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钓鱼岛争端:牵一岛而动全局
作者:文扬  发布日期:2010-09-15 02:00:00  浏览次数:2112
分享到:
钓鱼岛问题之复杂,主要不在领土、领海和专属经济区这些地理上的划分,甚至不在其经济上的利益,而在于它的国际政治和战略意义。位于中日海域之间这个总面积只有六点几平方公里的无人小群岛,是中美日三边关系中的平衡点
回顾历史,日本的崛起,早于中国整整一个世纪。当时的世界,就是一个靠殖民战争暴力崛起的时代,打赢了的是宗主国,打败了的是殖民地,规则严酷而简单。按大日本帝国的扩张战略,别说一个区区的无人小岛,北到西伯利亚、南到东南亚、西到整个中国,都将是日本的势力范围,一个由日本国所主宰的“大东亚共荣圈”,一个由日本民族所领导的“泛黄种人世界”。
平心而论,日本在整个东亚的扩张战略,当时并没有什么错。白种人正在席卷全球,俄国的势力一直下到了中国满洲,英、美、德、法也都进入了中国,日本是远东最后的防线,黄种人世界最后的根据地,如果日本不能崛起为西方式的帝国主义强国,也像满清中国一样积贫积弱、振兴无力,那么亚洲的“白黄大战”也就只能和非洲的“白黑大战”、美洲的“白红大战”一样的结局,惨败之后任凭白种人宰割。
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大胜,黄种人国家第一次战胜了白种人国家,列强不败的神话就此破灭,一个新的东方列强宣告诞生。
20世纪原本就是19世纪的继续,动物世界是达尔文主义的丛林,人类世界也是达尔文主义的丛林,上帝就是这么安排的,不服你只能去到天上说理,地面上就只有武力。当时的日本,浑身都是理。
日本被认为犯了历史“罪行”和“错误”,并在战后被强迫将在扩张时期从中国“偷走”的所有领土全部归还给中国,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日本在二战中被美英苏中“四强”打败了,成王败寇,胜利者怎么说怎么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整个国际社会的通行规则改变了,美国在战后通过联合国所确立的新秩序,否定了过去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规则。最新的规则,曰和平共处,曰各国平等,曰民族自决。
严格讲,日本之罪和之错,主要是在二战战后这套新规则之下突出出来的,连带的钓鱼岛问题之复杂性,也随之产生。
从日本方面看,当年我想通过占领东亚来拯救“黄种人世界”,是你“白种人世界”逼出来的,不能全怪我,要认罪首先应该是你们白种人向世界各民族认罪。日本现在对于历史问题不肯全盘认错,并通过保留钓鱼岛这最后一个“纪念品”来标记这段历史,都是这个逻辑的外在表现。在新规则之下,日本的这套逻辑嘴上不能明说,但心里却依然坚定。
在美国方面,也有一套嘴上不明说但心里很坚定的逻辑:当年我联合中苏打击日本并通过联合国宪章设立新规则,主要是为了建立起以我美国为主宰的新秩序,让战后时代真正成为“美国世纪”,并不是为你中国特意安排的。但随着中国突变成共产主义国家,原来共同对付日本的战友突变成一个强敌,战后新规则养虎为患,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就不得不重作调整,重拾实力政策了。美国战后转而扶持日本,并通过日美军事联盟保障日本对钓鱼岛的保留,都是这个逻辑的外在表现。
问题越来越严重:六十年后,随着中国的高速崛起,日本似乎越来越不能全盘认错并丢掉日本主导东亚的所有标志,美国似乎也越来越不能坐看中国利用国际新秩序高速崛起而束手无策。这些国家意志,现在都凝聚到了钓鱼岛这个无人小岛上。
钓鱼岛完全回归中国,绝不仅仅只是中国多了一块岛屿领土和周边海域,而是中美日三边关系的重大倾覆,是日美两国各自潜在战略的重大挫败,将改变整个东亚格局。就目前形势看,中国顺利得到如此结果,不太可能。
争一定要争,但暂时不求结果,这是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唯一可能的策略选择。

2010年9月15日

上一篇:谁让谁


评论专区

李薇2014-11-20发表
很久没有看到纽西兰先驱报了,今在此读到先生文章,十分亲切。第一次看到这样谈论钓鱼岛问题的,或许这才是客观。
李薇2014-11-20发表
很久没有看到纽西兰先驱报了,今在此读到先生文章,十分亲切。第一次看到这样谈论钓鱼岛问题的,或许这才是客观。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