们骗我呐,黑咕隆咚,啥也看不见呀。那人不说话,奶奶慢慢地就看见了里边的东西。那是战场,到处都是死人。战争已经结束,人们在打扫战场。有军人,有老百姓。有老百姓在翻死人的口袋。那个人好像翻到了什么东西,赶紧将东西塞进了自己的口袋。旁边过来了几个人。掏口袋的人心虚地说,这家伙还是个国军军官呢,一样东西也没有。一个人问:“看看他叫什么名字?哪里人?”那个心虚的人翻开这个军官的内衣,说,在这儿呢!张业繁,宿迁县晓店。其他字看不清楚,这家伙的血全淌在他肚子上了。

我奶奶大声叫喊:张业繁,我儿子!我儿子,张业繁!

里边的人根本听不到奶奶的叫喊。

奶奶从高凳上被抱下来后,还没返过神来。人家说,你快回吧。奶奶说,他们为何不掩埋我儿子的尸体?人家说,你得去问老蒋,你儿子是老蒋那一方的人。奶奶哭了。她哭着说,我不管他姓什么,我只知道我儿子是替国家打仗的,他是为国家而死的。那几个人都笑了,说,仗打输了,国家没了,谁来掩埋他?

奶奶过世前一天,叫来我父亲,她要我父亲一定要找到双堆集,一定要去一次,即使见不到我叔叔,也要去。去了,就等于见到了。也许你看不见你弟弟,可你弟弟他准能看得见你。看见你,等于看见了家人,看见了家人,说明家人没忘记他,他也就不难过了。他那个国把他忘了,咱这个家不能忘了他。

后来,父亲打听到双堆集这个地方了,但父亲却没有去。父亲认为,几十年过去了,叔叔即便战死于那个地方,也早已没了魂灵。但父亲却有希望,如果哪天我有机会,他说,你可以去。

是的,我可以去。现在的交通方便极了,说去就去。可我为什么一直没去呢?这缘于我有一个心结,这个心结是什么呢?这个心结是:似叔叔这样的国家军人,即便胜利的一方不能以烈士视之,至少也不该再以敌人对待。即便不能入烈士陵园,至少也该在某一个地方,哪怕立一面墙,在这面墙上刻记这些“敌人”的名字。不是为了人们铭记“敌人”,而是让人们记住那段历史。何况,“敌人”也是中华儿女。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我永远都不接受,在这场内战中死去的“敌人”,是“寇”。

之所以迟迟不去这个叫双堆集的地方,是我知道,在这个地方所建立的烈士陵园里,不可能有我叔叔一席之地。也就是说,我叔叔进入不了这个地方。他在哪里呢?他在双堆集那片土地之中。双堆集不是他的家乡,但却属于他的国家。他死在他的国家里,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在我活着的时候,我估计我无法看到胜利者有那样的姿态。那么,难道因此我就不去了吗?不!

我活着时,我一定要去,不仅是见我的叔叔,更重要的是了结我奶奶的一桩心愿。为了她这个令她骄傲的儿子,她的大半生都活在痛苦、纠结、不解与遗憾之中。我理解我奶奶,因此,我要去。

一下车,我就告诉奶奶:“我找到双堆集了!我来到双堆集了!”

关于双堆集战役,胜利者是这样讲述的:

双堆集战役,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主力与华东野战军一部对国民党军的一次大规模村落攻坚战。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双堆集是一个地理名称,位于淮北市濉溪县东南部,因淮海战役的一场关键战斗在此发生而闻名。

时间: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至12月。

最残酷的是战争,残酷到毫无人性可言。

70年后的今天,当我读到这场战役的胜利者,一个幸存下来的名叫左三星的英雄讲述的一段文字时,我的心仍在抽搐。

“我身边全是尸体,敌人的,我们的,每个人都是拼刺刀拼死的。我实在没劲了,就对通信员说,看看敌人上来没有?那小鬼不到20岁,广东人,我们叫他小广东,蛮机灵的,可这回,敌人早瞄好了,他一伸头,一梭子弹把他的脑袋炸掉半个,脑浆子溅了我一脸。”

