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假名之下是不诚实的死角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15-03-28 18:07:33  浏览次数:3971
分享到:

文章作者所署的名字有真名,有笔名,也有假名,它们是有区别的。真名是作者的真实姓名;笔名不是作者原有的真名,但却是作者经常使用的比较固定的名字,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作者的第二个真名;假名是文章作者经常随意变换的虚假名字,不是真名,也不是笔名。

在报刊、网络上写文章,作者使用什么样的名字是他(她)自己的自由权利,别人无 从干涉。然而,有了个人的自由权利就会有相应的社会监督,世上没有那种可以脱 离社会监督的自由权利,一个文明的自由人应当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所以权衡利 弊,我们还是主张作者自觉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或比较固定的笔名,以表示作者对 读者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也可以让读者和社会公众对作者实行监督。

有些作者喜欢用假名,甚至每写一篇文章或一个段子就换一个假名,比如说昨天用 “怕见鬼”,今天用“鬼见怕”,明天用“怕鬼见”,简直是在游戏人生,显得极不 严肃和不正经。前些年有位作者甚至干脆署名为“不正经”,根本不在乎读者的感 受。似乎这些作者认为用假名可以保护自己个人的隐私和免遭别人攻击,果真如此 吗?

首先,写文章本来的出发点就是要张扬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希望广大读者了解自己, 这同用各种假名使自己东躲西藏起来的想法发生了冲突,很不协调;其次,任何一个 人,只要他(她)的文章坚持真理和正义,坚持实事求是,他就总会遭到某些人的歪曲 和攻击,而欢迎他的读者们也会千方百计去了解他的出身、经历和他的生活,其结 果是恶意的泄露和善意的曝光都可能发生,不管你使用什么样的假名都是难以阻止 的,作者们对此都应有思想准备;然后,假如你写文章不想有所进取、有所作为的 话,那么你的“敌人”和“朋友”对阁下的隐私都不会感兴趣,你所用的假名又有 什么意思呢?

有些作者实行所谓的“双轨制”,即写正规文章时用真名或笔名,写攻击和羞辱别 人的文章时用假名,前后判若两人。笔者研究并发现过一位实行“双轨制”的知名作 家,看他用真名写的文章逻辑慎密,慢条斯理,滴水不漏,令人肃然起敬;而看他 用假名写的文章口无遮拦,脏话连篇,骂人尖酸刻薄,让人推测是奸佞小人所为, 根本无法相信是出自一个知名作家之手。 说穿了,这种“双轨制”实际上是人妖两套手法,一套以利己,另一套以损人。 这种人妖手法只能造成自己的人格分裂,只有损人而并不利己。在假名之下写损人 文章,自己觉得很过瘾,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留下了不诚实的死角。殊不知人在很多 情况下是不受任何监督的,要靠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跟自己较劲。打个比方吧,在 公共场所很多人都能自觉地把垃圾投进垃圾箱,而在没有人没有垃圾箱的偏僻处很 多人就乱来了,自己欺骗自己,便形成了不诚实的角落和暗地,所有道貌岸然的正 人君子都在此原形毕露了。

2015年3月23日




评论专区

jinsheng2015-04-01发表
呵呵,归拢到墨尔本的老戴维,他的写作犹如一棵树,分杈多了。好像---需要史料补充---他曾主导过“大洋广场”版面一段时间,于是,为备料充足,他会左右开弓,那玩出的层次与花样,还真让一些当时的笔杆子事后耿耿于怀。至于同编辑合谋,那就需要爆料了。换个角度看看,还能让中国执政党的宣传部门后来玩出的培训五毛以及鼓励嘉奖“自五毛”的看家功夫相形见绌,因为他一人角色不单一,时而玩出双簧相声不留痕迹,一句简简单单的“大洋广场蒙面人”的自招就让他谢幕,是简单对待那段版面的历史了。就这一点,真认同“读者”的对墨尔本老戴维的留有深刻印象,因为至少也觉得有趣,有事有匪夷所思的感受。若好好研究他,发个硕士文凭,不带假的。
读者2015-03-31发表
墨尔本的老戴维就是一个惯用假名的人,还自吹是:大洋广场蒙面人
进生2015-03-30发表
2011年我拍出到澳华文学网上的第一篇文章,是《速写林别卓》,文章一刊出,便有一署名“reader"者评论了:文字苍白,累赘,且太过时了。10年前损人的画像放到网上,作者用意何在?效果就是贬低自己。”我今天把这段因缘搬到此处,用意就是给楼上文章添个注释,以示赞同之意。当年我便跟着拍上了《速写林别卓(之二)》。虽然这位“reader”像是明白了我有对读者和社会负责任之意,我今天---在大约4年之后,依然愿意将这位“reader”归入正人君子之列。为什么不呢?无所谓原形不原形的。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