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总在寻找不同的风景——诗人叶庆瑞再出“诗外”新书
作者:吴其盛  发布日期:2015-11-28 01:13:19  浏览次数:3043
分享到:

先是出版《人生第五季》、《都市冷风景》等 5 部诗歌精品集;接着推出一本集诗、画、影三大艺术门类为一册的《叶庆瑞诗画摄影集》;再接着问世一本新颖独到的石藏品配散文诗专辑《石的表情》;而今再辟蹊径,一本由众诗友配文的艺术摄影集《最是那惊鸿一瞥》、一本以诗的眼光深入解读世相人生的散文、随笔集《诗的转角处》又粲然亮相—— 6 10 ,著名诗人叶庆瑞所著新书《最是那惊鸿一瞥》和《诗的转角处》 品读会 在南京夫子庙贵宾楼 大酒店 茶社举行,与会者对老诗人那种坚定地用诗意大化艺术和人生,在不断突破创新中寻找不同美学风景的积极求索精神给予了高度赞赏,表达了由衷赞叹。

叶庆瑞乃江苏省著名老诗人,国家一级作家,他在文学艺术领域辛勤笔耕半个多世纪,作品涉猎诗歌、散文、散文诗、随笔、报告文学、艺术评论、歌词等诸多门类,曾入选六十多种选本,并荣获紫金山文学奖、金陵文学奖、南京文化艺术奖、国家龙文化文学金奖等诸多奖项。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位江苏诗界的实力诗人一直着力于作品的突破性“变法”,经不断实验探索,先后实现了写作状态的两次重要转型:一次是九十年代初诗创作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重大丕变,即通过摆脱形式和内容上常规套路的束缚,在一种更加自由、舒张状态下积极关注民生、属意人文,进而多层面地解读现实人生,激扬热血情怀,创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全新艺术景观,2005年3月,体现这一变化的叶庆瑞专场诗歌朗诵会《桃花年年盛开》曾在南京诗界产生极大反响;再一次是退休后将诗的审美元素向其他艺术门类的有机渗透,即利用自己长年秉持的诗性认知眼光和文字以外的表达经验,改换路径,涉趣于国画,流连于摄影,借助画笔、镜头等新介质,更直观、更形象、更细腻地发现大千世界的别样动静,彰显现代文化人更加生动且多样的生存状态、生存心态及精神诉求,构建起文学、摄影和绘画互通共荣的三维艺术空间,其刻存闲章《三栖斋》便是这一创作定位的真实写照。

本次品读会推出的叶庆瑞艺术摄影集《最是那惊鸿一瞥》系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书中辑录了诗人近年来周游天下所拍摄的一百一十多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含韵的镜头加上诗化的配文,在一个文学与摄影天然交融的大美看点处,凸显了两种艺术形式在创新求变中深度体认并互鉴的精彩;另一本散文、随笔集《诗的转角处》系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耐人寻味的“水无味”、“思无邪” 、“色无忌”、 “行无疆”四大分类版块分别从表现生活的原生态;主张作家作品的诚挚、率真;推崇摄影、绘画艺术的天性自由以及坚信创作无尽头、追求无止境四个不同角度立意并展开,给人以“文韵若茶香”,品之既可怡神亦可醒脑的舒心感觉。诗人自己也称这些作品为“茶伴侣”,是自己边品茗边思考完成的,为此,他期望读者也能以边品茗边欣赏的方式读他的这些作品,说这样才能读出其中的“茶香”来。

品读会是由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办,南京市摄影家协会、南京秦淮茶馆文化研究会协办,江苏省作家协会负责人储福金、汪政;南京市作家协会负责人鲁敏、毛敏;省、市摄影家协会负责人赵浏兰、朱平以及著名诗人孙友田、冯亦同、吴野、胡弦;省市文化界名人陆建华、柯江、孙尔台、陆华、高安宁、方政、金序兰等三十多人出席,大家对两部作品及由此折射的叶庆瑞文学创作现象进行了深入研讨、解读,普遍认为,在当今社会变革、文化重整的时代大背景下,突破创新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一些中老年文化人凭借自己扎实的艺术功底及丰富的创作经验,既发扬、光大优秀传统,又大胆突破窠臼、挑战既定规则、规范的不凡之举同样可圈可点,在这个意义上说,“叶庆瑞现象”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