回忆继续:“此时,战术已经毫无意义了,战斗已经演变成了谁比谁更疯狂。国民党士兵刚刚在喷火器的掩护下跳进烧焦的堑壕,转眼就被解放军士兵用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赶了出来;士兵们端着刺刀刚刚站到了一起,覆盖的炮弹就把他们无差别变成血沫……整个庄内已没有一座完整的工事,每一平米土地上都是数十块弹片,堑壕和工事内尸体相叠三层,人在堑壕内走一圈后,壕底的血水足以浸湿了裤腿。……”

我现在就站在这片土地上——70年前,这里是血海尸山。而于今,这里的农民正在收获庄稼——他们把金灿灿的玉米摊放在马路上晒太阳。我问他们:今年收成可好?他们面无表情地看看我,然后说,就那么回事。再问:来陵园的人多吗?这回他们没看我,而是扔下一句话就走了。这句话是“吃饱了撑的往这里跑!”

难怪,就连国庆假期,这里的人也门可罗雀。但我喜欢这种情景——像这样的地方,原本就不该热闹。我在陵园内四下走动,目的不是要看什么景致。要说目的,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看烈士的墓碑。

纪念塔内的烈士墓,分为公墓和单体墓。在单体墓园里,我从第一排一直走到最后一排,每一个烈士的名字我都念出来。我心里知道,这里不可能有我叔叔的名字。但当我看见无名墓碑时,我就猜想:这里面会不会就是我叔叔呢?其实,这同样不可能。

2018年10月2日,这是国庆假日第二天。在这个壮阔的国度,每一处景点都是人山人海。陵园约莫不是景点?也许是,只是人们并不热衷于这样的景点。我来到陵园时,正是午后,阳光很好,甚至有点儿炎热。我在陵园里不停地走动,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景致——尤其是留下姓名的地方。叔叔,我多么希望看到你的名字,我多么希望抚摸你的名字,倘有一块属于你的墓碑,我会给你磕头,给你烧香;倘有一块属于你的墓碑,我会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来这里,给你磕头,给你烧香。因为你不只是我叔叔,你还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叔叔,你是中华儿女,你是炎黄子孙。你在我心里,永远都是可敬爱的人。你不是匪,你没做过匪;你更不是寇。

叔叔,我来了,你的侄儿来了!你的侄儿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着奶奶——你的母亲,带着父亲——你的哥哥,一起来的。我们都来了,你在哪里?

走出陵园,我并没有径直回家。我在这个叫双堆集的镇子周边又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我清楚地知道,你不在那陵园里,你在那陵园外,在陵园外的那片土地上。

你壮烈地牺牲了,你将生命融入到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你进不了陵园,但你一样是烈士。因为同那些烈士一样,你也是为国而战,并且战至生命结束。我不在乎你在不在陵园,我也不在乎你的名字是否能被人们牢记。在与不在都没关系。我在乎你,就足够了。我在乎你之英勇,我在乎你如同祖父,有中国人的骨气!

祖父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叔叔,你死在谁的屠刀下呢?

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和文章题目都记不起来了,唯文中的一句话还记得,而且记得特清楚。

这句话说的正与此次战役有关:

“1948年的那场战役已经过去近70年了。无论如何,当年战死在那个村庄的士兵,都是勇敢的中国人,都是令人尊重的。”

说得多好啊!都是勇敢的中国人!

可我还是觉得,我们最好不要做这样勇敢的中国人,除非对付外敌。

要做,就做有爱的中国人,不做自己打自己的中国人。

历史,犹如翻日历,有些历史,还是翻过去为好。

未来,中国人啊,再也不要再现这样的历史了。拜托!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